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九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内容摘要:
生示范朗读,另一学生翻译 这段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了什么道理。 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指出一个人老犯错误,就能促使他改正错误,思路阻塞不通, 就能促使他猛然省悟,自己的不足。 一个国家,如果内无坚守法度的世族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无足以与之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入侵,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 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是本文主旨所在。 五、归纳总结 本文的论证方法。 (特殊论据 —— 一般论据 —— 中心论点。 ) 本文写作特点。 (正反对比论证,排比手法。 ) 六、布置作业 『新课程教育网』 @版权所有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 )于畎亩( )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 )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 故于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 )性,曾( )益其所不能。 1.“大任”指什么。 “是人”指哪种人。 2.用横线标出“是人”需要经受哪些磨炼。 3.通过这些磨炼能带来什么好处。 (用原文回答) 『新课程教育网』 @版权所有@ 4.概括本段主要内容。 5.翻译下面的句子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新人教版语文九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相关推荐
1、元知能整合 考点内引外联 写作步步推进 考点直击 真题演练 把握文章的结构思路 考试大纲对论述类文章的阅读 ,要求能 “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 文章的结构 ,实际是文章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的组合关系。 分析文章的结构 ,实际是要求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 ,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 不过 ,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往往是两者并提的
1、元知能整合 考点内引外联 写作步步推进 考点直击 真题演练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试大纲规定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实质就是依据上下文 (语境 )来判定常见实词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 B,它是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内容。 高考文言文阅读对文言实词的考查 ,命题形式十分灵活 ,主要有以下几种考查方式 : 判别对所选的几个词语解释的正误 ; 对某个词语作出多种解释
读。 词曲的朗诵和背诵是认识意象、感悟意境的有效方法。 4. 学法指导:教师点拨,学生勤于思考,自主鉴赏。 教学方案 一、 激情导入: “一切景语皆情语”,大自然的万物在作家笔下都是一首浪漫 的歌、一首美丽的诗。 团圆之中秋佳节、浩瀚深蓝天空中那轮明 月本就牵动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怀。 赏月玩月便成了人们久谈不衰 的话题,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时喜中 秋。 为何人们独独钟情 于中秋赏月呢。
1、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解疑合探 重难释疑 课时作业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氢原子 原子或原子团 化合物特殊性质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毕生追求的 “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在你看来它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什么不同。 “”进亦忧,退亦忧”中的 “进”指什么。 “退” 又 指什么。 从中可以看出 “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一种境界。 讨论一下《五柳先生传》是不是作者的自传。 你认为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用自己的话评价) 六、拓展迁移 (一)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 ”对此你是怎 么看的。 七、达标测试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每有 会.意: ②造饮辄.尽: ③环堵 萧.然.: ④ 晏.如也: ⑤不 戚戚. .于贫贱: ⑥不 汲汲. .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