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命题源6.14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ppt课件内容摘要:
1、命题源 14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最新考纲 (1)生态系统的结构 ( )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 )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 )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 2 生态系统的保护: (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 (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 )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 栏目导引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命题模型一 以能量流动为主线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 与功能 1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分析 (1)每一营养级具体的能量流动情况 栏目导引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2、 模型突破 理解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可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 定量不定时分析 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的去路可有三条: 这一定量的能量不管如何传递,最终都以热能形式从生物群落中散失,生产者源源不断地固定太阳能,才能保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 栏目导引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定量定时分析 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 未被后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即“未利用”。 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 栏目导引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2)粪便中的能量分析 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中有机物的 3、能量 , 即摄入的食物只有部分被同化。 消费者粪便中含有的能量不能计入排便生物所同化的能量 , 它实际与上一个营养级的遗体残骸一样 , 属于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的那一部分能量。 例如 ,蜣螂利用大象的粪便获得能量 , 就不能说蜣螂获得了大象的能量 , 而是获得了植物的能量。 某营养级的 “ 粪便 ” 中的能量不同于 “ 尿液 ” 中的能量。 前者应归于上一营养级,是未被该营养级利用的能量 (含在上一营养级同化能量的 80% 90%中 );后者则归于该营养级,是该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中的部分 (含在上一营养传递来的10% 20%的能量中 )。 栏目导引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 4、源 模型突破 (3)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问题 在解决有关能量流动的计算问题时 , 首先要确定相关的食物链 , 理清生物与生物在营养级上的差值。 能量传递效率为10% 20%, 要注意 “ 最多 ”“ 最少 ”“ 至少 ” 等特殊的字眼 , 从而确定使用 10%还是 20%。 设食物链 A B C D, 分情况讨论: a 当 , 若计算至少需 解题思路为 x 20% 20% 20% M;若计算最多需 解题思路是 x 10% 10% 10% M, 最终求出 栏目导引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b当 ,若计算 题思路是 N 20% 20% 20% x;若计算 5、题思路是 N 10% 10% 10% x,最后求出 同一食物链不同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不同时 , 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设在 A B C 传递效率分别为a%、 b%、 c%, 若现有 , 则能使 计算: M a% b% c% x。 此时不能再涉及 “ 最多 ”“ 至少 ” , 即不能再涉及 “ 10% 20%” 的传递效率。 栏目导引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在某一食物网中,一个消费者往往同时占有多条食物链。 当该消费者增加了某一值时,若要计算最少消耗生产者多少时,应选最短的食物链和最大传递效率 20%进行计算,这样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多;若要计算最多消耗生产者多少时 6、,应选最长的食物链和最小传递效率 10%进行计算,这样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栏目导引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2物质循环的实例 碳循环 (1)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 , 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或微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完成的。 (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 , 传递形式为有机物。 (3)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相互的,其他成分之间的传递都是单向的。 栏目导引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4)用碳循环过程理解生态系统 7、的发育状态 (不考虑人工排放 若从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 从生物群落进入大气的 则生态系统处于成长阶段; 若从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 从生物群落进入大气的 则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阶段; 若从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 从生物群落进入大气的生态系统往往处于衰退阶段。 栏目导引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3信息传递知识归纳 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信息既可来自生物,也可来自无机环境。 栏目导引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1 (原理应用类 )一个生态养殖大棚里 , 水底养着螃蟹 , 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蔬菜 , 水面上方黄瓜藤枝蔓茂盛。 漂 8、浮蔬菜和黄瓜生长所需的肥料来自螃蟹的排泄物 , 大棚里同时种了一种特殊辣椒起驱虫作用。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 只需输入太阳光能即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 B 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 该生态系统中螃蟹 、 漂浮蔬菜 、 黄瓜构成了生物群落 D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所以蔬菜和黄瓜也可以作为分解者 B 栏目导引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解析:该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 , 人的作用是关键的 , 不仅需要太阳光能还需要人为能量的输入才能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 , 殊辣椒具有驱虫作用是因为辣椒能释放某种化学物质 , 属于化学信息 9、 , 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 , 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构成群落 , 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 , 获得的是排泄物中的无机盐 , 不是全部的排泄物 , 所以蔬菜和黄瓜不是分解者 , 栏目导引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2 ( 示意图分析类 ) 某同学画出 3 幅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 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都是单向的,因此, 3 幅图中生产者都是 A B 图 1 中 C 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 图 2 中 A 、 B 、 D 、 E 构成群落, 10、碳在其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 D 若使图 1 、图 2 、图 3 完整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学燃料燃烧产生 目导引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解析:在碳循环中 , 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 能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 , 而其他生物只能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 , 图 3中 1中 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 2中 它们共同构成群落 , 在生物群落内部碳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 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只有生产者 、 消费者和分解者呼吸作用 , 缺少化学燃料的燃烧 , 栏目导引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 11、型突破 3 (数量关系图解类 )人为将城市内湖湿地与半自然果林镶嵌交混建成复合湿地生态系统。 科学家对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 , 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注:图中数字为能量值 , 单位为 J/(a)。 (1)半自然果林树种之间的关系是 _。 该生态系统中群落的演替方式是 _。 竞争 次生演替 栏目导引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_, 植食性动物的粪便量属 _(填 “ 生产者 ” 或 “ 植食性动物” )的同化量。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_%(保留小数点后 2位 )。 若调查一个人 12、工鱼塘生态系统 ,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 还有 _。 107J/(a) 生产者 工投放饲料中的能量 栏目导引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3)太阳能的不断输入是推动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_、 _功能实现的基础。 当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在受到轻度污染后,能够迅速恢复,这是通过 _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负反馈 栏目导引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解析: (1)半自然果林树种都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 都属于第一营养级 , 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人为将城市内湖湿地与半自然果林镶嵌交混建成复合湿地生态系 13、统 , 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次生演替。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即 107J/(a)。 植食性动物的粪便量属于生产者同化量的一部分。 由生产者流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 105 105 105J/(a), 所以二者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105) (107) 100% 流经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 还有人工投放饲料中的能量。 栏目导引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3)太阳能的不断输入是推动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这三大功能实现的基础。 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在受到轻度污染后 , 能够迅速恢复 , 这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来实现的。 栏目导引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难点分析策略 栏目导引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箭头的方向就是能量流动的方向 , 这个知识点很容易理解。 箭头数量代表能量的分配情况 , 这个数量在一些具体的图中不确定 , 命题者有时候会 “ 隐藏 ” 一些箭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命题源6.14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ppt课件
相关推荐
u B.轴心抗压强度 fc C.轴心抗拉强度 ft D.是 A和 B 124 8 单选 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实现 ( C )。 A 集各种功能于产品一身 B 产品的耐用性高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C 提倡“简而美”的设计原则,采用“小而精”的设计思想 D 绿色产品就是能够被生物降解的产品 125 8 单选 监理人员发现施工单位的施工活动已经或可能危及工程质量的,应当由( B
1、命题源 16 实验设计与分析 专题七 实验与实验探究 专题七 实验与实验探究 最新考纲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 , 假说 演绎法、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栏目导引 专题七 实验与实验探究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命题模型一 生物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单因子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 (1)理解实验控制中的变量 对照的目的就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命题源 12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最新考纲 ) ) ) 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栏目导引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限 时训练 命题题源 模型突破 命题模型一 以实验为基础借助图示考查生长素的作用 及特征 1 理解掌握生长素的产生 、 分布和运输 (1)生长素的产生: 主要在幼嫩的芽 、 叶 、 发育中的种子 , 其合成不需要光。 (2)生长素的分布:
1、命题源 18 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 专题八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最新考纲 (1)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与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 ) (2)胚胎干细胞的移植 ( ) (3)胚胎工程的应用 ( ) 2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 (2)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 ( ) (3)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 ) 3生态工程: (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 )
1、专题八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命题源 17 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 专题八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最新考纲 (1)基因工程的诞生 ( ) (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 ) (3)基因工程的应用 ( ) (4)蛋白质工程 ( ) (5)实验 ) 2 克隆技术: (1)植物的组织培养 ( ) (2)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 ( ) (3)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 ) 栏目导引 专题八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