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内容摘要:
1、成才之路 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必修 2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单元 第三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一单元 目 标 导 航 2 自 主 预 习 3 课 堂 探 究 4 随 堂 练 习 5 高 考 演 练 6 课后强化作业 7 情 景 导 入 1 情 景 导 入 韩非子 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想买鞋子的郑国人 , 他在家先用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 到了集市后 , 他才发现忘记带量好尺寸的绳子。 等到他拿上绳子再次来到集市时 , 集市已经散了 , 卖鞋的也走了 ,最终他没买到鞋子。 看完这则故事大家都会说这个人太傻了 , 脚就长在身上 , 何必再跑一趟 2、。 其实 , 这个故事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有严格的市场管理制度。 市的经营时间是有限制的 , 交易时间主要在上午 , 午则渐散 , 至夕而罢。 否则 , 这个郑国人也不会买不到鞋。 你知道这种局面是从什么时候才被打破的吗。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有什么特点呢。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 进入本课的学习吧。 目 标 导 航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时空坐标 自 主 预 习 一 、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 先秦时期 兴起 (1)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 商业由 _控制。 (2)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 , 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 3、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2 秦汉以来 艰难发展 (1)原因: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 (2)概况:秦汉到隋唐 , 经商受 _和地点的限制 , 商业总体水平不高 , 但还是得到了发展。 官府 时间 3 隋唐 发展 (1)原因 农业 、 手工业的发展。 大运河的开通。 (2)概况 邸店在各大商业城市不断兴办 , 都市商业不断发展。 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 出现了 _和飞钱。 柜坊 4 宋元 繁荣 (1)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2)表现 商品种类迅速增加。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_”。 _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元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交子 商税收入 5 4、明清 继续繁荣 (1)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2)_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3)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4)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5)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 叫做 “ 商帮 ”。 规律总结: 柜坊和飞钱的出现 , 方便了商人的商业活动 ,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货币发展的基本规律:货币由不统一到统一;由金属货币到纸币出现。 货币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要求 ,同时又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农副产品 二 、 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 市的变迁 (1)宋朝以前 特定的位置设 _, 市坊 (居民住宅区 )分开。 设 _或市长 , 对市场交易进行管理。 按时开市 、 闭市 , 闭市后 5、不许交易。 市 市令 (2)宋朝及以后 _的界限被打破 , 市分散在城中。 “ 草市 ” 更加普遍。 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 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 , 早市 、 夜市昼夜相接。 交易活动不再受 _的直接监管。 坊市 官府 2 古代大城市的发展 (1)重要大城市:古代的 _、 洛阳 、 开封 、 临安 、 大都等大城市 , 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 、 军事重镇 , 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2)一批新兴城市兴起 原因: _的开通 、 大运河的开凿 、 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 表现:南方经济的发展 , 使扬州 、 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 , 出现 “ 扬一益二 ” 6、 的说法。 长安 丝绸之路 巧思妙记: 三 、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逐渐由盛而衰 1 概况 西汉 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开通了陆海丝绸之路 唐朝 _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由政府设立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两宋 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 _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元朝 _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明朝 时期 统治者实行海禁和 “ _” 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只开 _一处对外通商,特许广州 “ 十三行 ”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广州 海外贸易 泉州 闭关锁国 广州 (1)官府控制:中国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 , 主要在官府控制下进行贸易。 政 7、治目的大于经济效益。 (2)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其目的是宣扬国威 , 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 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课 堂 探 究 一 、 探究问题:古代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 【 探究素材 】 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 , 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 , 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 , 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 , 设有市师 、 肆师 、 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 唐六典 记载: “ 凡市 , 以日午击鼓三百声 , 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 , 击钲三百声 , 而众以散。 ” 韩国磐 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材料二 宋神宗时 城内店铺林立 , 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 处处都有商铺 、 邸 8、店 、 酒楼 、 质库 (即后来的当铺 ), 以及各种手工作坊。 晚间有夜市至三更 , 到五更又复开张。 “ 耍闹去处 , 通晓不绝 ”。 朱绍侯 中国古代史 【 探究思路 】 由材料一信息 “ 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 , 以墙垣 ”“ 设有市师 、 肆师 各项事务 ”“ 凡市 , 以日午击鼓三百声 众以散 ” , 可得出结论 1。 由材料二信息 “ 处处都有商铺 耍闹去处 , 通晓不绝 ” 可得出结论 2。 【 探究结论 】 1 严格限制阶段 (从周至唐 ) (1)早期的 “ 市 ” 是商业活动场所 , 依赖于 “ 城 ” 而存在。 即经济中心依赖于政治中心而存在。 (2)政府对商业活动 9、的时间 、 地点都有严格限制 , 并设官吏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 2 放松限制阶段 (宋至明清 ) (1)商业活动不再有时间 、 地点限制 , 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2)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 经济中心不再依赖于政治中心而存在。 二 、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 农业 、 手工业的重要补充。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与农业 、 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 , 相辅相成 , 中国古代商业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的 , 不占主导地位。 2 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 在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 ,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艰难而又曲折 , 中国古代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 , 一般商人 10、地位较低。 3 商业市场形式多样。 如城市中的市 、 乡村中的草市 、夜市和晓市等形成和发展。 4 货币种类丰富。 在货币流通领域 , 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形成了以银为主 , 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流通制度。 5 城市商业经济发达。 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 , 到明清时期 , 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6 商人群体活跃。 到明清时期 , 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 , 如徽商 、 晋商等。 宋人诗云: “ 东家打麦声彭魄 , 西家缫丝雪能白。 东家麦饭香扑扑 , 西家卖丝籴新谷。 ” 诗中反映了宋代 ( ) A 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 11、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 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 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 解析 】 由上面图示可知正确答案为 【 答案 】 A 三 、 古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 1 先以陆路贸易为主 , 后以海路贸易为主。 汉代开辟了丝绸之路 , 中国对外陆路贸易开始发展;唐朝时 , 海陆并重;宋元时期 , 海路贸易日渐上升 , 并占据主导地位。 2 以友好为主流。 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 , 带去的都是我国最精美的工艺品 、 丝绸和瓷器 , 虽然畅销 , 但有不少是赠送的 , 返航时不仅带回货物 , 而且常常有外国使臣搭船来中国访问。 3 外贸伴随着文化交流。 西亚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 , 12、中国科技也相继西传。 4 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 不少波斯人 、 阿拉伯人在我国定居 , 长期与中国人相处 , 互通婚姻 , 逐渐融合 , 在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 回族。 5 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 汉朝至明朝的对外通好政策 , 促进了我国与亚 、 非 、 欧各国经济文化发展。 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外实行 “ 闭关 ” 政策 ,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 使我国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 (2015海淀高一期中 )乾隆二十四年 (1759年 )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一份奏折中说: “ 外洋各国夷船到粤 , 贩运出口货物 , 均以丝货为重 ”“ 统计所买丝货 , 一岁之中 , 价值(白银 )七八十万两 13、, 或百余万两 , 至少之年亦买价至三十余万两之多。 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 , 转售外夷 , 载运回国。 ” 从上述材料可以得知 ( ) A 中国外贸出口货物均为丝织品 B 广东的丝织业发达 C 对外贸易集中在广东进行 D 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外贸易 【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 根据题干引文材料 “ 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 , 转售外夷 ,载运回国 ” 分析 , 体现了 其余三项在材料中不能分析得出。 【 答案 】 C 【 注意 】 中国古代的闭关政策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而不是完全禁止。 例如 , 清朝的一切对外贸易由广州 “ 十三行 ” 统一经 14、营管理。 随 堂 练 习 一 、 选择题 1 尚书 酒诰 说殷民 “ 肇牵车牛 , 远服贾用 , 孝养厥父母 ” , 这说明 ( ) A 商业开始出现 B 长途贩运的经商风在商朝盛行 C 商代已有职业化的商人 D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解析: 题干材料 “ 肇牵车牛 , 远服贾用 ” 反映了商代已有职业化的商人。 在商朝之前 , 中国就出现了物品交换 , 已经懂得了经商 , 排除 长途贩运的经商风盛行是在明清时期 ,排除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答案: C 2 (2015天津学业水平测试 )唐朝时为了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 , 在广州设立了 ( ) A 市令 B 市舶使 C 市舶司 D 三司使 解析: 通过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唐代在广州设立的是市舶使。 答案: B 3 (2015深圳高一检测 )陕西民谣: “ 我有一头小毛驴 骑着去赶集。 ” 此处 “ 集 ” 在宋代应。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相关推荐
1、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一节 工具酶的发现和 基因工程的诞生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基因工程又叫 按人们愿望,进行严格设计,通过体外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与产品。 基因工程概念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基因工程的别名 操作环境 操作对象 操作水平 基本过程 结果 实质 基因拼接技术或 生物体外 基因
1、成才之路 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必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四单元 目 标 导 航 2 自 主 预 习 3 课 堂 探 究 4 随 堂 练 习 5 高 考 演 练 6 课后强化作业 7 情 景 导 入 1 情 景 导 入 一九七九年 , 那是一个春天 ,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般等价物: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 ③贵金属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于是货币产生。 ( 3)货币的定义: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 4)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基本职能 ( 1)货币的职能的含义: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 2)货币的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A.定义
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货币,因为它是财富的代表。 ( 3)其他职能 教师活动:阅读课本第七页,找出货币的其他职能,并做好标记。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 教师活动: 同学们,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除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外,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下面通过两个镜头,来让大家判断一下货币在执行什么职能: 镜头一:金融危机到来后,在某大型超市中,有些顾客在仔细查看商品的价格标签
1、成才之路 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必修 2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一单元 目 标 导 航 2 自 主 预 习 3 课 堂 探 究 4 随 堂 练 习 5 高 考 演 练 6 课后强化作业 7 情 景 导 入 1 情 景 导 入 右图的瓷罐是被行家誉为 “ 绝顶稀有 ” 的“ 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 ”。 此罐高 径宽 33厘米
1、成才之路 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必修 2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五单元 单元总结 第五单元 知 识 图 解 专 题 归 纳 知 识 图 解 专 题 归 纳 一 、 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化 变化 时间 历史背景 变化表现 第 一 次 鸦片战 争以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 洋货 ” 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