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市政工程操作规程内容摘要:

混凝土时,必须设专人指挥运输 车辆。 4. 5. 3 作业人员必须按安全用电要求使用振捣器、电抹子等电动工具。 4. 5. 4 使用平板或行夯振捣器时应理顺电线,不得压折、扭结电线或将电线挂绕在导电物体上。 移动振捣器时不得硬拉电线。 工作暂停或收工时,必须切断电源。 4. 5. 5 使用水泥混凝土摊铺机时,必须设专人指挥,作业人员与驾驶员密切配合。 4. 5. 6 真空吸水作业时,必须由电工安装电气设备。 作业人员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及安全用电要求操作。 4. 5. 7 抹平机作业时,连接螺栓应安装牢固。 作业时应有专人收放电缆,电缆不得打结, 不被被砸压,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机。 4. 5. 8 切缝机切缝时,刀片夹板的螺母应紧固,各联结部位的防护罩应完好,切缝前应开启冷却水,冷却水中断时应停止切缝。 切缝时刀片应缓慢切入,并注意割 切深度指示器,当遇有较大切割阻力时,应立即升起刀片检查。 停止切缝时应将刀片提离板面后再停止运转。 4. 5. 9 覆盖养护时,混凝土预留孔洞、井口等部位必须设明显安全标志。 火源应远离覆盖养护物。 4. 5. 10 蒸汽养护前,蒸汽管道必须连接牢固,覆盖严密后方可通汽。 养护区域应设置明显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4. 5. 11 薄膜养护时,必须按照材料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贮运、调配材料。 喷洒时,喷嘴不得对人,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安全防护用品,站在上风向。 操作现志严禁明火。 4. 5. 12 浇水养护时,不得倒行拉胶管。 4. 5. 13 用气泵等设备清除混凝土缝加热熔化沥青材料的地点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 10 米,并远离易燃易爆物。 严禁使用敞口锅熬制沥青,加热设备应有烟尘处理装置,沥青锅盖应用钢质材料。 4. 5. 15 冷底子油宜用 “冷配法 ”配制。 4. 5. 16 使用可燃材料配制填缝材料时,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4. 5. 17 材料运输、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应分别遵守本规程第 、 、。 5 下水道工 5. 1 一般规定 5. 1. 1 作业前应检查工具、机械、电气设备及沟槽边坡、支撑等,确认安全。 5. 1. 2 作业中应经常检查沟壁是否存在裂缝、脱落、冻融等情况,支撑无松动、变形等现象,发现异常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上级。 5. 1. 3 作业中严禁掏洞挖土。 5. 1. 4 应按照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做好沟槽的隔水、降水和排水工作。 雨、雪后应及时排水、 清除泥、雪,整修坡道,并采取防滑措施。 5. 1. 5 上下沟槽应走马道或安全梯。 马道、安全梯间距不宜大于 50米。 严禁攀登撑木或乘吊运机械上、下沟槽。 通过沟槽必须走便桥。 作业中不得碰撞沟槽支撑。 严禁在槽不得从槽上向下或者从槽下向上抛扔工具、物料。 不得直接向槽施工现场必须设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有人员、 车辆通行地段的沟槽必须设不低于 ,防护栏的横杆不少于两道。 5. 1. 8 金属管施工作业时,应遵守本规程第 6章的规定。 5. 2 混凝土管的运输、码放 5. 2. 1 作业前 应检查机具、绳索,确认安全。 作业时应设专人指挥。 5. 2. 2 装运管子时,绳必须系牢,并挡掩牢固。 卸车前,必须确认管子无滚坍危险后方可松绳卸管。 5. 2. 3 槽边码放管子时,管子不得平行于沟槽,管端与槽边的距离不应小于 2米,码放高度不宜超过 2米,并挡掩牢固。 5. 2. 4 槽边旋转管子的场地应坚实平整,不得在有坍塌危险的槽边旋转管子。 5. 2. 5 人工推行混凝土管应设专人指挥,运输道路应平整坚实。 推行速度不得超过人的行走速度。 上坡道应指定专人备掩木,下坡道应用大绳控制速度,两管之间应保持 5米以 上的安全距离。 管子转向时,作业人员不得站在管子的前方或贴靠两侧。 5. 2. 6 自墙边向外推管时,必须在管子靠墙一侧进行牢固挡掩,推管人不得站在管子与墙之间。 5. 2. 7 人工自管垛向下放管时,必须先检查底层管的挡掩情况。 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作业时应设专人指挥, 作业人员应协调一致。 放管时前方不得有人,放管速度应缓慢。 直径大于 600毫米的管子不宜人工放管。 5. 3 混凝土基础及管座 5. 3. 1 遵守本规程第 12章的有关规定。 5. 4 下管、稳管 5. 4. 1 使用 起重机下管、稳管应遵守下列规定: 1 严禁在高压线下方作业。 在高压线一侧作业时,必须遵守本规程表。 2 应根据现场及槽帮的稳定情况将起重机停放在平整坚实的地方,起重机的支腿或履带与槽边的距离应遵守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 3 听从信号工统一指挥,起重臂回转半径管子起吊速度应均匀,回转平稳,下落应慢速轻放,不得忽快忽慢或突然制动。 管子下到沟槽底落稳后方可摘钩。 5 使用起重机稳管时,应待管子下到离槽底 ,作业人员方可站在管子两侧稳管,管子两侧应设掩木。 管子就位后,应在两侧挡 掩牢固后方可摘钩。 5. 4. 2 人工下管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必须设专人指挥、统一信号、分工明确。 2 直径 500毫米以下(含 500毫米)的管子可采用溜绳法下管。 3 直径 600 毫米以上(含 600 毫米)的管子可采用压绳法下管。 当管径大于900毫米(含 900毫米)时,应设马道。 4 压绳法下管作业时必须听从指挥,两根大绳用车应一致,保持管体平稳。 5 应使用质地坚固、不断股、为糟朽、无夹心的大绳。 6 下管坡道的坡度不宜大于 1∶ 1,坡面宽度应大于管长 1 米。 下管时,管端距坡道边缘应 大于 50厘米。 7 用三角架倒链下管时,必须搭设牢固平台,平台上应设防护栏。 作业人员不得站在管上作业,管下严禁有人。 5. 4. 3 人工推管作业时,管前及两侧均不得有非作业人员,预定位置应先放好挡木。 推管、转管(包括套环)时必须设专人指挥,作业人员应协调配合,相互呼应,慢推慢转。 5. 4. 4 在垫块上稳管时,垫块应放平稳,垫块两侧应立保险杠。 使用撬棍撬管时,支垫物应坚实,作业人员应相互呼应。 对口时,两侧人员应协调配合。 管子稳定后,必须将管子挡掩牢固。 5. 4. 5 在混凝土平基上稳管时,应立保险 杠。 使用撬棍窜管对口时,应相互呼应,管端两侧均应进行挡掩。 管子就位后应掩牢固。 5. 4. 6 稳管作业过程中,当管子两侧作业人员不通视时,应设专人高指挥。 5. 4. 7 “四合一 ”安管时,必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管节人位时,严禁将手指放在管节接缝之间,连接端严禁用手抬。 5. 5 接口、养护 5. 5. 1 管口凿毛时打锤应稳,用力不得过猛。 5. 5. 2 管径大于 2 米时,作业人员应使用安全梯上下管子。 严禁从槽上或从槽帮上的安全梯跳到管顶。 5. 5. 3 养护用的覆盖物用完后,应随 时清理,集中到安全地点存放。 5. 5. 4 柔性接口作业时,应遵守本规程第。 5. 6 管道勾头 5. 6. 1 必须按安全技术交底作业,未经交底严禁作业。 5. 6. 2 作业前必须做好通风及井口的防护工作。 5. 6. 3 作业前必须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确认安全。 5. 6. 4 应设专人指挥,分工明确,并设专人进行安全监护。 井下严禁明火。 5. 6. 5 作业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现场,并及时报告上级。 6 管道工(金属管道工) 6. 1 一般规定 6. 1. 1 应遵守本规程第。 6. 1. 2 应掌握电焊、吊运、起重等工种的安全技术基 本知识。 6. 1. 3 钢管非标管件的现场加工与安装 6. 2. 1 现场量测应遵守下列规定: 1 高处临边量测应站在有护栏的平台上。 2 在沟槽辅助电焊工的作业人员必须戴防护镜、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 6. 2. 3 安装作业场地应平坦坚实,远离沟槽和临边,需在沟槽边或临边作业时,必须有防坠落的措施。 6. 2. 4 安装作业前必须 检查吊装设备、装置的安全状况,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6. 2. 5 安装作业时必须设专人指挥,先把主管稳定牢,再吊支管安装。 管件(管节)焊接时,两端未焊牢前,严禁拆除管件(管节)的支撑,管子周围不得有非作业人员。 6. 2. 6 使用起重机安装作业时,应遵守本规程第。 6. 2. 7 使用三角架倒链安装时,应遵守本规程第 3款的规定。 6. 3 管材的运输、码放 6. 3. 1 遵守本规程第 、。 6. 3. 2 人工从管垛向下放管时 ,必须先检查底层管挡掩情况,确认牢固后方可作业。 作业时应设专人指挥,作业人员动作应协调一致,缓慢下放,管子滚动前方不得有人。 6. 3. 3 码放管子的场地应平整坚实,管子与槽边应保持 2 米以上的距离,码放高度不宜大于 2米,同时应挡掩牢固。 6. 3. 4 放套环、短管等材料,必须采取防倾倒的措施。 6. 3. 5 且车辆运输管件时,必须绑扎、挡掩牢固,并设专人指挥。 卸车前必须进行检查,确认管子无滚坍危险时方可卸管。 6. 3. 6 起重机装卸管子时应有信号工指挥。 起重机作业时,起重管下方严禁有人,高压线下严 禁吊装作业。 在高压线附近作业时,必须保持本规程表 中的安全距离。 风力六级以上(含六级)时严禁作业。 6. 4 钢管的除锈、防腐 6. 4. 1 除锈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 除锈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 作业人员必须穿防护衣,戴防尘口罩、防目镜等。 3 喷砂除锈作业时,严禁将喷咀对人及设备。 4 喷砂除锈作业时,必须采取降尘措施。 6. 4. 2 防腐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室热沥青防腐作业必须采取防烫伤的措施。 3 作业中使用玻璃布 时,必须戴口罩、手套、护目镜。 4 接触环氧煤沥青、固化剂、樟丹油等有毒物质时,必须戴胶皮手套,作业区域空气必须流通。 5 钢管泵送水泥砂浆时,管转道车输送水泥砂浆时,距轨道端头 牢固的车挡,运输车的制动装置应灵敏有效。 6. 5 排管、下管 6. 5. 1 排管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在沟槽一侧排管,管子应与槽边保持 1 米以上的距离,并挡掩牢固。 金属管子在沟槽上架空排管所用横担木的断面尺寸、间距应符合安全技术交底要求。 不得使用槽朽、开裂、有结疤的木材,严禁使用桦木用作横 担木。 横担木两端在槽上与地面支承长度均不得少于 80 厘米。 2 沟槽内纵向移管时,管子两侧必须采取防止横向滚动的措施。 6. 5. 2 下管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压绳法下管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马道坡度不宜大于 1∶ 1,坡道宽度至少大于管长 1 米。 下管时,管端距坡道边缘应不少于 50厘米。 2)下管前应检查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