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酸和碱的反应word同步教案一内容摘要:
合作学习: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因此,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首先以天气热蚊子叮咬涂肥皂水的形式开场。 设问: “人的日常生活中除了用肥皂水外还可以用哪些物质代替。 ”“若是在野外哪。 ”学生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 然后提出一些常见生活中现象,如: 稀氨水唾液等这样不但能自然导入课题,而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此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带着探索未知的心理进入新的教学。 (二)层层深入、讲述新课 因为酸碱中和反应与人类的生活联系的非常紧密,我由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的积累说说酸和碱的反应用途。 学生展开讨论, 得出结论:(学生抢答老师板书)假如学生说不全我将采用以下两种补救方式: 阅读课文,及 36 页图示。 课后在网上、课外书籍上查资料或与父母交谈 这样有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参透 “知识的获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课堂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这种观念。 让学生多关注平日司空见惯的事物,因为生活本身就蕴涵着丰。沪教版化学九年酸和碱的反应word同步教案一
相关推荐
( 2)写出①至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①反应中的还原剂。 ① ,还原剂 ② ③ ④ 【课后测试】 一.选择题 8.下列各反应中,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 ) 高温 高温 点燃 高温 △ A. 3Fe+2O2 Fe2O3 B. Fe3O4+4CO 3Fe+4CO2 C. Fe+H2SO4 FeSO4+H2↑ D. Fe+CuSO4 FeSO4+Cu 9.将 13g锌样品放入足量的硫酸中反应
;金刚石: ;镁: ;氨气: ; 氯化氢: ;氧化镁: ;二氧化碳: ;碳酸氢铵:。 五、拓展提高 1.小欣同学在做完 “探究铜绿的性质 ”实验后,要填写如下实验报告,实验过程及现象记录如下,请协助他。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结 论 或 解 释 ( 1)观察铜绿的颜色和状态等 铜绿是 色 (状态) 这是铜绿的 性质 ( 2)将铜绿粉末用 分别加到两支试管中,用
1、第 4章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第 2课时) 与对角线相关的判定定理 例 1 如图,已知 E 且 E, , 求证:四边形 证明:连结 E , E, 四边形 D , E. 又 G , 四边形 分析:由条件可知 以 连结 根据平行四边形 的性质说明 D, F,最后利用对角线互相 平分得到结论 . 注意点:本题也可以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说明 四边形 例 2 请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第 4章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 三角形的中位线 例 1 ( 1)在 D, B, ,则 ) A. B. 5 C. 10 D. 15 ( 2)如图, 且 C, , 求证: 分析:( 1)由 D, B, 据中位线定理即可求得 ( 2)要证 于 只需证 解:( 1) A ( 2) C, E. 又 注意点:中位线定理是说明线段倍分关系的重 要定理,也是证明直线平行的一种特殊方法 .
1、第 4章 平行四边形 反证法 否定式命题 例 1 若 证: 方程 k=0不可能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分析:这题看起来似乎无从着手,其实从“方 程 k=0不可能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入手, 我们可以先计算 含 k, 示,从结论的反面入手,假设原方程有两个相等 的实数根,利用它进行推导,得出矛盾即可 . 证明:假设方程 k=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则 . 4 这与 相矛盾, 假设是错误的,
备 注 二、水的组成 【演示实验】(实验 1)、(实验 2) 指导学生观察有关 现象 【设问】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阅读课本】阅读课本第 4849页。 小结: ①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生成氢气和氧气两种物质,说明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了分解反应: 水 氢气 +氧气 H20 H2 O2 氢气和氧气可以发生化合反应: 氢气 +氧气 点燃 水 ②证明了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