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实录及反思内容摘要:

—— 《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 师:课文为什么不选择后一种呢。 比较一下两者的不同。 提醒一下,第二种译名觉得很熟吧。 对,答案就在文本中。 细心地读 3 自然段。 这三段中是否反复出现一个词。 生:“可怕”。 师:刚才你的感受是“平和”,你再站在作者的角度斟酌一下,这里的“阳光明媚”为何会觉得“可怕”。 生:相冲突的,历史是残酷的,我也不太理解,“一切都可怕得颠倒了”,我不理解。 师: 这位同学,你理解吗。 生:历史在远离,现今人们对历史的反思,抛开噩梦,把这里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在这里嬉戏。 从作者的用词可看出,作者不仅是为了对比,我一开始认为是“讽刺”,也是一种反思吧。 师:这里作者“怕”什么。 生:怕悲剧重演。 师:为何有此担忧。 生:一切恢复平静后,面对阳光明媚,作者不希望历史重现。 师:他怕人们对曾经过的历史„„ 生:遗忘。 师:很好。 可以体现一个话题 —— “忘记与铭记”。 也就是为何以“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为题的原因,过去的一切可能被遗忘了。 亡国先忘史,怕的就是这个。 师:正如文章中“记者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提醒人们铭记,有一种“不安的心情”—— 怕。 (多媒体出示一段话) (文学)惟有保持与人类苦难记忆的联系,它才是道德的、人性的、人生的;惟有这样,它才可能返回人类的心灵,获得为其他精神创造所没有的温暖和力量。 尽管遗忘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牢记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 —— 施罗德 师:从中我们也读到了记者的责任,那就是牢记历史。 师:我自己在阅读时有一个失误,没有发现这是一篇新闻稿。 有同学注意到这一点吗。 生:有,开头的“波兰布热金 卡电”。 师:如果我把电讯的开头拿掉,你还会觉得它是新闻稿吗。 它与过去阅读的一般的新闻稿有何区别。 生:修饰词太多。 师:能否举个例子,什么是修饰词。 生:形容词,像我们做的阅读理解。 师:我能不能帮你补充以下,你是不是觉得过去阅读的新闻很客观。 修饰词呢。 生:可怕,恐怖,都是表示内心的词语。 师:我帮你说:一般的新闻很客观,相当冷静,而这篇文章带有情感,突破了新闻稿“零度写作”的原则,让我们感受到记者的情绪,读到了记者的使命感。 还有吗。 生:细节。 这篇文章具体、细致入微 的描写很多。 师:我们阅读一篇新闻,除了要关注形式上的创造,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关注到新闻的价值所在,本文的价值在哪儿。 师:我选择了普利策的一段话(多媒体显示):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 —— 普利策 师:这是一篇相当出色的新闻稿,一被评为普利策新闻大奖。 我们能不能尝试着给这篇文章写一段颁奖词。 先欣赏普利策的颁奖词 —— 在去年“卡特里娜”飓风期间,《时代花絮报》和《太阳先驱报》坚 持对灾情展开深入详细的报道。 获得第 90 届普利策份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 勇敢、全面地报道了卡特里娜飓风,给受灾读者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生命线。 对卡特里娜飓风灾难进行史诗般、多层次的报道,使得报纸在服务一个水淹城市中发挥了非凡作用。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 莫里斯梅特林克,比利时著名的象征主义戏剧家,一部六幕十二场的童话剧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