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策略2-5.2人体的稳态与免疫ppt课件内容摘要:
1、5 2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填一填 1 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 主要包括 _、 _和淋巴等。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_的媒介 ,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器官、系统有消化系统、 _系统、 _系统、 _系统和皮肤等。 发生于内环境的生理过程举例: 乳酸与 _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实现 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 _结合; 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 _特异性结合;激素与_的结合。 血浆 组织液 物质交换 呼吸 循环 泌尿 碳酸氢钠 受体 抗原 靶细胞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2 稳态是指内环境各组成成分 、 _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机体各种 _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 2、 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_含量有关。 3 下丘脑的四个功能和三个中枢: 四个功能: _、 _、 _和 _; 三个中枢: _调节中枢、_调节中枢和 _调节中枢。 理化性质 器官、系统 无机盐、蛋白质 感受 传导 分泌 调节 体温 血糖 水盐平衡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5 体液免疫过程中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分泌抗体 , 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 进而被 _ _ _ _ _ _ 细胞吞噬消化。 抗体主要分布于 _ _ _ _ _ 中 , 也分布于 _ _ _ _ _ _ _ _ _ 、外分泌物中 ,与其合成分泌有关 3、的细胞器有 _ _ _ _ _ _ _ _ _ 、内质网、 _ _ _ _ _ _ _ _ _和线粒体。 4 免疫系统由免疫 _ _ _ _ _ _ 、免疫 _ _ _ _ _ 和免疫 _ _ _ _ _ _ _ _ _ 组成。 三个功能是 _ _ _ _ _ _ 、 _ _ _ _ 和清除。 免疫细胞主要指_ _ _ 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_ _ 和 _ _ _ _ _ _ _ _ _ ;免疫活性物质主要有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和溶菌酶等。 器官 细胞 活性物质 防卫 监控 吞噬细胞 抗体 淋巴因子 浆 (效应 B)细胞 吞噬 血清 4、 组织液 核糖体 高尔基体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6 细胞免疫过程中 , _细胞 , 进而与 _密切接触 , 使其裂解死亡。 记忆细胞是发生二次免疫反应的基础 , 二次免疫反应与初次免疫反应相比 , 具有反应 _、 更强烈 、 抗体产生量更 _的特点。 7 主动免疫的受体体内产生了大量记忆 _, 可长期存在。 而被动免疫的受体体内只是被注射了 _, 不能长期存在。 重症肌无力属于 _疾病 , 其他免疫失调类型还有_和 _。 效应 T 靶细胞 更快 多 细胞 抗体 自身免疫 过敏反应 免疫缺陷病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判一判 ( )(2015课标 , 3 ( )尿素 、 神经递质。 ( ) 5、 可出现组织水肿。 (2015四川 , 5B) ( ) 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渗透压。 (2015江苏 , 5 ( )细胞与胰岛 但细胞核基因相同。 ( ) (2015天津 , 3D)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 )体维持体温恒定的散热方式是辐射。 (2015上海 , 1 ( ) 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 )细胞分泌胰岛素受血糖浓度和神经递质的双重调节。 ( ) 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 (2015海南 , 14D) ( ) (2015课标 , 5B) ( )浆蛋白、淋巴因子和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 )噬细胞免疫初与 6、免疫末都发挥作用。 ( )细胞数量有关。 (2015课标 , 5D) ( )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效应 靶细胞裂解死亡。 ( )忆 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消灭抗原。 ( )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2015天津, 2A)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 ) 麻风杆菌等病原体属于细胞内寄生菌 ,这些病原体的清除主要靠细胞免疫。 ( ) 抗原的呈递是细胞间的直接接触 , 细胞。 ( )(2014江苏 , 21C)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练一练 1 (2015贵州贵阳监测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 , 不正确的是 ( ) A 、 葡萄糖 、 血浆蛋白 、 尿素 、 激素 、 抗体 、B 7、 健康的人一次吃过咸食物致血浆渗透压过高可引起组织水肿 C 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 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糖的调节等 B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解析 抗体 、 激素及人体细胞代谢所需营养成分及代谢废物均可成为内环境成分 , 浆渗透压过低时可引起组织水肿 , 浆渗出毛细血管可形成组织液 , 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可形成淋巴 , 盐平衡的调节 、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走出误区 (1)理解内环境的本质 , 要明确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种液体 , 而消化液、泪液、尿液等不属于体液。 这三种液体的成分比较相似 , 只是血浆中 8、蛋白质的含量明显要高。 三种液体中都含有水、无机盐、气体、激素等。 (2)对各种物质根据其功能等进行深入分析 , 确定其是否属于内环境成分。 如呼吸酶 , 由于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所以呼吸酶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 再如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 , 血浆中的营养物质多为单体形式 , 因此淀粉、纤维素等不可能出现在内环境中。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2 (2015辽宁五校协作体模拟 )下图为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图解 ,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通过基因疗法改造血友病女患者的 , 其儿子仍患血友病 B 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只作用于 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C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的个体仍具 9、有一定的体液免疫能力 D细胞 有分泌功能, B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解析 由图可知 , 是骨髓造血干细胞 , 是 是 是效应 是记忆细胞 , 是浆细胞。 通过基因疗法改造血友病患者的 , 但不能改变其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 , 其儿子仍患血友病 , 原再次侵入机体时可作用于 也可作用于 、 发生特异性反应 , 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的个体 , 体内的 具有一定的体液免疫能力 , 胞 能分泌抗体 , 细胞 ,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走出误区 (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判断方法 根据免疫的结果:如果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其中隐藏的抗原 , 则为细胞免疫;如果两种成分结合 , 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 则为体液免疫。 根据抗原的种类:如果抗原只进入体液 , 则为体液免疫;如果抗原进入组织细胞内 , 则为细胞免疫。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2)免疫器官受损对免疫细胞及机体免疫的影响 切除胸腺: 记忆 细胞将不能产生 ,细胞免疫全部丧失 , 保留少部分体液免疫。 骨髓遭破坏 , 造血干细胞不能产生 , 其他免疫细胞都将不能产生 , 一切特异性免疫全丧失 , 但输入造血干细胞 , 细胞免疫恢复。 若胸腺和骨髓都遭破坏 ,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再输入造血干细胞,特异性免疫并未恢复。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策略2-5.2人体的稳态与免疫ppt课件
相关推荐
DN3800 [20 加固环制作参见 S020210; DN2600 [16加固环制作参见 S020210; DN2020 [14 加固环制作参见 S020210; 危险因素辩识: ,应有专人 防护,防止卷制时挤伤手;卷板机必须专人操作。 控制方案:在使用前加强检查,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实施责任人:杨忠宪 验证人:黄才荣 环境因素识别: a. 废弃油手套 控制措施: 设置带油废弃物垃圾箱
坡和高边坡处理、桩基础、挡墙基础、深水基础及围堰工程、桥梁工程中的梁、拱、柱等构件施工、爆破工程、大型临时工程中的大型支架、模板、便桥架设与拆除等。 ( 三)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处理方式 对质量、安全、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处理方式 ( 1)对一般性问题,现场发出《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抽查意见》,责令相关单位整改; ( 2)对实体质量抽检指标不合格的,安全措施不完善的
1、4 1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填一填 1 _、 _和稳定性等特点。 两条长链按 _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_交替连接 , 排列在 构成 _, _排列在内侧。 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_连接成碱基对 , 并且遵循_原则。 多样性 特异性 反向平行 脱氧核糖和磷酸 基本骨架 碱基 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2 基因的本质是有 _片段。 基因的功能是遗传信息的
1、4 3 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2 自然状态下 , 基因重组发生于 _ _ _ _ _ _ 分裂过程中 , 包括自由组合型和 _ _ _ _ _ _ _ _ _ 型两种类型。 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有 _ _ _ _ _ _ 、重复、 _ _ _ _ _ 和 _ _ _ _ _。 填一填 1 基因突变是 子中发生碱基对的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2 2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练一练 1 光合作用反应式及元素去向 反应式: _。 (1)氧元素: _; _。 (2)碳元素: _ _ (3)氢元素: _ _。 H 2 O 光叶绿体 ( C H 2 O ) O 2 H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2 细胞呼吸反应式 有氧呼吸: _。 无氧呼吸: _; _。 C 6 H 12 O 6 6O 2 6H 2 O 酶 6 C O
1、5 3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二部分 高分提能策略 填一填 1 生长素的发现历程: 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当胚芽鞘受到 _照射时 , 在尖端可以产生一种影响传递到下部 ,引起胚芽鞘向光性弯曲。 詹森的实验初步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一种 _。 拜尔的实验初步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胚芽鞘的下部 _, 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