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内容摘要:

1、成才之路 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必修 2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六单元 开篇导读 右边的漫画是以 1929年 10月 24日 ,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出现黑色星期四为背景创作的 , 它比较形象地反映了经济危机来临时的景象。 在 1929 1933年 , 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 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 , 有人甚至惊呼“ 资本主义已经到了尽头 ”。 那么 , 这场危机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各国是如何渡过经济危机的。 危机过后 , 资本主义制度又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呢。 本单元我们就将探究这些问题 , 一起来解开心中的疑惑。 读图 2、探新 单元综述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 1929 1933年经济危机 、 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三部分内容 , 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会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和变化的特点。 1 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激化 , 导致了 1929 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这场经济危机波及范围广 , 持续时间长 , 破坏性大;它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 , 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2 为摆脱危机 , 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 ,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新政不仅使美国摆脱了危机 , 而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 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3 从二战结束 3、至今的几十年里 , 资本主义各国都经历过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和经济 “ 滞胀 ”。 以国家干预经济 、 福利国家 、 第三产业的发展及知识经济的形成为标志 , 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新变化。 第十七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六单元 目 标 导 航 2 自 主 预 习 3 课 堂 探 究 4 随 堂 练 习 5 高 考 演 练 6 课后强化作业 7 情 景 导 入 1 情 景 导 入 右图是 1927年出现在德国报刊上的一幅漫画 , 它形象地描述了当时德国的形势:少数富人高高在上 , 吃喝享乐 , 根本不理睬下面连饭都吃不上的广大穷人的死活。 但在富人们的脚下就是深深的悬崖 ,他们随时 4、都有摔下去的危险。 这幅漫画不仅反映了德国贫富悬殊的情况 , 也反映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类似情况。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 这幅漫画其实已经对 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做出了某种预言。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经济危机爆发的呢。 它的爆发对世界又产生了什么样的深远影响。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究本课的内容吧。 目 标 导 航 课标要求 了解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特点和影响 ,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时空坐标 自 主 预 习 一 、 虚假 “ 繁荣 ” 的幻灭 1 “ 繁荣 ” : 又称 “ 柯立芝繁荣 ” (1)时间: 20世纪 20年代。 (2 5、)表现 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 _, 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美国的汽车工业 、 电器业和 _等工业部门显示出蓬勃生机。 债权国 建筑业 2 虚假:即危机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 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直接原因:供需矛盾即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国民贫富差距扩大 , 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毫无顾忌的 _和银行贷款 , 烘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 股票等投机活动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分期付款 3 幻灭:即危机的发生 (1)时间: _年。 (2)标志:纽约股市狂跌 、 “ 黑色星期四 ” (10月 24日 )。 (3 6、)表现:银行倒闭 、 企业破产;市场萧条 、 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 、 生活水平骤降; (农产品 )价格下跌 、 农民收入锐减等。 规律总结: 把握危机爆发的原因时注意区分主要原因 、 直接原因 、 根本原因等。 消费与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主要原因;过分投机股票市场是直接原因;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根本原因。 1929 二 、 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1 特点 (1)范围广:从美国开始 , 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时间长:从 1929年开始 , 直到 _年。 (3)破坏性大:危机期间 , 资本主义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 , 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 1933 7、2 影响 (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 _, 示威游行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法西斯分子乘机制造事端 , 社会动荡不安。 (2)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 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 , 矛盾日益尖锐。 (3)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 , 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社会危机 知识拓展: 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能从美国迅速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原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早已形成 , 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对美国经济有很大的依赖性。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普遍存在。 三 、 “ 自由放任 ” 政策的失败 1 指导思 8、想: 固守传统的 “ _” 政策。 2 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1)固守 “ 自由放任 ” 政策 , 反对政府的直接干预。 (2)被迫采取一些措施 , 如实行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 、 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的政策。 3 最终结果 (1)危机非但没有克服 , 反而不断恶化 , 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 社会动荡不已。 (2)举国上下怨声载道 , 期盼出现新的强力政府 , 采取有效政策 , 迅速克服危机。 自由放任 图示记忆: 课 堂 探 究 一 、 探究问题: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 探究素材 】 材料一 20世纪 20年代 , 美国经济处于繁荣时期 , 财 9、富集中在少数人和大企业手中 , 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1929年 , 占美国人口 1%的富人拥有的财富超过美国全部国民财富的三分之一。 材料二 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 “ 一美元首付 , 一美元月供。 ” 据统计 , 1924 1929年 , 分期付款销售额从 20亿美元增加到 35亿美元。 那时 , 农民贷款购买土地 、 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 、 收音机 、 洗衣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 1926年约有 70%的汽车 , 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 材料三 据统计 , 在 1929年 , 超过 150万人在美国 29家股票交易所拥有账户。 在 接近 当年 , 一些股票价 10、格是其实际收益的 50倍。 本来 , 股票市场的繁荣只能依靠资本收益的提高 , 而现在股票本身却成了交易的形式 , 所以依靠投机支持的股票市场很快达到其能发展的极限而走向崩溃。 【 探究思路 】 由材料一可得出结论 (1);由材料二中“ 1924 1929年 , 分期付款 35亿美元 ” 等信息并结合材料一可得出结论 (2);由材料三得出结论 (3)。 【 探究结论 】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存在 , 国民贫富差距拉大。 (2)主要原因:社会供需 (产销 )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分期付款 、 银行信贷 , 资本家盲目扩大再生产。 (3)直接原因:股票市场崩溃。 二 、 综 11、合分析法认识 “ 自由放任 ” 政策 1 含义 “ 自由放任 ” 政策是自由主义最主要的一项内容 , 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在其著作 国富论 中进行详细阐述。 这一理论主张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是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自行调节的。 政府对经济领域的问题应当实行 “ 自由放任 ” 的政策 , 用不着去干预经济生活 , 也不必直接参加再生产过程 , 尽量减少财政开支 , 做廉价的资本主义经济的 “ 守夜人 ”。 2 产生背景 该理论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提出 , 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 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 希望加快并巩固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 3 影响 (1)积极: 资本家改进技术 , 提 12、高生产效率 , 客观上促进了科技和生产的发展; 促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 产生了垄断;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消极: 导致生产相对过剩; 抢占市场和原料产地 , 导致世界范围内贫富不均加剧; 其不适应性越来越明显。 (2015江西宜春五校高一联考 )1929年 11月 21日 , 在华尔街股市崩盘后不久 , 胡佛总统召集美国主要的产业领袖到白宫开会。 会上 , 胡佛宣布: “ 在以往的萧条中 , 政府采取的产业政策是对劳工市场立刻进行清算。 我对这些政策和字眼都很反感 , 因为劳工不是商品 , 他代表了人类的家庭。 此外 , 从经济学的观点看 , 由于 (工资降低 )突然 13、间购买力减少了 , 这些行动只会加剧萧条 , 所以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 ,不应该减产 , 不应该解雇工人。 ” 材料主要说明 ( ) A 胡佛继续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 B 胡佛认为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不是很严重 C 胡佛趁危机扩大了总统的权力 D 胡佛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干预的措施 【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 题干中“ 胡佛总统召集美国主要的产业领袖到白宫开会 ”“ 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 , 不应该减产 , 不应该解雇工人 ” 表明 其余选项不能反映题干材料信息。 【 答案 】 D 随 堂 练 习 一 、 选择题 1 仔细观察下表: 1928年 4、 5、 6月美国汽车销 14、售付款方式 、 汽车档次分类比例 (单位: %) 表中所反映的占主导地位 (流行 )的消费方式带来的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 ) A 整个社会享乐风气盛行 B 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已成交高中档车 已成交低档车 未成交 小计 信贷 金 计 00 C 家庭负债增多影响社会稳定 D 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萧条之中 解析: 分期付款的方式刺激经济虚假繁荣 , 导致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 从而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答案: B 2 在 1929 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 , 有人哀叹: “ 世界末日已经来临。 ” 这是因为 ( ) 危机的规模空前扩大 危机持续的时间相当长 危机的破坏性特别大 危机使社会动荡不安 A B C D 解析: 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学生对 1929 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的理解 , 可以看出 都是正确的。 答案: C 3 (2015四川学业水平测试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 全球通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