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件 1.1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浙科版选修三)内容摘要:

1、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一节 工具酶的发现和 基因工程的诞生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基因工程又叫 按人们愿望,进行严格设计,通过体外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与产品。 基因工程概念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基因工程的别名 操作环境 操作对象 操作水平 基本过程 结果 实质 基因拼接技术或 生物体外 基因 人类需要的基因产物 剪切 拼接 导入 表达 基因重组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基因工程的诞生 时间: 20世纪 70年代 理论基础: 遗传信息传递方式(中心法则) 技术基础: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质粒 2、载体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基因工程的基本内容 基因操作 基本步骤 基因操作 的工具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运载体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一 基因操作的工具 基因的大小以纳米计算,要对它进行剪切、拼接等操作,没有非常精细的工具是不行的。 进行基因操作最少需要以下三种工具: 、基因的剪刀 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 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割点上将 子切断。 指一类酶,非一种酶。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限制性内切酶 ( 3) 大肠杆菌的一种限制酶能识别 并在 之间切开。 ( 1)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键 ( 2)特点: 专 3、一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4)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 原因: 限制酶是在生物体 (主要是 微生物 )内的一种酶,能将外来的 对自己护细胞原有遗传信息,由于这种切割作用是在 名限制性内切酶。 而真核生物一般有其他保护措施。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5)作用结果:形成 平末端:平切(相同部位) 黏性末端:错位切(不同部位)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黏性末端 ”。 被同一种限制酶切断的几个 够通过互补进行配对。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什么 4、叫黏性末端。 被限制酶切开的 有几个 伸出的核苷酸 ,他们之间正好 互补配对, 这样的切口叫 黏性末端。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要想获得某个特定性状的基因必须要用限制酶切几个切口。 可产生几个黏性末端。 要切两个切口,产生四个黏性末端。 如果把两种来源不同的 怎样呢。 会产生 相同的黏性末端 ,然后让两者的黏性末端 黏合 起来,就可以合成重组的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基因的针线 ( 1)连接的部位: 磷酸二酯键,不是氢键。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2)常用种类: 来源:大肠杆菌 作用:连接黏性末端 来源: 作用:连接黏性末端、 平末端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3) 化学本质 作用部位 模板 蛋白质 蛋白质 磷酸二酯键 (单个脱氧核苷酸 +片段) 磷酸二酯键 ( 需要( 不需要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3、基因的运输工具 运载体 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 1)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地保存。 2)具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使外源基因插入其中。 3)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以便进行筛选。 如抗菌素抗性基因、产物具有颜色反应的基因等。 4)对受体细胞无害,不影响其正常活动。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最常用的运载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