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内容摘要:

1、成才之路 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必修 2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八单元 单元总结 第八单元 合的概念 知 识 图 解 专 题 归 纳 知 识 图 解 专 题 归 纳 一 、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过程 时间阶段 特征 表现 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 60年代末 形成美国独霸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占绝对优势,它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以及“ 马歇尔计划 ” 等确立了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20世纪 70年代 向多极化方向转变 20世纪 70年代,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欧共体、日本等多个力量中心出现; 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国际新秩序 时间阶段 2、 特征 表现 20世纪 80年代 多极化趋势加强,区域集团化步伐加快 中国经济改革取得巨大成就;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日本经济发展迅速,推动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 在东南亚、中东、拉丁美洲和非洲出现了一大批各种层次的区域集团化组织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进入一个新阶段 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趋势在迅速增强; 新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发展迅速 理性思考: 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经济局势的四大特点: 美国对国际经济的控制能力削弱; 经济多极化和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 不公正 、 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 知识经济兴起。 二 、 经济 3、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 阻碍因素及应对措施 1 发展历程 基本过程 时间 推动因素 主要表现 世界市场 雏形出现 15、 16世 纪之交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 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 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19世纪 中期 工业革命;商品输出 英国成为 “世界工厂 ” 世界市场 最终形成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 整体世界形成 基本过程 时间 推动因素 主要表现 以美国为 主导的资 本主义世 界经济体 系形成 二战后 初期 1929 1933年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世界货币体系 )和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 )形成 经济 全球化 4、20世纪 90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市场机制 区域性经济组织;世贸组织;市场经济体制 阻碍 因素 西方国家凭借优势影响着国际经济 “ 游戏规则 ” 的制定,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严重影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频繁的战争和核武器试验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应对 措施 建立公正的国际贸易秩序,保护发展中国家和弱小国家的利益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地区性合作 发达国家必须放弃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进一步开放市场,取消贸易壁垒 世界不同文明和不同发展模式应互相交流和借鉴,扩大合作,保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