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土木]西码头防波堤监理大纲内容摘要:

第八章 工程质量控制 一、施工准备期的质量控制措施 组织或参加图纸会审,参加设计交底会; 审查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国家的技术政策,充分考虑承包合同规定的条件、施工现场条件及法规条件的要求,突出“质量第一、安全第一”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具有针对性,承包单位是否了解 并掌握本工程的特点和难点,施工条件是否分析充分; 、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承包单位是否有能力执 二、质量控制要点 地基与基础工程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 、土工合成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监理单位见证取样。 、土工织物垫层拼幅缝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 、土工织物垫层铺设不得发生折叠和破损。 、土工织物的压稳措施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不得发生漂移。 、水下基槽开挖 、 基槽开挖至设计标高时, 应对土质进行核对。 槽底土质应满足设计要求。 、 基槽开挖的平面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断面尺寸不应小于设计规定。 、地基换砂 、砂的规格和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监理单位见证取样。 、 换砂的范围、厚度和密实的范围应满足设计要求,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地基换砂振冲后的标准贯入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监理单位见证检测。 、水下施工前应检查基槽断面,发现明显变化应进行处理,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水下基床抛石 、石料的规格和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监理单位见 证取样并按规定抽样平行检验。 、抛石前应对基槽断面、标高及回淤沉积物进行检查。 基 槽内含水率小于 150%或重度大于 ,监理单位按施工段全数检查。 、水下基床重锤夯实与爆炸夯实 、夯锤的重量、落距和夯实冲击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和现行行业标准《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 290)的有关规定。 、 夯实的方法和遍数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 290)的有关规定,并应满足试夯所确定的施工参数。 、 基床夯实验收复打一夯次的平均沉降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 当采用原夯锤、原夯击能复打一夯次验收时,其沉降量的平均值,码头基床不应大于 30mm,孤立墩基础不应大于 50mm。 、 对离岸式码头,当采用定点复夯验收时,选点数量不应少于 20点,并应均匀分布在基床上,其平均沉降量不应大于 50mm。 、 基床顶部补抛块石后的补夯应满足技术处理方案要求。 、水下基床整平 、整平的范围和方法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 290)的有关规定。 、 基床顶面的坡度应满足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 、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要点: 、采用“双控标准”,即进尺和取样对孔底时候进入中风化岩层进行确认,中风化进尺一般≤ 10cm/h; 、灌注桩所用原材料和水下混凝土配合比,所用的钢筋品种、制作和安装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钻头直径应等于桩的设计直径,桩的充盈系数不得小于 1,也不易大于 ,对灌注桩进行小应变监测,检测率 100%; 、桩孔的直径和入岩深度必须符 合设计要求,清孔后的孔底沉渣严禁大于 50mm; 、钻孔灌注桩的各工序应连续施工,第二次清孔在钢筋笼放入孔内后进行,并在清孔结束半小时内灌注混凝土; 、混凝土必须连续灌注,严禁有夹层和断桩; 、钢筋笼的制作和吊运应防止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吊放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同时防止灌注混凝土时上浮; 、导管埋深宜大于 2m,严禁导管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提出混凝土面,并按要求进行坍塌度测定。 、砼的配合比、坍落度应严格执行批准的配合比通知单,施工过程应做好详细记录,每个桩留置试 块两组。 到龄期后,灌注桩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测。 、护壁泥浆的选择应根据地质情况,孔位、钻机性能和泥浆材料条件等确定。 堤身结构工程 、堤 身 抛 填 、石料或块体的规格和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垫层石抛理后堤身断面的平均轮廓线不得小于设计断面,坡面坡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垫层石或护面石之间应接触紧密,其最大缝宽处不应大于堤心石或垫层的粒径。 、压脚棱体抛石断面的平均轮廓线不应小于设计断面,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护坦抛石 表面应平整,标高应满足设计要求。 、水下爆炸挤淤抛石 、石料的规格和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抛填及爆炸施工的程序和爆炸参数应满足设计要求和经试验段施工所确定的施工参数。 、堤身两侧淤泥包的清除应满足护坦或抛石棱体施工的要求。 、土工织物充填袋筑堤 、充填袋所用土工织物的品种、规格和技术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JTJ 239)的有关规定。 、充填料的土质及颗粒级配应满足设计要求。 、堤心的断面应满足设计要求、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充填袋砌筑方式应满足设计要求。 充填袋不得有破损。 、堤身构件安装 、构件的型号和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构件安装前应对基床进行检查,基床面不得有回淤沉积层。 、沉箱和半圆体等空心构件安装合格后应及时进行箱格内回填。 回填过程中不得砸坏构件棱角。 护面结构工程 、大块石护面 、石料的规格和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块石护面层的平均厚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坡面 坡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护面块体安放 、扭工字块、扭王字块、四脚锥安放方式应满足设计要求,定点定量不规则安放时,不得有漏放和过大隆起。 、扭工字块、扭王字块、四脚锥安放数量偏差应控制在 5%以内。 、扭工字块规则安放时,应使垂直杆件安放在坡面下面,并压在前排的横杆上,横杆置于垫层块石上,腰杆跨在相邻块的横杆上。 、四脚空心块和栅栏板应安放稳固、平顺。 当需用二片石支垫时,支垫的脚数不得超过 2处,且每处只能支垫 1层片石。 、模袋混凝土护面 、土工织物模袋的型号、规格和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 、坡顶、坡底和侧翼的处理应满足设计要求。 、有滤点的模袋,滤点的数量、留置位置和处理应满足设计要求。 、干砌与浆砌石护面 、石料的质量与规格应满足设计要求,监理单位见证取样。 、 砌石护坡的组砌型式应满足设计要求。 干砌块石应相互错缝、坐实挤紧,不得有松动、叠砌和浮塞。 浆砌块石应相互错缝,灰缝应饱满、均匀。 、 砌筑砂浆试块抗压强度的平均值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其中最低一组试块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设计 强度的 75%。 、砌石护坡的厚度和坡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干砌护坡砌缝最大宽度不宜大于 30mm,三角缝最大宽不宜大于 70mm,通缝长度不宜大于 1000mm;浆砌护坡砌缝最大宽度不宜大于 40mm,三角缝最大宽不宜大于 80mm,通缝长度不宜大于 1000mm。 、沉降缝的位置、泄水孔的数量及坡向应满足设计要求,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堤顶结构工程 、现浇混凝土胸墙与防浪墙 、浆砌石胸墙与防浪墙 、石料的质量与规格应满足设计要求,监理单位见证取样 检验。 、 组砌型式应满足设计要求。 浆砌石砌筑砂浆应饱满,干砌石应坐实挤紧。 、 勾缝应密实、牢固,线条应清晰。 、沉降缝的位置、缝宽和填缝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 、泄水孔的设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现浇砼质量控制要点: 、对钢筋砼结构使用的钢筋、水泥、块石、砂、碎石等材料严格按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和施工规范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工程使用的原材料和现场制作的混凝土块体必须执行见证取样送样制度,见证人员也应具有岗位证书; 、加 强监理平行检验手段,通过监理自备或委托的检测设备及时准确地掌握进场材料质量情况; 、委托有资质的试验检测单位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现场挂牌施工,标明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便于监督、检查; 、委托专业计量认证单位对现场搅拌站的计量用具实施标定; 、砼浇注前应对钢筋、模板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方可浇注砼。 、混凝土浇注应振捣密实,不得出现空洞、夹渣和连贯性气泡,定期对模板进行检查,纠正模板的变形和尺寸不足等问题; 、施工单位应在现场建立混凝土标准养护池,并作好混凝土养护措施。 、码头的第一排横梁在低水位以下侯潮施工,模板应牢固可靠,施工中应加强组织,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现浇轨道梁,应严格控制中心线位置及顶面高程,砼应自下而上浇筑。 轨道的螺栓定位十分重要,要根据设计图纸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 三、质量事故的处理 质量事故处理方式 在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或完工以后,现场监理人员如发现工程项目存在技术规范所不容许的缺陷,应根据缺陷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按如下方式处理: 、当因施工而引起的质量事故发生萌芽在状态时,及时发出警告信息,并要求承包商立刻更换不合格的 材料、设备或不称职的施工人员,或要求立刻改变不正确的施工方法及操作工艺。 、当因施工而引起的质量事故正在出现时,应立即向施工单位发出《监理工程师通知》(先口头后书面),要求其对质量事故进行补救处理,并采取足以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后,填报《监理通知回复单》报监理单位; 、当因施工而引起的质量事故发生在某道工序或分项工程完工以后,而且质量事 故的存在将对下道工序或分项工程产生影响时,拒绝检查验收或工程计量,并要求进行施工单位返工处理,监理工程师对其补救方案进行确认,跟踪处理过程,对处理结果进 行验收,否则不同意进行下道工序或分项工程施工; 、在交工使用后的保修期内,发现施工质量事故时,监理工程师要及时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指令施工单位进行修补、加固或返工处理。 质量事故的判定方法: 、首先是凭经验进行目测检查,而且目测的结论能被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所接受。 、如果现场监理人员无法以目测对质量事故作出准确的判断,或目测的判断不能使承包商施工人员所接受,立即通知材料、测量或试验等有关专业监理人员并会同施工单位的自检及试验人员,进行实际的检验测试,并依据检测结果作为认定质量事 故存在与否的依据。 、当质量事故被认定,而且质量事故严重程度将影响工程安全时,通过总监理工程师或业主邀请设计单位进行现场诊断或验算,以决定采取处理措施。 、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 、当发生工程质量事故时,监理工程师首先应判断其严重程度; 、当质量事故的存在影响下道工序或分项工程的质量时,监理工程师应签发《工程暂停令》,指令施工单位暂停有关施工,保护现场,写出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施工单位写出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后,由监理工程师审核、分析,确认质量事故产生的原因; 、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案; 、指令施工单位按既定的处理方案实施并进行跟踪检查; 、质量事故处理完毕后,监理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对处理结果进行严格检查、鉴定和验收,写出质量事故处理报告。 四、 投入本工程检测仪器、设备汇总表 工程名称:舟山市西码头渔港小园山西防波堤工程 序号 设备、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使用情况 投入时间 备注 1 全站仪 TS602 1 100台时 第一个月 2 水准仪 S3 1 160台时 第一个月 3 电脑 LGHKC 2 50台时 第一个月 4 打印机 HPP1008 2 50台时 第一个月 5 复印机 DF502 1 全新 第一个月 6 数码相机 1 全新 第一个月 7 电动自行车 绿迪 2 全新 第一个月 8 水灰比测定仪 1 全新 第一个月 9 坍落度筒 100 200300 1 全新 第一个月 10 水砣 1 全新 第一个月 11 钢卷尺 200M 1 全新 第一个月 12 钢卷尺 5M 7 全新 第一个月 第九章 工程进度控制 一 、进度控制措施 按动态管理的原则采取组织、技术、合同、经济和信息管理的措施对工程的进度实施监控,确保总工期和合同要求的其他工期目标。 组织措施 、落实项目监理部进度控制任务,确定进度协调工作制度,建立反映工程进度的台帐; 、按单位工程划分进度控制项目,建立组织编码体系,实行微机化管理; 、建立进度计划审核制度; 、建立会议协调制度; 、建立工程变更管理制度。 技术措施 、审核承包方提交的施工进度计划; 、在进度分析中应充分考虑本工程的特点,以综合分析进度完成 的可行性,审查承包方投入人员的素质和机具的能力,是否适应工程项目的实际条件和施工进度的要求; 、采用横道图或网络计划技术,结合计算机的应用,对工程进度实施动态控制。 经济措施 、及时对有关进度计划、工程量清单进行签认,通过工程进度预付款和支付工程进度款等支付手段,保证工程进度; 、对有可能影响总进度计划的因素,监理还应提请业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工期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