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内容摘要:

1、成才之路 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必修 2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六单元 第十九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六单元 目 标 导 航 2 自 主 预 习 3 课 堂 探 究 4 随 堂 练 习 5 高 考 演 练 6 课后强化作业 7 情 景 导 入 1 情 景 导 入 德国投降后,英国于 19 45 年 7月 5 日进行了大选。 战时首相丘吉尔领导英国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大家都认为他会毫无疑问地当选首相。 然而结果却出入意料,工党领袖艾德礼当选。 为什么在英国大选中,丘吉尔惨败,而工党的艾德礼获胜了呢。 英国民众是不是有点过河拆桥。 其实不然。 因为当时二战刚刚结 2、束,人民渴望和平,但丘吉尔的政治主张仍显得有些 “ 好战 ” ,已经不符合当时英国民众的意愿,不适合时代的潮流。 而工党提出的建设 “ 福利国家 ” 的目标和承诺给每位公民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 , 对战后一贫如洗的英国社会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那么 , 你知道欧洲的福利制度有什么特点吗。 你又是如何看待这种福利国家制度的。 目 标 导 航 课标要求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 , 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时空坐标 自 主 预 习 一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 从二战结束到 20世纪 70年代初 (1)经济理论:盛行 _。 (2)主要特征:普遍奉行国家的干预经济政策 , 3、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3)影响:出现经济发展的 “ _”。 凯恩斯主义 黄金时期 2 20世纪 70年代以后 (1)概况:出现了 “ _” 现象 , 通货膨胀严重。 (2)主要特征:各国进行调整 , 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影响:英美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 、 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 “ _”。 滞胀 混合经济 规律总结: 其一 , 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 , 还是后来的 “ 混合经济 ” , 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 不可能超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 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私有制 、 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和改变基本的不平等分配关系。 4、正是因为这种调节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所以它尽管有用 , 但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其二 , 教材中提到的 “ 国有 ”经济和 “ 公有制 ” 有着本质的区别 , 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国有经济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进行的一种调整。 它不仅没有改变私有制 , 反而巩固了私有制。 二 、 建立 “ 福利国家 ” 1 目的和含义 (1)目的:缩小 _, 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含义:国家运用 _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 , 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 , 保障其经济安全 , 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2 内容: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 5、务 、 养老 、 住房 、 _、 教育等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 贫富差距 社会保障 失业保险 3 发展历程 4 认识 (1)特点:覆盖面广 , 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 资金大多由政府出资或社会捐助。 (2)实质:福利制度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 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反映。 (3)影响:一方面使穷人受惠 , 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特别提示: 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的重要手段 , 本质上仍然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同时福利政策也意味着政府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三 、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 “ 新经济 ” 的出现 1 第三产业的兴起 (1)条件 科学技术 6、的进步。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等。 (2)表现:增长快 、 比重大 、 人数多。 (3)与传统产业的关系:第三产业的繁荣是第一 、 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反过来以其新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的工业和农业 , 促进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4)影响 提高了工业 、 农业的经济竞争力。 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 , 增加了就业 , 扩大了市场 , 改善了 _。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 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资源配置 2 “ 新经济 ” 的出现 (1)出现: 20世纪 90年代 , 美国。 (2)动力: _和经济全球化浪 7、潮。 (3)特点 经济全球化为背景。 _为基础。 信息技术为主导。 (4)影响:从 20世纪 90年代开始 , 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 10年的持续增长。 信息技术革命 知识经济 图示记忆: 课 堂 探 究 一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19世纪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 发端于罗斯福新政 , 二战后广泛发展和应用 【 探究问题 】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 探究素材 】 材料一 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的深刻根源是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 私人垄断已难以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 迫使国家不得不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 调节 8、社会经济的运行。 材料二 “ 二战 ” 中 , 交战双方为了战争的需要 , 国家往往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 , 对社会物质财富实行特殊调配政策。 材料三 20世纪 60年代以来 , 为最大限度地维持国家经济的安全发展 , 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 资本主义国家都注意制定国民经济的计划和经济发展目标 , 并采取了诸如国家采购 、 社会福利 、 出口信贷和出口津贴等种种反危机措施。 材料四 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证明 , 仅靠私人垄断和自发市场机制已无法缓解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 , 只有国家才能充当调和矛盾挽救危机的 “ 救世主 ”。 【 探究思路 】 由材料一中 “ 私人垄断已难以适应资 9、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 得出结论 (1);由材料二中 “ 为了战争的需要 , 国家往往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 ” 得出结论 (2);由材料三中 “ 维持国家经济的安全发展 ”“ 反危机措施 ” 得出结论 (3);由材料四中 “ 罗斯福新政证明 ” 得出结论(4)。 【 探究结论 】 (1)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 二战 ” 的特殊作用。 (3)预防经济危机的需要。 (4)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 二 、 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 当 代 资 本 主 义 共同 特征 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主 要 经 济 模 式 美国:由国家大规模干预到 10、“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 英国:混合市场经济,趋向是 “ 多市场、少政府 ” 法国:计划指导型模式,有明确的经济发展计划 联邦德国:介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 “ 社会市场经济 ” 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政府掌握决策权 新变 化 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西方福利国家在二战后得到发展; 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三产业得到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实质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到现在为止 , 发端于罗斯福新政的现代资本主义较之传统资本主义正在发生着一些新变化。 下面对 “ 新变化 ” 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 国家对经济实行系统调控和干 11、预 B 政府成为各项事务的直接管理者 C 西方主要国家建立起 “ 福利国家 ” D 新经济出现 , 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 【解 析】 政府成为各项事务的直接管理者过分夸大了政府的职能 B 由上面图示可知正确答案为 B 项。 【答案】 B 三 、 全面认识 “ 福利国家 ” 制度 1 形成原因: 20世纪 20年代末 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 暴露出资本主义的弊端 , 因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的社会危机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2 确立: 虽然 “ 福利国家 ” 名称由来很早 , 但现代福利国家制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 , 各资本主义国家面临国家重建问题时才真正确立的。 3 辩证 12、评价: (1)福利国家制度实质上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 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 它促进了社会平等 , 缩小了贫富差距 , 杜绝了因贫困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 , 展示了西方民主的价值和普遍的社会关怀。 (2)福利国家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 它培植社会惰性 , 降低社会发展效率 , 并成为国家的沉重财政负担 , 进而引发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 政府在试图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时 , 一定要从社会公正角度出发 , 在建立有效的福利国家制度的同时 , 必须兼顾公平和效率 , 这样才能趋利避害。 二战后 , 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 , “ 福利国家 ” 的发展日趋完备。 13、对此 , 20世纪 80年代 ,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 , 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对此话的准确理解应是 ( ) A 社会福利政策不利于社会稳定 B 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太高 C 福利政策存在弊端 , 需要调整 D 福利政策减少了社会消费 【 解析 】 解题的关键是对西方国家的福利政策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结合教材知识可知 , 福利政策使国家的财政支出扩大 , 造成财政赤字 , 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A、 所以需要对福利政策进行一定的调整。 故答案选 【 答案 】 C 随 堂 练 习 一 、 选择题 1 (2015昆明高一检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 美国进入 14、经济发展的 “ 黄金时期 ”。 其主要原因是 ( ) A 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 战争的良性刺激作用 D 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 解析: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 20世纪 70年代初期 ,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 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 出现了经济发展的“ 黄金时期 ”。 答案: B 2 (2015河南学业水平测试 )下表是 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 (%)分布表 , 该表体现的最主要信息是 ( ) B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出现 行业 国家 邮政 电话 煤炭 工业 铁路 运输 航空 运输 英国 100 100 100 100 75 法国 100 100 100 100 75 联邦德国 100 75 50 100 100 美国 100 25 私有 25 私有 C 福利政策的出现 D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 , 国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指导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 出于医治战争创伤 、 振兴经济 、 维持稳定的需要 , 许多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积极推进“ 国有化 ” 运动。 这部分企业经常担负着国家进行宏观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