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 5.1 矩形(第1课时)例题选讲课件 (新版)浙教版内容摘要:
1、第 5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矩形(第 1课时) 矩形的性质 例 1 如图,已知矩形 角线 , E, E. ( 1)按边分类, 三角形; ( 2)猜想线段 并证明你的猜想 . 分析:( 1)由矩形的性质可得 B=D; ( 2)若猜想 F,则可以证明这两条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即 可以证明 解:( 1)等腰 ( 2) F 证明:如图,连结 由四边形 C, D. F, F. 四边形 F. 注意点: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方法有很多,通常的思路是:( 1)当两条线段位于一个三角形中时,可以借助于“等角对等边”来证明;( 2)两条线段不在一个三角形中时,可以借助于两三角形全等来证明;( 3)当两条线段是一个 2、四边形的两条对边时,可以借助于证明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来证明等 . 变式:如图,在矩形 , , 若 5,求 答案: 四边形 0, D, O= O= O. 5 . 又 5, 0 . B, 0 . 0 =30 . 212121 0 - 5 = E. E. = =75 . 2O B 0 203180 与矩形有关的折叠问题 例 2 如图,把矩形纸片 点 处,点 处 . ( 1)求证: B E= ( 2)设 AE=a, AB=b, BF=c,试猜想 a, b, 并给予说明 . 分析:( 1)可由 B B 得 B E=B F= ( 2)由于 B E=BF=c, A B =AB=b, A E=AE=a, 3、故由勾股定理可求得 a, b, 证明:( 1) 四边形 B 由题意可得 B B F= B B B E=B F=( 2) a2+b2=理由: A = A=90 , B B 2+A 由( 1)可知 B E=BF=c,由已知可知 A B =AB=b, A E=AE=a, a2+b2=注意点:图中折叠矩形,则 B 角形,这一结论在解决折叠问题时有很重要的作用 . 矩形的综合问题 例 3 如图,在矩形 E、 B、F,连结 ,且 F, ( 1)求证: F; ( 2)若 ,求 3分析:( 1)根据矩形的对边平行可得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 后利用“角角边”证明 根据全等三角形即可得证;( 2)连结 4、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 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 B,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可得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求出 0 ,即 0 ,根据直角三角形 30 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 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计算即可求出 证明:( 1)在矩形 在 F; ( 2)如图,连结 F, F, 在 0,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可知: B= 即 2 0, 解得 0, , , =6. 3 3 2222 3234 题要结合基本图形,运用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直角三角形 30 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作辅助线并求出 0 是解题的关键 例 1 如图,把一张 5、矩形纸片 C, , D 的位置上, 交 . 已知 8 ,那么 . 错答:由于 以 8 . 再根据折叠,得 =61 . 正答: 80 58 =64 . 2C E F180 错因:矩形的折叠问题是中考的常见题型,要注意折叠后的图形与原图的折叠部分关于折叠线成轴对称 . 此解法折叠对应的两个角 成错误,由于矩形纸片 以 而 以 8 , 所以 80 58 =64 . 故填 64 . 例 2 在矩形 知 AB=a,对角线 0 . 试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 错答:如图 1,在矩形 0 ,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得到 C. 0 , a. 正答:( 1)当 错解,求得对角线 a. ( 2)当 图 2,在矩形 0 . 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得到 B=D. 故 一半 . 设 AD=x,则有 x2+2x)2. 解得 x= a, a. 矩形对角线的长为 2 a. 错因:由于题设中没有指明 是较长边,故需按所有可能情况分类讨论 . 33332332。八年级数学下册 5.1 矩形(第1课时)例题选讲课件 (新版)浙教版
相关推荐
1、第 5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矩形(第 2课时) 矩形的判定 例 1 如图,已知 , F, G, H,求证:四边形 分析:要证四边形 四边形 要能证明其中一个是直角,就可以同理证得其余各角也为直角 . 证明: 四边形 80 , 0 , G=90 ,同理 0 , E=90 , 四边形 注意点:矩形判定有多种方法,要结合具体条件选择最简单的证明,比如本题若用定义来证,要证两步
备 注 二、水的组成 【演示实验】(实验 1)、(实验 2) 指导学生观察有关 现象 【设问】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阅读课本】阅读课本第 4849页。 小结: ①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生成氢气和氧气两种物质,说明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了分解反应: 水 氢气 +氧气 H20 H2 O2 氢气和氧气可以发生化合反应: 氢气 +氧气 点燃 水 ②证明了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观察
1、第 4章 平行四边形 反证法 否定式命题 例 1 若 证: 方程 k=0不可能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分析:这题看起来似乎无从着手,其实从“方 程 k=0不可能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入手, 我们可以先计算 含 k, 示,从结论的反面入手,假设原方程有两个相等 的实数根,利用它进行推导,得出矛盾即可 . 证明:假设方程 k=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则 . 4 这与 相矛盾, 假设是错误的,
( 1)甲指着氢气燃烧实验的装置说:一种物质反应后,若有水生成,我认为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 2)乙回答说:可能是这样,但我不能肯定。 ( 3)乙指着桌上的一瓶无色气体说:这瓶气体如点燃后燃烧,我认为这是一瓶氢气。 ( 4)甲回答说:可能是这样,但我也不能肯定,能燃烧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很多气体都是无色的。 A、( 2)( 4) B、( 1)( 3) C、( 1)( 4) D、( 2)(
1、第 2章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选学) 已知方程一根,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 求方程另一根 分析:由方程 5x2+可知二次项系数和常数项,所以可根据两根之积求出方程另一个根,然后根据两根之和求出 例 1 已知方程 5x2+的一个根为 2,求它的另 一个根及 解:设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2 , . 又 =- , - +2=- , k=注意点: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0)
明气密性良好);( 3)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4)移开手后,导气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 1)( 2)( 3)( 4) B. ( 2)( 3)( 4)( 1) C. ( 3)( 1)( 2)( 4) D. ( 4)( 3)( 2)( 1) 6. 下列 化学实验的操作 不正确的是( ) A. 给烧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 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