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一轮 12.2《固体、液体和气体》ppt课件内容摘要:
1、课标版 物理 第 2讲 固体、液体和气体 一、晶体和非晶体 教材研读 晶 体 非晶体 单晶体 多晶体 外形 规则 不规则 熔点 确定 确定 不确定 物理性质 各向 各向同性 各向 原子排列 无规则 无规则 形成 与转化 有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能够形成不同的。 同一物质可能以 和 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 ,有些 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 典型物质 石英、云母、食盐、硫酸铜 玻璃、蜂蜡、松香 异性 不规则 同性 有规则 晶体 晶体 非晶体 晶体 非晶体 自测 1 (辨析题 ) (1)单晶体的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 ) (2)只要是具有各向异性的物体必定是晶体 ,且是单晶体。 ( ) (3)只要 2、是具有确定熔点的物体必定是晶体 ,反之 ,必是非晶体。 ( ) 答案 (1) (2) (3) 二、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 液晶 (1)概念 :液体表面各部分间 的力。 (2)作用 :液体的 使液面具有收缩到表面积最小的趋势。 (3)方向 :表面张力跟液面 ,且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 (4)大小 :液体的温度越高 ,表面张力 ;液体中溶有杂质时 ,表面张 力变小 ;液体的密度越大 ,表面张力。 (1)液晶分子既保持排列有序而显示各向 ,又可以自由移动位置 , 保持了液体的。 互相吸引 表面张力 相切 垂直 越小 越大 异性流动性 (2)液晶分子的位置无序使它像 ,排列有序使它像。 (3)液晶 3、分子的排列从某个方向看比较整齐 ,而从另外一个方向看则是 的。 (4)液晶的物理性质很容易在外界的影响下。 液体 晶体 杂乱无章 发生改变 三、饱和汽、未饱和汽和饱和汽压 相对湿度 (1)饱和汽 :与液体处于 的蒸汽。 (2)未饱和汽 :没有达到 状态的蒸汽。 (1)定义 :饱和汽所具有的压强。 (2)特点 :液体的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 ,饱和汽压 ,且饱 和汽压与饱和汽的体积无关。 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之比。 即 :相对湿度 =。 水 蒸 气 的 实 际 压 强同 温 度 水 的 饱 和 汽 压动态平衡 饱和 越大 自测 2 (多选 )下列关于湿度的说法中 4、,正确的是 ( ) 相对湿度一定大 00%,表明在当时温度下 ,空气中蒸气已达饱和状态 表明空气中蒸气越接近饱和 是因为气温的变化使空气中原来饱和的水 蒸气液化的缘故 答案 对湿度大、相对湿度不一定大 , 四、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 气体的压强 (1)产生原因 :由于气体分子无规则的热运动 ,大量的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 产生持续而稳定的。 压力 (2)大小 :气体的压强在数值上等于气体作用在 的压力。 (3)公式 :p=。 (4)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 : ,符号 : N/ 标准大气压 (厘米汞柱 ( 1 05 05 帕斯卡 76 答案 单位体积内分子数不变 ,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 ,气体的压 5、强 一定变大 ,若气体的压强不变而温度降低时 ,气体的体积一定减小 , 故单位体积内的分子个数一定增加 , 自测 3 (多选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 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 ,压强一定变大 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 ,压强可能不变 则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一定增加 则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可能不变 五、气体实验定律 理想气体 玻意耳定律 查理定律 盖 吕萨克定律 内容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 ,在温 度不变的情况下 ,压强与体 积成反比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 ,在体 积不变的情况下 ,压强与热 力学温度成正比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 ,在压 强不变的情况下 ,体积与热 力学温度成正比 表达 6、式 = 或 = = 图像 (1)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是指在任何条件下始终遵守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 ,实 际气体在压强不太大 (相对大气压 )、温度不太低 (相对室温 )的条件下 ,可视 为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的分子间除碰撞外无其他作用力 ,分子本身没有体积 , 即它所占据的空间认为都是可以被压缩的空间。 (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 = 或 =C。 气体实验定律可看做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特例。 111 (多选 )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 ,下列状态变化可能实现的是 ( ) 温度降低 ,体积增大 压强增大 ,体积减小 压强增大 ,体积不变 压强减小 ,体积增大 答案 7、 =C(常量 )可知 ,B、 A、 对固体和液体性质的理解 (1)晶体的微观结构特点 :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有规则地、周期性地在空间 排列。 (2)用晶体的微观结构特点解释晶体的特点 考点突破 现象 原因 晶体有规则的外形 由于内部微粒有规则的排列 晶体各向异性 由于内部从任一点出发在不同方向的相同距离上的微粒 数不同 晶体的多形性 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可以形成不同的空间点阵 (1)晶体熔化过程 ,当温度达到熔点时 ,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空间点阵 , 增加分子势能 ,而分子平均动能却保持不变 ,所以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非晶 体没有空间点阵 ,熔化时不需要去破坏空间点阵 ,吸收的热量主要转化为分 子 8、的平均动能 ,不断吸热 ,温度就不断上升。 (2)由于在不同温度下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而晶体有固 定的熔点 ,因此有固定的熔化热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也就没有固定的 熔化热。 典例 1 (多选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 或原子、离子 )排列是有规则的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答案 刚石、水晶和食盐是晶体 ,玻璃是非晶体 ,晶体的分 子 (或原子、离子 )排列规则 ,且有固定的熔点 ,非晶体的分子 (或原子、离 子 )排列不规则 ,且没有固定的熔点 ,故 B、 单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 异性 ,多晶体和非晶体的 9、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 ,故 1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石蜡 ,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 , 石蜡熔化的范围分别如图 (a)、 (b)、 (c)所示 ,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 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d)所示。 则由此可判断出甲为 ,乙为 ,丙为。 (填“单晶体”、“多晶体”或 “非晶体” ) 答案 多晶体 非晶体 单晶体 解析 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单晶体的物理性 质具有各向异性 ,多晶体的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同性。 1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所以是非晶体 也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答案 D 黄金是晶体 ,同一种物质可以形成多种晶体 ,如碳可以 形成金钢石和石 10、墨两种晶体 ,单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是指某 些物理性质各向异性 ,有些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的 ,玻璃是非晶体 , 因而没有确定的熔点和规则的几何形状 , 考点二 对液体性质的理解 着层的分子结构特点是导致表面张力、浸润和不浸润 现象、毛细现象等现象的根本原因。 对一些固体是浸润的 ,对另一些固体可能不浸润。 典例 2 (多选 )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 ,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 ( ) 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答案 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 ,单晶体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 性 ,多晶体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 ,温度升高时 ,分子的平均动 能增大 ,但不是每一个分子动能都增大 11、, 2 (多选 )关于饱和汽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减小体积 降低温度 答案 和汽是指单位时间内逸出液面的分子数和返回液面的 分子数相等的状态 ,液面上方的分子密度不变 ,A、错 在一定温度下 ,通 过减小体积从而增加分子密度使未饱和汽转化为饱和汽 ,在体积不变 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降低温度来降低饱和汽压 ,使未饱和汽达到饱和状态 ,D 对。 考点三 气体压强的计算 (1)参考液片法 :选取假想的液体薄片 (自身重力不计 )为研究对象 ,分析液片 两侧受力情况 ,建立平衡方程 ,消去面积 ,得到液片两侧压强相等方程 ,求得 气体的压强。 (2)力平衡法 :选与气体接触的液柱 (或活塞 )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得到 液柱 (或活塞 )的受力平衡方程 ,求得气体的压强。 (3)等压面法。2017年高考一轮 12.2《固体、液体和气体》ppt课件
相关推荐
们,面对旅鼠的奥秘,你想解开这些奥秘吗。 开动自己的脑筋,整理自己的思路,推测一下旅鼠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吧。 ( 讨论:旅鼠奥秘的原因 ) 三 、课堂学习 —— 内容探究 一只小小的旅鼠尚能如此,我们人呢。 正如课文所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 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结合下列文字资料,讨论一下,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提示
君一生的悲剧命运;由“紫台”(汉朝)到“朔漠”(胡地),用空间的跨度来表明昭君远离祖国故乡的痛苦。 “ 连”和“向”将时间空间加以连接,强化了悲剧性。 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 (再写不幸,兼写帝王昏庸)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月夜魂。 5.释“省识”“春风面”“环珮”。 “省识”:注释纷纭,有读作 shěng,作“减”“少”解;也有读者 xǐng
染 . , 濯 . 清涟 . . 而不 妖 . 不 蔓 . 不 枝 . 香远 益 . 清, 亭亭净 植 . 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 . . 焉 亵 . 陶后 鲜 . 有闻 宜 . 乎众矣 君子 . . 你能读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吗。 二、导入课堂,出示课题。 三、学习研讨 (一)预习检测 1.介绍作者,介绍“说”。 2.检查生字注音及学生的朗读情况。 3.提问预习
1、课标版 物理 第 1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 一、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1)分子的大小 m。 (2)阿伏加德罗常数 a.1 常可取 教材研读 1000023 (1)扩散现象 :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使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 象。 温度越 ,扩散越快。 (2)布朗运动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中的 的永不停 息的无规则运动。 其特点是 : 运动。 运动越。 运动越。
1、课标版 物理 第 1讲 机械振动 一、简谐运动 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 的回复力 作用下的振动。 物体在振动过程中 为零的位置。 (1)定义 :使物体返回到 的力。 (2)方向 :总是指向。 (3)来源 :属于 力 ,可以是某一个力 ,也可以是几个力的 或是某个力的。 教材研读 平衡位置 回复力 平衡位置 平衡位置 合力 分力 效果 弹簧振子 单摆 示意图 简谐运 动条件
与莼菜的喜爱之情。 通过朗读、体会第一段,进一步明确作者对故乡景和人的赞美。 其中,第三项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所圈划词句中形容词、修辞和对比的使用。 鼓励学生沉浸文本中。 也促成教学重、难点突破。 第二部分感悟体味: A、首先 ,通过之前的分析,学生很容易明确了作者是借“藕与莼菜”抒发思乡之情。 B、然后,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第六节。 通过朗读体会,明确思乡的实质是思“人”。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