2017年高考一轮 3.3《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一)》ppt课件内容摘要:

1、课标版 物理 第 3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一 ) 考点一 连接体问题 (1)若求解整体的加速度 ,可用整体法。 整个系统看做一个研究对象 ,分析整 体受外力情况 ,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 (2)若求解系统内力 ,可先用整体法求出整体的加速度 ,再用隔离法将内力转 化成外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典例 1 (2015课标 ,20,6 分 )(多选 )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 ,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 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 度向东行驶时 ,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 间的拉力大小为 F;当机车在 西边拉着车厢以大小为 间的拉力大小仍 23考点突破 为 F。 不计车厢与铁 2、轨间的摩擦 ,每节车厢质量相同 ,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 能为 ( ) 案 图所示 ,假设挂钩 P、 西边有 每 节车厢质量为 m。 当向东行驶时 ,以 则有 F=向 西行驶时 ,以 则有 F= 立两式有 y= x。 可见 ,列 车总节数 N=x+y= x,设 x=3n(n=1,2,3 ),则 N=5n,故可知选项 B、 232353典例 2 (2015吉林长春第二次质检 ,19)(多选 )如图所示 ,物块 A、 等 ,在恒力 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若物块与水平面间接 触面光滑 ,物块 块 A、 1;若 物块与水平面间接触面粗糙 ,且物块 A、 物块 块 A、 2,则以下判断 正确的是 ( ) 3、2 以由整体法列方 程为 :(g=(m1+m2)a。 典例 5 如图所示 ,质量为 经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质量为 M =5 相连 ,箱子底板上放一质量为 ,不计定滑轮的 质量和一切阻力 ,在箱子加速下落的过程中 ,取 g=10 m/列正确的是 ( ) 处于失重状态 ,加速度大小为 10 m/处于超重状态 ,加速度大小为 20 m/处于失重状态 ,对箱子的压力大小为 5 N 0 N 答案 C 将 A、 B、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m2)M+ m1+m2)a,得加速度大小为 a=5 m/项 A、 隔离 C有 5 N,选项 隔离 T=30 N,所以轻绳对定滑轮的作用 力大小为 2T=60 N,选项 4、1 (2015福建上杭一中检测 )如图所示 ,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 ,下端挂一 个质量为 盘中有一物体 ,质量为 m,当盘静止时 ,弹簧的长度比其自 然长度伸长了 l,今向下拉盘 ,使弹簧再伸长 然后松手 ,设弹簧总处 在弹性限度内 ,则刚松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 ) A.(1+ ) B.(1+ )(m+m0)g C. D. (m+m0)g 答案 A 当盘静止时 ,由胡克定律得 (m+m0)g= 设使弹簧再伸长 再由胡克定律得 F= 由联立得 F= (m+m0)g llll点二 图像问题 关系 ,全面系统地看懂图像中的“轴”、“线”、“点”、“斜率”、 “面积”、“截距”等所表示的物理意 5、义。 在运用图像求解问题时 ,还需 要具有将物理现象转化为图像问题的能力。 运用图像解题包括两个方面 : (1)用给定的图像解答问题 ,(2)根据题意去作图 ,运用图像去解答问题。 数语言及文字语言构成表达物理过程与物理参数关系的 三种语言。 要求能够在任意两种语言间相互转换 ,以便用相对简单的方法 解决物理问题。 数语言、图像语言与物理情景之间的相互转换 ,是确立解 题方向、迅速明确解题方法的前提。 典例 6 (2015课标 ,20,6分 )(多选 )如图 (a),一物块在 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 面 ,其运动的 b)所示。 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 知量 ,则可求出 ( ) 擦因数为 ,物块沿斜面上滑 6、和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据牛顿 第二定律有 :mg +mg =mg =结合 ,。 由上述四式可见 ,无法求出 m,可以求出 、 ,故 A、 0于物块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 ,已求出 ,故可以求出物块上滑的最大高度 , 故 0 物块的质量为 m、斜面的倾角为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 典例 7 (2015江苏单科 ,6,4分 )(多选 )一人乘电梯上楼 ,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 速度 以竖直向上为 则人对地板 的压力 ( ) .5 .5 2 (2015重庆理综 ,5,6分 )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 竖直 向上为正 ),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 ( ) 考点三 临界极值问题 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 7、题中 ,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同时 ,物体 有可能处于不同的状态 ,特别是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刚 好”等词语时 ,往往会有临界值出现。 (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 :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 ,临界条件是 :弹力。 (2)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 :两物体相接触且处于相对静止时 ,常存在着静摩 擦力 ,则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 :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3)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 :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的 ,绳子断与 不断的临界条件是绳中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 ,绳子松弛的临界 条件是。 (4)加速度最大与速度最大的临界条件 :当物体在变化的外力作用下运动 时 ,其加速度和速度都会 8、不断变化 ,当所受合外力最大时 ,具有最大加速度 ; 合外力最小时 ,具有最小加速度。 当出现速度有最大值或最小值的临界条 件时 ,物体处于临界状态 ,所对应的速度便会出现最大值或最小值。 典例 8 (2013山东理综 ,22,15分 )如图所示 ,一质量 m=0.4 以 m/在与斜面成某一夹角的拉力 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经 t=2 点运动到 A、 =10 m。 已知斜面倾角 =30,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重力加速度 0 m/ 33(1)求物块加速度的大小及到达 (2)拉力 拉力 拉力 对连接体中的临界极值问题可采用下列三种方法分析解决 : (1)极限法 :把物理问题 (或过程 9、)推向极端 ,从而使临界现象 (或状态 )暴露出 来 ,以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 (2)假设法 :临界问题存在多种可能 ,特别是非此即彼两种可能时 ,或变化过 程中可能出现临界条件 ,也可能不出现临界条件时 ,往往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3)数学法 :将物理过程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根据数学表达式解出临界条件。 3 (2014江苏单科 ,8,4分 )(多选 )如图所示 ,A、 m 和 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 ,擦因数为。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重力加速度为 g。 现对 一水平拉力 F,则 ( ) 3滑动 为何值 , g 答案 A、 A、 地面对 静摩擦力为 当 A 相对 F= A、 对整体有 : 3 ma,a= g,故 论 对 静摩擦力 2 = g,可见 1323252 521312321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