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讲评内容摘要:
1、25. ( 25分) ( 1) 十月革命,建立了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对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 2分) 苏联措施: 与中国签订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成立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 2点 4分) 美国措施: 主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关贸总协定。 (任意 2点 4分) ( 2)表现: 冷战双方队伍扩大; 冷战突破了欧洲的范围,向亚洲和拉丁美洲扩展; 美国把禁运和制裁作为手段; 冷战国内化趋势加强。 (任意 3点 6分) ( 3)两种观点: 亨廷顿认为 导致世界冲突的根源是文明的差异。 作者认为 导致世界冲突的根源是国家利益。 ( 4分) 实质: 遏制潜 2、在对手,维护美国霸主地位。 ( 2分) 论证: 冷战结束后,为维护本国利益,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 美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主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这都证明了国家利益是冲突的主要因素。 ( 3分) 26.【评分标准】( 12分) 一等 (12 10分 ): 紧扣评论对象,概念清晰,观点明确; 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 (9: 能够结合评论对象,概念较清晰,观点较明确; 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 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 (4 0分 ): 偏离评论对象,概念混乱,观点不明确; 未引用史实; 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参考答案 3、】提供一种答案 表态: 我同意“封建”与“专制”两个概念是不相兼容的观点。 ( 2分) 第一, “封建”的本义是分封,即统治权的分散。 “专制”的本义是权力高度集中,一人独断。 ( 4分) 第二, 周朝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周天子分封的诸侯王的职位是世袭的,在自己的领地内完全独立自主。 贵族享有的种种世袭特权,周王不能随意取消。 这也是数百年后周朝统治瓦解的重要原因。 ( 3分) 【参考答案】提供一种答案 第三, 秦至清,皇帝一人大权独揽,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 皇帝(或朝庭、中央)任命的职业官僚取代了以前的世袭官僚,中央牢牢控制各部门和地方。 为维系专制统治,中央政府不断分散和削弱地方 4、权力,使地方越来越缺乏自主性。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完全不同于周朝时周天子与地主诸侯王的关系。 ( 3分) 所以,“封建专制”这一词是荒谬的。 26、评述观点类题型:高考 41题最主要题型之一 1、概括观点,表明立场: 2分 2、论证观点: 概念清晰,史论结合。 ( 4分 +6分)。 3、升华: 扣住材料和观点进行总结。 答题套路: 概括观点 +表明立场 +史论结合论证观点 +升华理论 观点明确,史实正确,论证充分。 例 1 2011第 41题“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例 2 2012第 41题“冲击反应模式”。 一般评述题的评价标准: 观点层次: 观点明确或准确; 史实层次: 能结合材料或利用史实,没有史实错误; 论证层次: 多角度论证;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文字层次: 历史名词与历史术语等表达准确;普通叙述没有错别字。 平时做题注意: 提出观点 据意识)学理论、史学方法的运用) 27 15分 【解析】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赋税改革)。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答案: ( 1)土地兼并严重,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化,国家财政紧张。 ( 6分) ( 2)简化了税制,扩大了纳税面;朝廷收入增加;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 ( 9分)。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讲评
相关推荐
( 5) 核查关键岗位施工人员的上岗资格;检查、监督工程现场的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 ( 6) 检查承包人的施工日志和试验室记录; ( 7) 核实承包人质量评定的相关原始记录; ( 8) 担任旁站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报告 ; ( 9) 做好监理日记和有关的监理记录 ; 5. 安全监理 员 职责 ( 1)
1、专题三 小说探究切忌遗漏要点和层次交叉 第四章 小说阅读 温馨提示 近几年高考试题 , 小说考查的探究题的类型主 要有这样几类: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类探究、标题意蕴类探究、情节类探究、人物形象类探究、艺术特点类探究、选择综合类探究。 在一轮复习中 , 考生做小说探究题时往往遗漏要点、层次交叉 , 导致失分。 第四章 小说阅读 一轮偏差与剖析 二轮对策与提升 栏目导引 第四章 小说阅读 一
1、一单元 现代散文阅读 课 序 题 目 作 者 学 习 目 标 1 荷塘月色 朱自清 1 . 把握作者的情感基调和文章的行文思路。 2 . 鉴赏文章的写景之美 , 品味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的语言。 2 故都的秋 郁达夫 1 . 把握文中的景物特点 ,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深深眷恋的情感。 2 . 了解散文 “ 形散而神不散 ” 的特点 , 掌握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3 囚绿记 陆 蠡 1
1、专题二 人物形象特点分析或概括力戒不准、不全 第四章 小说阅读 温馨提示 人物是小说艺术的表现中心。 小说家总是把自 己的艺术视觉和艺术重心放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 鉴赏小 说 ,离不开对人物形象的鉴赏。 对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或概括不准确、不全面,是考生小说阅读普遍存在的问题。 虽说“ 不准确 ” 与 “ 不全面 ” 有共同的原因,但其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第四章 小说阅读
1、专题五 图文转换四个不可忽略 第六章 语言文字运用 温馨提示 图文转换题成为近年来课标全国卷的新宠。 它 一般为第 17题 , 分值一般为 6分。 图文转换题 , 表面看来是“ 看图说话 ” , 实际上 , 它综合了 “ 简明、连贯、得体 , 准 确、鲜明、生动”“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 ,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解答图文转换题
1、 离 骚 首 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三闾庙 唐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 , 屈子怨何深 ! 日暮秋风起 , 萧萧枫树林。 注 : 三闾庙 : 奉祀春秋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庙宇 ,据清一统志记载 , 庙在长沙府湘阴县北六十里 ( 今汨罗市境 )。 赏析 全诗以 “ 怨 ” 字为魂 ,围绕 “ 怨 ”字 ,抒发对屈原其人其事的感怀。 诗以沅湘开头 ,既是即景起兴 ,又是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