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二轮增分策略 第2篇第1讲《选择题的解法技巧》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 1讲 选择题的解法技巧 第二篇 掌握技巧,快速解答客观题 内容索引 题型概述 方法一 直接法 方法二 特例法 方法三 排除法 方法四 数形结合法 方法五 构造法 方法六 估算法 选择题突破练 题型概述 选择题考查基础知识 、 基本技能 , 侧重于解题的严谨性和快捷性 , 以 “ 小 ”“ 巧 ” 著称 解选择题只要结果 ,不看过程 , 更能充分体现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策略:充分利用题干和选项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断 ,先定性后定量 , 先特殊后推理 , 先间接后直接 , 先排除后求解 , 一定要小题巧解 , 避免小题大做 方法一 直接法 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 , 运用有关概念 、 性质 、 2、 定理 、 法则和公式等知识 , 通过严密地推理和准确地运算 ,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 然后对照题目所给出的选项 “ 对号入座 ” , 作出相应的选择 涉及概念 、 性质的辨析或运算较简单的题目常用直接法 例 1 ( 1) (201 5 课标全国 ) 已知 M ( x 0 , y 0 ) 是双曲线 C :1 上的一点, F 1 , F 2 是 C 的两个焦点,若 0.若 f (0) 是 f ( x )的最小值,则 a 的取值范围为 ( ) A. 1,2 B. 1,0 C.1,2 D.0,2 解析 若 a 1 ,则 f ( x ) x 1 2, x 0 ,x 1x 1 , x 0 ,易知 f( 3、 1)是 f(x)的最小值 , 排除 A, B; 若 a 0 ,则 f ( x ) x 0 ,x 1x, x 0 ,易知 f(0)是 f(x)的最小值 , 故排除 答案 D (2)已知等比数列 足 , n 1,2,3, , 且 a55 22n(n 3), 当 n 1时 , 1等于 ( ) n 1) B.(n 1)2 D.(n 1)2 解析 因为 a55 22n(n 3), 所以令 n 3, 代入得 a526, 再令数列为常数列 , 得每一项为 8, 则 9 32. 结合选项可知只有 C 思维升华 特例法具有简化运算和推理的功效 , 比较适用于题目中含有字母或具有一般性结论的选择题 , 但用特例 4、法解选择题时 , 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 , 取特例尽可能简单 , 有利于计算和推理; 第二 , 若在不同的特殊情况下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论相符 , 则应选另一特例情况再检验 , 或改用其他方法求解 . 跟踪演练 2 (1)已知 f(x), g(x)分别是定义在 且 f(x) g(x) 1, 则 f(1) g(1)等于 ( ) A. 3 B. 1 析 f(x) g(x) 1, f( x) g( x) 1. f(x)是偶函数 , g(x)是奇函数 , f( x) f(x), g( x) g(x). f(x) g(x) 1. f(1) g(1) 1 1 1 1. C (2) 已知 O 是锐角 A 5、外接圆圆心, A 60 ,si n C si n B 2 m 则 m 的值为 ( ) B. 2 C . 1 解析 如图 , 当 A B C 60 , 取 23 ,则有 13 13 2 m , 13( 2 m 23 132 43 m m 32 ,故选 A. 答案 A 方法三 排除法 排除法也叫筛选法或淘汰法 , 使用排除法的前提条件是答案唯一 , 具体的做法是采用简捷有效的手段对各个备选答案进行 “ 筛选 ” , 将其中与题干相矛盾的干扰项逐一排除 , 从而获得正确答案 . 例 3 (1)(2015课标全国 )根据下面给出的 2004年至 2013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 (单位:万吨 )柱形图 ) 6、 2008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效果最显著 解析 从 2006年 , 将每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前一年作差比较 , 得到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与 2007年排放量的差最大 , 2007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较 2006年降低了很多 , 虽然 2011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较 2010年多一些 , 但自 2006年以来 , 整体呈递减趋势 , 即 自 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与年份负相关 , 故选 D. 答案 D (2) (2 015 浙江 ) 函数 f ( x ) x 1x ( x 且 x 0) 的图象可能为 ( ) 解析 f ( x ) ( x 1x )c os x , f ( x ) f ( 7、 x ) , f(x)为奇函数 , 排除 A, B; 当 x 时 , f(x) 0, 排除 . 答案 D 思维升华 排除法适应于定性型或不易直接求解的选择题 先根据某些条件在选项中找出明显与之矛盾的予以否定 , 再根据另一些条件在缩小选项的范围内找出矛盾 , 这样逐步筛选 , 直到得出正确的答案 . 跟踪演练 3 (1) 已知 f ( x ) 14si n(2 x ) ,则 f ( x ) 的图象是 ( ) 解析 f ( x ) 14 si n( 2 x ) 14 x , 故 f ( x ) (14 x ) 12 x si n x ,记 g ( x ) f ( x ) , 其定义域为 R ,且 8、 g ( x ) 12( x ) si n( x ) (12x si n x ) g ( x ) , 所以 g(x)为奇函数 , 所以排除 B, g ( x ) 12 x ,显然当 x (0 ,3) 时, g ( x )0 , a 2 a 1 a 3 ,故选项 C 正确; 解析 设等差数列 公差为 d, 若 , d d ( 2d, 由于 因而 故选项 若 d0, , , 若 x 2 x 2 , 1 x 由 由 x g(x)得 x 2, 1 x 2. 即 f ( x ) x 12274, x 2 , x 12294, 1 x 1 x 2 时,94 f ( x ) 0. 当 当 x2时 , f(x 9、)8. 当 x ( , 1) (2, )时 , 函数的值域为 (2, ). 当 x 1 , 2 时,函数的值域为 94 , 0 . 综上可知, f ( x ) 的值域为 94 , 0 (2 , ) . 答案 D 思维升华 数形结合法是依靠图形的直观性进行分析的 , 用这种方法解题比直接计算求解更能抓住问题的实质 , 并能迅速地得到结果 图象的性质 , 否则会因为错误的图形 、 图象得到错误的结论 . 跟踪演练 4 函数 f ( x ) 12| x 1| 2 x ( 2 x 4) 的所有零点之和等于 ( ) 析 由 f ( x ) 12| x 1| 2 x 0 , 得12| x 1| 2 x , 10、 令 g ( x ) 12| x 1| ( 2 x 4) , h ( x ) 2c x ( 2 x 4) , 又因为 g ( x ) 12| x 1|12x 1, 1 x 4 ,2x 1, 2 x f (x), 则有 ( ) 16f( 2 016)16f(0) 16f( 2 016)f(0), f(2 016)16f(0) 16f( 2 016)f(0), f(2 016)f (x), 并且 , 所以 g (x) f (0) ,f 2 016 e 2 016 g(0), g(2 016)f(0), f(2 016)0时 , (x) f(x) 0,则使得 f(x)0成立的 ) A.( , 1) 11、(0,1) B.( 1,0) (1, ) C.( , 1) ( 1,0) D.(0,1) (1, ) 解析 因为 f(x)(x R)为奇函数 , f( 1) 0, 所以 f(1) f( 1) 0. 则当 x 0 时, g ( x ) f x x x f x x 2 0 , 则 g(x)为偶函数 , 且 g(1) g( 1) 0. 故 g(x)在 (0, )上为减函数 , 在 ( , 0)上为增函数 . 所以在 (0, )上 , 当 0 x 1时 , g ( x ) g ( 1) 0 f x x 0 f ( x ) 0 ; g ( x ) g ( 1) 0 f x x 0 f ( x ) 0. 在 ( , 0)上 , 当 x 1时 , 综上 , 得使 f(x) 0成立的 , 1) (0,1),选 A. 答案 A (2)若四面体 即 给出下列五个命题: 四面体。高考数学二轮增分策略 第2篇第1讲《选择题的解法技巧》ppt课件
相关推荐
② 利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 用品红溶液鉴别。 三、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 NO2或 NO2与 N2(非 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可根据反应: 3NO2+ H2O= 2HNO3+ NO,利用气体 体积的变化差值进行计算. NO2和 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根据反应: 4NO2+ O2+ 2H2O= 4HNO3 当 V(NO2)∶ V(O2) NO和 O2同时通入水中时,此时的反应为: 4NO+
1、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2016年高考生物专题精解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1)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 过程 存活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结论:加热杀死的 含有某种促成 ”。 (2)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 过程 转化因子 结论: 才是使 即是转化因子 , 是遗传物质。 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1)噬菌体结构及增殖 外壳 S
变式训练: 如图 所示, AB⊥ BC 于点 B, BC⊥ CD于点 C,∠ 1=∠ 2,那么 EB∥ CF 吗。 为什么。 例 如图,已知 0040 , 1 14 0B ,那么AB∥ CD 成立吗。 请说明理由。 变式训练: 如图所示,若 ∠ 1+∠ 2=180176。 , ∠ 1=∠ 3, EF与 GH平行吗。 解: 为 ∠ 1+∠ 2=180176。 ( ) 所以 AB∥
(3)若∠ C=60176。 ,则∠ A=______176。 ,∠ B=______176。 ; (4)若∠ A=∠ B,则∠ A=______176。 ,∠ C=______176。 (二)学习过程: 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它是 _______图形。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 _______、底边上的 _______、底边上的 _______重合(也称“ _______”)
1、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2016年高考生物专题精解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反射和反射弧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2)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 , 产生 , 传导兴奋;兴奋在一个神经元内传导方向为: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依据是否有 参与 ,可将其划分为 (如:看到酸梅流口水 )和 (如
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编号) 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溶液的体积: 500mL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2 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 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 1)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步骤 ① ,② ,③ ,④ ,⑤。 ( 2)所需仪器为:容量瓶 (规格: )、托盘天平、还需要那些实验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请写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