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场磨刀技法指导 鉴赏诗歌的形象要力避两个失分点内容摘要:

1、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三年考点列阵 适用于全国卷 年份 选篇出处 体裁 题材 题型及 分值 考点分布 2015 残春旅舍 (韩 偓 ) 唐诗 羁旅 问答 (2题 ),共 11分 鉴赏表达技巧; 评价思想内容。 2014 含山店梦觉作 (韦庄 ) 宿渔家(郭震 ) 唐诗、宋诗 羁旅 问答 (2题共 11分 ), 鉴赏表达技巧; 评价思想内容。 一轮偏差与剖析 二轮对策与提升 栏目导引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年份 选篇出 处 体裁 题材 题型及 分值 考点分布 2013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 宋诗 咏物 问答 (2题 ),共 11分 鉴赏表达技巧; 评价思想内容。 年份 选篇出处 2、体裁 题材 题型及分 值 考点分布 命题规律与预测 (1)从体裁上看,以唐宋诗歌为主。 (2)从题材上看,考查的重点为羁旅、咏物等。 题型、分值稳定,一般设 2道问答 题 ,第 1道 5分 ,第 2道 6分 ,共 11分。 高频考点为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写景手法、抒情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和概括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16年二轮复习应以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为重点。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要力避两个失分点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温馨提示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 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艺术形象。 它包括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 3、。 它具有艺术感染力 , 具体生动并借以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 在一轮复习中 ,鉴赏诗歌的形象概括不准确、不用术语或术语使用不当,导致失分。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一轮偏差与剖析 二轮对策与提升 栏目导引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一、形象概括不准确 ( 2 0 1 5 黑龙江鸡西高 三检测 ) 阅读下面的诗歌 , 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山石榴花 注 白居易 一丛千朵压阑干 , 翦碎红绡却作团。 风袅舞腰香不尽 , 露销妆脸泪新干。 蔷薇带刺攀应懒 , 菡萏生泥玩亦难。 争及此花檐户下 , 任人采弄尽人看。 【 注 】 山石榴花,即杜鹃花。 一轮偏差与剖析 二轮对策与提升 栏目导引 第三章 古代 4、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山石榴花的哪些特点。 请简要概括。 (6分 ) 答:_ 茂盛热烈,姿态婀娜,香气浓郁,鲜艳娇美,平易淡泊。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如生命力旺盛、乐观、不惧逆境等 ) 一轮偏差与剖析 二轮对策与提升 栏目导引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现场阅卷 答案采样 我来阅卷 赋分: 4 分 依据:能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山石榴花的特点 ,个别地方不够准确 , 如“ 密集 , 花儿 大 ” 可以概括为 “ 茂盛 ”“ 生命力旺盛 ” 等。 一轮偏差与剖析 二轮对策与提升 栏目导引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 一丛千朵压阑干 , 翦碎红绡却作团 ” 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山石榴花的茂盛热烈; “ 5、风袅舞腰香 不尽 ,露销妆脸泪新干 ” 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山石榴花的姿态婀娜; “ 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 亦难 ” 运用反衬手法来写山石榴花的平易近人; “ 争及此花檐户下 , 任人采弄尽人看 ” 这里写的是山石榴花的品质平易淡泊。 一轮偏差与剖析 二轮对策与提升 栏目导引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二、不用术语或术语使用不当 ( 2 0 1 5 云南省丽江高三诊断 ) 阅读下面的诗歌 , 完成后面的问题。 苏幕遮 杨泽民 日烘晴 , 风却暑。 帘幕中间 , 紫燕呢喃语。 嫩竹新荷初沐雨。 曲槛幽轩 , 四面明窗举。 夏初临 , 春又去。 不愿封侯 , 只怕为羁旅。 溪上故人无恙否。 欲唱菱歌 , 发棹 6、归南浦。 一轮偏差与剖析 二轮对策与提升 栏目导引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词的上片主要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请简要分析。 (6分 ) 答:_ 太阳高照,晴空万里,雨后清凉的风退却了暑气,紫燕在帘幕中呢喃私语,雨后的嫩竹新荷非常清新,曲槛幽轩,窗明几净。 词人借助雨后初晴的景物,描绘出了一幅清幽的画面。 一轮偏差与剖析 二轮对策与提升 栏目导引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现场阅卷 答案采样 我来阅卷 赋分: 3 分 依据:对画面的概括尚可 , 但语言生硬 , 没有使用相关术语概括特点 , “ 清静 ” 不恰当 , 所以失分。 一轮偏差与剖析 二轮对策与提升 栏目导引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回答此题 , 7、 应从分析诗歌中有关句子所写的意象入手 , 词的第一句 写了太阳、风 , 第二句写了紫燕 , 第三句写了嫩竹、新荷 , 第四句写了曲槛、幽轩、明窗。 这些意象呈现出清幽的气氛。 答题时只要加以总结即可 , 但要注意的是 , 回答时要使用相关术语。 一轮偏差与剖析 二轮对策与提升 栏目导引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一、抓住关键词语 , 分析人物特点 一般来说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往往综合运用一些描写手法 , 如语言、动作、细节描写等。 所以鉴赏形象时要结合作者对人物的描写 , 概括人物的特点。 而抓住描绘人物言行情态及与人物相关的关键词语 , 揣摩诗人心理 , 概括形象特点更是一条捷径。 如鉴赏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8、 (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一轮偏差与剖析 二轮对策与提升 栏目导引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画眉深浅入时无。 ) ,第三句的 “ 问 ” 字含蓄而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应试前向主考官打听情况时忐忑不安的心理。 再如赏析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 ,抓住“ 诗卷 ”“ 纶巾鹤氅 ” 等对人物的描写,就能概括出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一轮偏差与剖析 二轮对策与提升 栏目导引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二、熟记常用术语 , 分析景物特点 方法一 记术语 , 9、 把握景物形象的特点 景物形象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理解诗歌的景物形象的特点时 , 考生要注意以下两点: 1 意象的色彩 ( 明艳、清丽、素雅、黑冷 等 )。 从意象的色彩去感受作者的情感。 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 “ 淡酒 ”“ 晚来风急 ”“ 满地黄花 ”“ 梧桐 ”“ 细雨 ”“ 黄昏 ” 等意象全是 “ 冷色调 ” , 给人一种凄清、悲苦、孤零零的感觉。 一轮偏差与剖析 二轮对策与提升 栏目导引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2 意象组合的 特点。 从意象的组合方式上去感受作者的情感。 动静组合 “ 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 莲动下渔舟 ” , 虚实组合 “ 春色满园 10、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 ” , 点面组合 “ 千山鸟飞绝 ,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 独钓寒江雪 ” 等。 一轮偏差与剖析 二轮对策与提升 栏目导引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方法二 记术语 , 分析意境 意境是诗词艺术美的集中表现 , 它是诗人强烈的主观思想感情与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相互契合 , 创造出来的一种形神兼备的艺 术境界,是探知诗人感情的重要途径。 在意境的创设上,有不同的风格,同时蕴含着不同的情感。 常用术语:孤寂冷清、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闲适、雄奇优美、生机勃勃 、肃杀荒凉、瑰丽雄壮、虚幻缥缈、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一轮偏差与剖析 二轮对策与提升 栏目导引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一轮偏差与剖析 二轮对策与提升 栏目导引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