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三轮考前课件 2-3-题型18-化学工艺流程题内容摘要:
1、题型十八 化学工艺流程题 以工业生产为载体的工艺流程类试题是紧密联系实际 , 考查学生接受整合信息的能力 ,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简单计算能力的综合性题目 , 是目前高考中的常见题型。 其最核心的问题是 “ 物质的转化 ” 与 “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 , 在 “ 物质的转化 ” 中考查化学反应规律和化学反应原理 , 在 “ 物质的分离提纯 ” 中考查化学常见仪器的使用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呈现方式多为流程图 、 表格 、 图像或文字表述。 常涉及的问题有: 1 物质间转化 , 例如 , 应用复分解反应规律或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书写物质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 常会涉及一些陌生 2、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 物质与能量的转化 , 即化学能与热能 、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 例如 , 应用盖斯定律书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书写原电池或电解池的总反应方程式或电极反应式等; 3 对物质转化的控制 , 通过控制转化的反应条件提高物质的产率及节能环保等 , 应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解释一些问题 , 例如 , 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包括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原理解释等; 4 物质的分离方法 , 例如 ,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及操作等实验问题; 5 通常也会涉及定量计算问题 , 例如 , 产品的产量 、 产率 、 纯度等。 【 示例 18】 (2013广东理综 3、, 32)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如下: (1) 电解精炼银时,阴极反应式为 _ ;滤渣 A 与稀 生的气体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红棕色 ,该气体变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 (2) 固体混合物 B 的组成为 _ _ ;在生成固体 B 的过程中,需控制 加入量,若 量,则因过量引起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3) 完成煅烧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_= =高温_。 (4)若银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理论上 5.0 _ 至少需要 1.0 1的 溶液_ L。 (5) 其基本操作是 _、 过滤 、 洗涤和干燥。 解析 (1) 电解精炼 ,粗银作阳 4、极,纯银作阴极,含有 电解质溶液作为电解液,所以阴极反应式为 e= =滤渣 稀 O , 学方程式为 2 =2 (2) 液与 、 l(沉 淀和O H)2沉淀,若 H 过量, H)3沉淀溶解,离子方程式为 H)3 = = 2 (3) 由于在反应前后, 化合价降低, 作氧化剂,所以失电子的只能是 ,被氧化成 用得失电子守恒配平。 (4) 4 4 22 4 2 10 3g 63.5 g 1 50 所以可完全转 化生成 5 0 至少需要 的体积为50 L 1。 (5) 由于胆矾带有结晶水,为防止失去结晶水,应采取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 答案 (1)A g e= =A g 2N O O 2 = =2 5、N O 2 (2)H) 3 、 2 H) 3 = =A 2H 2 O (3)4 2 4 O 2 (4)50 25 (5)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1 明确目的 , 提取有用信息 通过阅读题目 , 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 、 表格信息 、 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 ,进而明确生产目的 制备什么物质 , 找到制备物质时所需的原料及所含杂质 , 提取出所给的相关信息 物质反应方程式 、 物质稳定性 、 物质溶解性等。 2 分析流程 , 弄清各步作用 首先对比分析生产流程示意图中的原材料 、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 , 从对比分析中找出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关系 , 弄清生产流程过程中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 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 杂质是否要除去 , 采用什么操作方法除去。 3 看清问题 , 准确规范作答 答题时要看清所问问题 , 不能答非所问 ,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 , 如不能将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 、 方程式要配平 、 分清实验操作名称还是具体操作步骤。高考化学三轮考前课件 2-3-题型18-化学工艺流程题
相关推荐
二、抢分技巧 1 掌握审题技巧 、 提高解题效率 审题既是解题的前提 , 又是解题的关键。 只有认真审题 , 仔细推敲 , 弄清题意 , 获取有效信息 , 才能迅速解题 , 避免失误。 审题技巧有: (1)抓住关键词。 审题时 , 仔细读题 , 对题目中的关键词要仔细推敲 、 弄清题意 , 从而找出解题的突破口。 (2)迅速检索知识。 审题时 , 应认真分析 ,明确已知和所求。 根据题目条件 ,
1、题型四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知识面广 , 可与元素化合物 、离子共存 、 电化学 、 化学实验等知识紧密结合 ,是中学化学学习的一条主线 , 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最为常见的命题角度为以某个新型氧化还原反应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 几组概念的辨析 、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其应用 、 电子转移数目的判断 、 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 化学 (离子
具体组成和结构无关,当物体运动速度越接近光速,这种收缩效应就 变得越显著。 要讲清利用严格数学推导可以得到洛伦兹变换的相对论长度收缩公式。 要让学生理 解长度收缩公式的物理意义,必须注意参考系的选择及参考系的运动状态。 三、时间间隔的相对性 教学时要分析清楚“动钟变慢”与同时的相对性的联系,使学生知道运动的钟变慢是同时的相对性带来的时空属性。 ①时间间隔的相对性可以通过长
1、(三 ) 表格分析类 栏目导引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强化 闯关 表格题是生物试卷中常有的题型 , 这类题型最突出的特征是以表格的形式把生物学的现象 、 事实 、 规律 、 原理及实验过程 、 实验结果呈现出来。 任何表格都是由行和列组成的,列是表格所反映的项目,行是表格的主体内容。 多数表格附有标题,标题是表格内容的扼要说明,是主题。 常见的表格有以下两种类型:数据表格
1、题型十七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题 化学反应原理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具有多重价值与功能,它能够使考生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现象和变化规律,掌握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够促进考生化学知识的系统化与结构化,培养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因而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1 该题型通常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 , 以工业生产为背景 , 综合考查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
1、(二 ) 坐标曲线类 栏目导引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强化 闯关 坐标曲线类试题是生物高考中出现频率颇高的一类题型,这类题型常以坐标图为载体呈现。 有些生物学的现象和生物学事实,想用语言描述清楚很不容易,倘若用曲线再配以一定的文字描述就会一目了然,便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交流和表达。 生物坐标曲线题的类型很多,但无论曲线怎么复杂,其关键均为数与形。 数就是图像中的点 起点、转折点和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