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三轮考前课件 2-3-题型17-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题内容摘要:
1、题型十七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题 化学反应原理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具有多重价值与功能,它能够使考生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现象和变化规律,掌握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够促进考生化学知识的系统化与结构化,培养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因而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1 该题型通常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 , 以工业生产为背景 , 综合考查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 、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 原电池 、 电解池原理及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知识 , 甚至还融合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 离子反应 , 涉及知识点较多 , 但各个小题又比较相互独立。 2 题 2、目的综合性强 , 化学信息较多 , 侧重考查考生接受 、 整合信息的能力 、 综合应用能力及简单计算能力等。 【 示例 17】 (2013课标 , 28) 二甲醚(无色气体 , 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 由合成气 (组成为 接制备二甲醚 , 其中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应: 甲醇合成反应: (i)CO(g) 2H2(g)=g) 90.1 kJ1 (O2(g) 3H2(g)=g) g) 49.0 kJ1 水 煤 气 变 换 反 应 : (O(g) g)=g) H2(g) 41.1 kJ1 二甲醚合成反应:(g)=g) g) 24.5 kJ1 回答下列问题: (1) 工业上从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 主 3、要 工 艺 流 程 是_(以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分析二甲醚合成反应 (于 _。 (3)由 另一产物为水蒸气 ) 的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为_。 根据化学反应原理 , 分析增加压强对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的影响 _。 (4)有研究者在催化剂 (含 n和压强为 果如图所示。 其中 (5)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直接燃料电池 (kWh1)。 若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_,一个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 _个电子的电量;该电池的理论输出电压为 ,能量密度 E _(列式计算。 能量密度电池输出电能 /燃料质量, 1 kWh106J)。 4、解析 (2)要解答转化率影响问题 , 最终要归结为平衡移动的方向上。 与 )和 ( ), 如何建立反应 ( )与 ( )、( )的联系 , 是解答该题的关键点。 ( )中消耗的 )的生成物 , 减少生成物的浓度 ,平衡右移 , ( )中的产物 )中的反应物 , 增大水蒸气浓度 , 平衡右移 , (3)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用 ( ) 2 ( )即可得目标方程式: 2CO(g) 4H2(g)=g) g) H 204.7 kJ1 合成一个物质要同时考虑原料的利用率 、 反应速率等多种因素。 本题要从化学反应原理的角度分析压强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 分析该反应的特点是正向气体分子数减小 , 因而增 5、大压强 ,平衡正向移动 , 2的转化率增大;同时增大压强还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4)直接合成 升高温度平衡左移。 ( 5) 写电极反应时应注意 : 酸性条件 ; O 2 价; 氧化产物为 用 H调平电荷。 从能量密度的单位上看,可以假设燃料的质量为 1 计算提供电子的物质的量 , 再转化为电量 , 利用 E 算出燃料提供的总 能 量 , 即 可 顺 利 计 算 出 能 量 密 度 1 000 g m 12 965 00 C m 1 ( 106J h1) h。 答案 (1) 铝土矿 ) 2 3= = 2l( 、l(O H)4 = H)3 2H)3= =3(2) 消耗甲醇,促进甲醇合成反应 ( 6、 ) 平衡右移, 化率增大;生成的 通过水煤气变换反应 ( ) 消耗部分 化率增大。 (3) 2CO(g) 4H2(g) = =g) g) H 204. 7 k J 1该反应分子数减少,压强升高使平衡右移, 压强升高使 应速率增大 (4) 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左移 (5) 3H 2 O = =2 12H 12e12 1 000 g 1 12 96 500 C 11 k g ( 106J k W 1h 1) k W h k g 1步骤 1:浏览全题 , 明确已知和所求 , 挖掘解题切入点。 步骤 2:对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类试题 , 读懂图像 , 明确纵横坐标的含义 , 理解起点 、 终点 、 拐点的意义 , 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 对于图表数据类试题 , 分析数据 , 研究数据间的内在联系 , 找出数据的变化规律 , 挖掘数据的隐含意义。 对于电化学类试题 , 首先判断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 , 然后分析电极类别 ,书写电极反应式 , 按电极反应式进行相关计算。 对于电解质溶液类试题 , 要明确溶液中的物质类型及其可能存在的平衡类型 , 然后进行解答。 步骤 3:针对题目中所设计的问题 , 联系相关理论进行逐个作答。高考化学三轮考前课件 2-3-题型17-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题
相关推荐
1、(三 ) 表格分析类 栏目导引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强化 闯关 表格题是生物试卷中常有的题型 , 这类题型最突出的特征是以表格的形式把生物学的现象 、 事实 、 规律 、 原理及实验过程 、 实验结果呈现出来。 任何表格都是由行和列组成的,列是表格所反映的项目,行是表格的主体内容。 多数表格附有标题,标题是表格内容的扼要说明,是主题。 常见的表格有以下两种类型:数据表格
1、题型十八 化学工艺流程题 以工业生产为载体的工艺流程类试题是紧密联系实际 , 考查学生接受整合信息的能力 ,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简单计算能力的综合性题目 , 是目前高考中的常见题型。 其最核心的问题是 “ 物质的转化 ” 与 “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 , 在 “ 物质的转化 ” 中考查化学反应规律和化学反应原理 , 在 “ 物质的分离提纯 ”
二、抢分技巧 1 掌握审题技巧 、 提高解题效率 审题既是解题的前提 , 又是解题的关键。 只有认真审题 , 仔细推敲 , 弄清题意 , 获取有效信息 , 才能迅速解题 , 避免失误。 审题技巧有: (1)抓住关键词。 审题时 , 仔细读题 , 对题目中的关键词要仔细推敲 、 弄清题意 , 从而找出解题的突破口。 (2)迅速检索知识。 审题时 , 应认真分析 ,明确已知和所求。 根据题目条件 ,
1、(二 ) 坐标曲线类 栏目导引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强化 闯关 坐标曲线类试题是生物高考中出现频率颇高的一类题型,这类题型常以坐标图为载体呈现。 有些生物学的现象和生物学事实,想用语言描述清楚很不容易,倘若用曲线再配以一定的文字描述就会一目了然,便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交流和表达。 生物坐标曲线题的类型很多,但无论曲线怎么复杂,其关键均为数与形。 数就是图像中的点 起点、转折点和终点
1、题型十九 探究型综合实验题 探究型综合实验题是一种思维开放性试题,综合性强,涵盖知识面广,它既能考查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还可以考查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而且符合新课改在学习方法上强调的“ 探究性学习 ” 的理念,因此该类试题已成为高考试题中的一个亮点。 该类试题从命题形式上一般都是根据课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分析评价得出实验结论。
( 8) 80吨以上自行式架桥机 1套; ( 9) 50吨以上吊车 1台; ( 10)水泥混凝土泵车 2台; ( 11)隧道凿岩台车 1台,水泥混凝土喷射泵 2台,压浆设备 1台。 三级资质标准: 企业注册资本金 1000万元以上,企业净资产 1500万元以上。 企业具有与承包工程范围相适应的施工机械和质量检测设备,并至少具有: ( 1) 60 吨 /小时以上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 1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