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二轮增分策略 第4篇第1讲《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ppt课件内容摘要:
1、第四篇 回归教材,纠错例析,帮你减少高考失分点 要点回扣 易错警示 查缺补漏 栏目索引 要点回扣 问题 1 已知集合 A 1 , 3 , m , B 1 , m , A B A ,则 m 等于 ( ) A . 0 或 3 B . 0 或 3 C . 1 或 3 D . 1 或 3 无序性和互异性 , 在解决有关集合的问题时 , 尤其要注意元素的互异性 . B 一定要理解好集合的含义 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 x|y f(x) 函数的定义域; y|y f(x) 函数的值域; (x, y)|y f(x) 函数图象上的点集 . 问题 2 集合 A x|x y 1, B (x, y)|x y 1, 则A B 2、 _. B 时 , 你是否注意到 “ 极端 ” 情况: A 或 B ;同样在应用条件 A B BA B AA 不要忽略 A 的情况 . 问题 3 设集合 A x|5x 6 0, 集合 B x|1 0, 若 A B B, 则实数 _. 0 ,12 ,13 , 其子集 、 真子集 、 非空子集 、 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依次为 2n,2n 1,2n 1,2n 2. 问题 4 满足 1,2 M1,2,3,4,5的集合 _个 . 7 列举法常借助 描述法常借助数轴来运算 , 求解时要特别注意端点值 . 问题 5 已知全集 I R , 集合 A x | y 1 x , 集合 B x |0 x 2 , 则 ( 3、I A ) B 等于 ( ) A.1, ) B.(1, ) C.0, ) D.(0, ) C 6.“ 否命题 ” 是对原命题 “ 若 p, 则 q” 既否定其条件 , 又否定其结论;而 “ 命题 即:非 p, 只是否定命题 问题 6 已知实数 a、 b, 若 |a| |b| 0, 则 a _ _ _. 否命题:已知实数 a、 b, 若 |a| |b| 0, 则 a b; 命题的否定:已知实数 a、 b, 若 |a| |b| 0, 则 a b “ ” 是指 , 且 ;而 “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则是指 , 且 . 问题 7 设集合 M 1,2, N 则 “ a 1” 是 “ NM”的 _条件 4、. 充分不必要 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a, 的否定应该是 “ a, , 而不应该是 “ a, 常与补集思想联合应用 , 即体现了正难则反思想 . 问题 8 若存在 a 1,3, 使得不等式 (a 2)x 20成 立 , 则实数 _. 解析 不等式即 (x)a 2x 20, 设 f(a) (x)a 2x 2. 研究 “ 任意 a 1,3, 恒有 f(a) 0” . 则f 1 0 ,f 3 0 ,解得 x 1 ,23 . 则实数 x 的取值范围是 ( , 1 ) 23, . ( , 1 ) 23 , 易错点 1 忽视空集致误 易错警示 例 1 设集合 A x|4x 0, x R, B x|2( 5、a 1)x 1 0, a R, x R, 若 BA, 求实数 错因分析 集合 2(a 1)x 1 0的实数根所构成的集合 , 由 BA, 可知集合 中 ,在解题中容易忽视方程无解 , 即 B 的情况 , 导致漏解 . 解 因为 A 0, 4, 所以 B 当 B B 0, 4, 由此知 0和 4是方程 2(a 1)x 1 0的两个根 ,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 , 得 4 a 1 2 4 1 0 , 2 a 1 4 ,1 0 ,解得 a 1 ; 当 B B 0或 B 4, 并且 4(a 1)2 4(1) 0, 解得 a 1, 此时 B 0满足题意; 当 B 时 , 4(a 1)2 4(1) 0, 解得 6、 a 1. 综上所述 , 所求实数 a 1或 a 1. 易错点 2 忽视区间端点取舍 例 2 记 f ( x ) 2 x 3x 1的定义域为 A , g ( x ) ( x a 1) (2 a x ) ( a 1 ) 的定义域为 B . 若 B A ,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 错因分析 在求解含参数的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时 , 忽视对区间端点的检验 , 导致参数范围扩大或缩小 . 解 2 x 3x 1 0 , x 1x 1 0. x 1或 x 1, 即 A ( , 1) 1, ). 由 (x a 1)(2a x) 0, 得 (x a 1)(x 2a) 0. a 1, a 1 2a, B (2a 7、, a 1). BA, 2a 1或 a 1 1, 即 a 12 或 a 2 ,而 a 1 , 12 a 1 或 a 2. 故当 B A 时,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 2 12, 1 ) . 易错点 3 混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例 3 若 p: a R, |a| 1, q:关于 (a 1)x a 2 0的一个根大于零 , 另一个根小于零 , 但不满足 p,则 p是 ) 错因分析 解答本题易出现的错误是颠倒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 把充分条件当成必要条件而致误 . 解析 p: a R, |a|2 解析 B x|10, 条件 q: xa, 且 綈 则 _. 解析 由 2x 30可得 x1或 x 8、 3, “ 綈 等价于 “ q是 , 故 a 1. 1, ) 1 2 3 4 5 6 7 8 9 10 若 “ p q” 为真命题 , 则 p, “ 若 a b, 则 2a 2b 1” 的否命题为 “ 若 a b, 则2a 2b 1” ; “ x R , x 2 x 1 ” 的否定是 “ R , x 0 1 ” ; “ x 0 ” 是 “ x 1x 2 ” 的充要条件 . 其中正确的是 _.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若 “ p q” 为真命题 , 则 p, 所以 不正确; “ 若 a b, 则 2a 2b 1” 否命题为 “ 若 a b, 则 2a 2b 1” , 所以 正确; “ x R , x 2 x 1 ” 的否定是 “ x 0 R , x 20 x 0 1 ” ,所以 不正确; “ x 0 ” 是 “ x 1x 2 ” 的充要条件,所以 正确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高考数学二轮增分策略 第4篇第1讲《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ppt课件
相关推荐
他“乃有二十八骑”,而“汉骑追者数千人”。 师:战斗力量悬殊。 这时他对他的追随者说他这次肯定活不了,原文是什么呢。 生:“固决死”。 师:如果换成是你,面对这种几乎绝望的场面,你会怎么做。 生:拼,拼个鱼死网破,说不定还能有一线生机。 师:我们会说,来吧,来一次决战吧,反正战与不战都是死,战说不定还有一丝活路。 (板书:决战)但是项羽不这么说,他说什么呢。 生:愿为诸君快战。 师
1、等式 第四篇 回归教材,纠错例析,帮你减少高考失分点 要点回扣 易错警示 查缺补漏 栏目索引 要点回扣 1 . 已知前 n 项和 S n a 1 a 2 a 3 a n , 则 a n S 1 n 1 S n S n 1 n 2 . 由 S n 求 a n 时 , 易忽略 n 1 的情况 . 问题 1 已知数列 前 n 1, 则 _. 2 , n 12 n 1 , n 2( 3 )
联写野外远景,运用比喻手法,以“披絮帽(戴棉絮制成的帽子)”与“挂铜钲(挂铜盘)”分别比喻“岭上晴云”与“树头初日”。 第 三联写农家近景,运用拟人手法,在沐浴了一场春雨之后,“野桃”向着朝阳笑脸迎人,“溪柳”在春风里翩翩起舞。 出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迷人的晨景,穿山越岭,再往前行,才看到了桃花、竹篱等,这两联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 [诗文导读 ] 本诗主要写景,景中含情。 清晨
的性格,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第二学时 一、 研习第二段 重点字词积累 直 南 走 父 绐 败北 卒 决死 归纳一词多义 ( 1)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3)若属皆且为所虏 ( 4)亡国破家相随属 ( 5)屈平属草稿未定衡少善属文。 ( 6)属予作文以记之。 文言句式 然今卒困于此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骑能属者百余人 耳汉骑追者数千人 诵读该段 (
1、第四篇 回归教材,纠错例析,帮你减少高考失分点 要点回扣 易错警示 查缺补漏 栏目索引 要点回扣 主 )视图下面 , 长度与正 (主 )视图一样 , 侧 (左 )视图放在正 (主 )视图右面 , 高度与正 (主 )视图一样 , 宽度与俯视图一样 , 即 “ 长对正 , 高平齐 , 宽相等 ” 一定注意实线与虚线要分明 . 问题 1 如图 , 若一个几何体的正 (主 )视图 、 侧 (左
个意象内涵 3. 当雨水把莽莽大地 /译成青色的语言 四、 拓展阅读 体会现代诗意象奇特、语言奇妙的特点 1洛夫《午夜削梨》 那确是一只 触手冰凉的 闪着黄铜肤色的 梨 一刀剖开 它胸中 竟然藏有 一口好深好深的井 刀子跌落 我弯下身子去找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