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1.1电荷 库仑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1内容摘要:
1、第一章 电场 电流 一、电荷 库仑定律 情景导入 课程目标 笑容灿烂的女生为什么又 “ 怒发冲冠 ”? 是得意于自己的新发型吗 ? 提示 : 图中女生手扶静电起电机 , 身体带上了静电 , 头发因带了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 所以头发呈辐射状。 1 . 了解人类对电现象的认识过程。 2 . 了解科学家在认识自然过程中常用的科学方法 , 如 : 实验、类比、理想化的方法等。 3 . 知道元电荷的大小 , 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4 . 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和表达式 , 知道静电力常量。 了解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 , 并能用来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一 二 三 一、接引雷电下九天 1 7 5 2 年 6 月 , 2、 富兰克林 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 , 证明了闪电是一种 放电 现象 , 跟地上的电是一样的 , 统一了 天电 和 地电 , 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四 一 二 三 二、电荷 1 . 种类 自然界中只存在 两 种电荷 , 分别是 正 电荷和 负 电荷。 其中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正 电荷 , 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 负 电荷。 2 . 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 , 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 3 . 电荷量 电荷的 多少 叫电荷量 , 用 Q 或 q 表示 , 在国际单位制中 , 单位为 库仑 , 符号为 C。 通常 , 正电荷量用 正 数表示 , 负电荷量用 负 数表示。 3、四 一 二 三 4 . 起电方式 ( 1 ) 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电子 从一个物体 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上 , 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 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 2 ) 感应起电 : 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 导 体 , 可以使 导 体带电的现象 , 叫作感应起电。 四 一 二 三 思考 如图所示 , 挂在绝缘线下的两个轻质小球 , 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而相互靠近 ,这两个小球一定带异号电荷吗 ? 提示 :不一定 ,还有可能一个带电 ,另一个不带电 ,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四 一 二 三 三、电荷守恒 1 . 元电荷 最小的 电荷量 叫元电荷 , 用 e 表示 , 数值上等于一个 4、电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 即 e= 1 . 6 10- 19C , 实验指出 , 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都等于 e 或者是 数 倍。 2 . 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生 , 也不能消灭 , 只能从一个物体 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 , 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 转移 到另一部分 , 在转移的过程中 , 电荷的总量 不变。 四 一 二 三 思考 制作两块装有玻璃柄的相同玻璃圆板 , 其中一块贴上丝绸 , 如图所示 , 将两块圆板相互摩擦 , 然后分开。 当它们分别接近轻小物体时 , 轻小物体均被吸引 ,这说明它们都带上了电荷。 如果把两块带电圆板紧密接触 , 然后合在一起去靠近轻小物体 , 这时轻小物体能否被吸 5、引 ? 这说明了什么 ? 提示 :两块圆板相互摩擦 ,分开后分别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 ,再次合在一起 ,正负电荷中和 ,整体不显电性 ,对轻小物体没有吸引力。 四 一 二 三 四 四、库仑定律 1 . 点电荷 如果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线度的大小 大 得多 , 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 忽略不计 , 可看作点电荷 , 它是 理想化 的模型 , 实际上并不存在。 2 . 库仑定律 ( 1 ) 内容 : 真空 中两个 静止 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 跟它们 电荷量的乘积 成正比 , 跟它们 距离的二次方 成反比 , 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 连线 上。 ( 2 ) 表达式 : F 6、= k122。 静电力常量 k= 9 . 0 109N 2。 ( 3 ) 适用条件 : 真空中的 点 电荷。 一 二 三 四 思考 有同学根据库仑定律表达式 F=k12 2得出当 r 0 时 F , 这个结论成立吗 ? 为什么 ? 提示 :不成立 ,因为当 r 0 时 ,两带电体已不能看成点电荷 ,库仑定律已不再成立。 探究 一 探究 二 探究三 探究一 对元电荷的理解 问题导引 到目前为止 , 科学发现电子、质子所带的电荷量最小 , 因此电子、质子就是元电荷 , 这种说法对吗 ? 电荷量能连续变化吗 ? 提示 :不对。 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 ,是电荷量的单位 ,而不是带电粒子 ,没有电性之说。 电 7、荷量不能连续变化 ,这是因为电荷转移过程中 ,每次只能转移整数个电子 ,因此电荷量变化时 ,也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不是连续变化的。 探究 一 探究 二 探究三 名师精讲 1 . 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 , 不是电荷 ; 质子、电子的电荷量与元电荷相同 ,但质子、电子电性的符号相反。 2 . 质子和电子的质量不同 , 质子的质量大于电子的质量 , 两者的比荷不同。 探究 一 探究 二 探究三 【例题 1 】 对元电荷的理解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元电荷就是电子 B. 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 C. 元电荷就是质子 D.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解 8、析 :元电荷是最小的带电单位 ,它不是带电体本身。 A 、 C 项错误。 元电荷的数值与 电子、质子带电荷量的绝对值相等 , B 项正确。 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 D 项正确。 答案 : 题后反思 在此问题中 ,初学者往往认为元电荷是像电子、质子这样的电荷 ,因此 ,准确理解元电荷的概念是处理问题的关键。 探究 一 探究 二 探究三 探究二 对感应起电与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 问题导引 为什么只有导体才能发生感应起电现象 ? 为什么在感应起电的过程中要先把导体的远、近两端分开 , 再移走带电体 ? 该过程中是否创造了电荷 ? 提示 :因为只有导体中才存在大量的自由电荷 ;导体在感 9、应起电的过程中 ,在外界电荷的作用下近端因吸引 出现异种电荷 ,远端因排斥出现同种等量的电荷 ,如果先移走带电体 ,外界的影响消除后 ,近端和远端的电荷由于相互吸引而恢复电中性状态无法感应起电 ;该过程并没有创造电荷 ,只不过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依然遵守电荷守恒定律。 探究 一 探究 二 探究三 名师精讲 1 . 三种起电方式 ( 1 ) 摩擦起电 , 是两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 , 由于摩擦力做功 , 使一个物体中一些原子的电子获得了能量 , 挣脱了原子核的束缚 , 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 , 从整体上看 : 一个物体失去电子 , 带正电 ; 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 , 10、 带负电。 ( 2 ) 感应起电 , 是由于带电体靠近导体时 , 导体内的自由电荷发生移动 ,向靠近带电体一端移动的电荷与带电体电性相反 , 而向远离带电体的一端移动的电荷与带电体电性相同 , 正电荷与负电荷电荷量相等 , 实际上是导体中电荷发生了重新分布 , 这说明电荷从导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 3 ) 接触起电 , 是指带电体与导体接触时 , 电荷转移到这个导体上 , 实际上是发生了电荷的传递。 可见 , 无论哪种方式起电 , 都不是创造了电荷 , 其实质都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 都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探究 一 探究 二 探究三 2 . 对电荷守恒定律的进一步理解 ( 1 ) “ 总 11、量 ” 含义 : 指电荷的代数和。 ( 2 ) 起电过程中电荷变化 : 不论 哪一种起电过程都没有创造电荷 , 也没有消灭电荷。 本质都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 也就是说物体所带电荷重新分配。 ( 3 ) 守恒的广泛性 : 电荷守恒定律同能量守恒定律一样 , 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 , 任何电现象都不违背电荷守恒定律。 温馨提示 ( 1 ) 感应起电成功的关键在于先分开两物体 ( 或先断开接地线 ), 然后再移走带电物体。 ( 2 ) 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 ,如果带同种电荷 ,接触后总电荷量平分 ,如果带异种电荷 ,先中和后平分 ,分开时两金属球带等量的同种电荷。 探究 一 探究 二 探究三 【例题 12、 2 】 甲物体与乙物体相互摩擦 , 没有其他物体参与电荷的交换 , 发现甲物体带了 9 . 6 10- 16C 的正电荷。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 A. 甲物体失去了 6 103个电子 B. 乙物体失去了 6 103个电子 C. 乙物体带 9 . 6 10- 16C 的负电荷 D. 乙物体带 9 . 6 10- 16C 的正电荷 解析 :根据摩擦起电的特点 ,甲物体带了 9 . 6 10- 16C 的正电荷 ,说明甲物体失去了 9 . 6 10- 16C 的负电荷 ,即失去了9 . 6 1 0- 16 60 1 0- 19C= 6 1 03个电子 ;由电荷守恒定律可知 ,乙物体得到了 6 1 13、 03个电子 ,带 9 . 6 1 0- 16C 的负电荷。 答案 : 题后反思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整个过程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探究 一 探究 二 探究三 探究三 对点电荷与库仑定律的理解 问题导引 现有一个半径为 20 带电圆盘 , 能否把它看作点电荷 ? 库仑定律能否用来计算任意带电体间相互作用的静电力 ? 提示 :不一定 ,能否把带电圆盘看作点电荷 ,不能只看大小 ,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若考虑它与 10 m 远处的一个电子的作用力时 ,完全可以把它看作点电荷 ;若电子距圆盘只有 1 这一带电圆盘就相当于一个无限大的带电平面 ,因而 14、不能看作点电荷 ;不能 ,库仑定律是有适用条件的 ,只能用来计算真空中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静电力。 探究 一 探究 二 探究三 名师精讲 1 . 能否应用库仑定律的关键是看带电体是否能看成点电荷 , 是否满足库仑定律的条件。 2 . 计算静电力的大小时 , 只代入 不代入正负号 , 当带电体是均匀带电球体时 , r 应为球心距。 3 . 判断静电力方向的关键是判断两带电体的电性 , 库仑力一定作用在两者连线上 , 同种电荷间相互排斥 , 异种电荷间相互吸引。 温馨提示 “ 点电荷与元电荷的区别 ” 元电荷是电子或者质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就是 1 . 6 1 0- 19C 的电荷量 ; 而点电 15、荷是理想化模型 ,可与力学中的质点类比。 例如 : 质子所带的电荷量是元电荷 ,但是质子不一定可以看成点电荷。 探究 一 探究 二 探究三 【例题 3 】 真空中有甲、乙两个点电荷 , 相距为 r , 它们间的静电力为 F。 若甲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 2 倍 , 乙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13, 距离变为 2 r , 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 ( ) A 8B .6C 3D 3解析 :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 :真空、点电荷 ,符合库仑定律条件 ,由库仑定律公式 F=k122得 : 当 Q 甲 = 2 Q 甲 , Q 乙 =13Q 乙 , r = 2 r 时 , F =甲13乙4 2=16甲 乙2=16F。 答案 : B 探究 一 探究 二 探究三 题后反思 本题考查了库仑定律的基本应用。 在解答该类问题时 ,应注意哪些。高中物理 1.1电荷 库仑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1
相关推荐
展: 结合 前几课对唐朝历史的学习,阅读课 本 28 页最后一段,概括隋唐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请说出唐朝时期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 两个历史人物,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 四、课堂检测: 1.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唐代高僧是( )。 A.玄奘 B.戒贤 C.鉴真 D.戒日王 2.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1、黄建忠制作率概何几33 . ?,:的概率有多大小于那么剪得两段的长都不拉直后在任意位置剪断的绳子取一根长度为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色、蓝色、红从外向内为个彩色的分环射箭比赛的箭靶涂有五,的绳子上任意一点剪断位置可以是长度为事件本基是一个都置剪断个位一每从验中在第一个试,的大圆内的任意一点为这一点可以是靶面直径个基本事件射中靶面每一点都是一在第二个试验中
迈奔放,李词特点风格委婉。 要求学生制表归纳三人主要作品及风格。 师;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谁。 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生:(略)师:从《窦 娥冤》里,可以看到 关汉卿的写作风格怎样。 生: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反映社会 现实,鞭鞑黑暗势力。 《资治通鉴》 师:中国古代史学著作很多,请大家说说看都有哪些。 (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用幻灯打出《资治通鉴》,接着提问:这部书的作者是谁。 你能讲讲与他有关的
1、 概率的基本性质 学 网 随机事件的概率 问题提出 1. 两个集合之间存在着包含与相等的关系,集合可以进行交、并、补运算,你还记得子集、等集、交集、并集和补集的含义及其符号表示吗。 2. 我们可以把一次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看成一个集合(如连续抛掷两枚硬币),那么必然事件对应全集,随机事件对应子集,不可能事件对应空集,从而可以类比集合的关系与运算,分析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1、二、电场 情景导入 课程目标 当你用摩擦过的塑料小勺靠近从水龙头流下的涓涓细流时 , 就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奇异现象 ,你知道涓涓细流为什么会发生弯曲吗 ? 是魔术师施加了魔法吗 ? 提示 : 小勺虽然没有接触水流 , 但是带电小勺产生的电场对水流有吸引力 , 因而水流偏离了竖直方向。 1 . 通过实验认识电场 , 了解电场这种物质的存在特点。 2 . 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 ,
1、黄建忠制作率概的生发其及件事斥互43 . .,_ e v e n t sc l u s i v ee x ,:结果如下名学生参加了体育考试某班优、良、中、不及格个等级体育考试的成绩分为四50优良中不及格分及以上85分8475 分7460 分以下60人9人15人21人5 ?,?,的概率是多少优或良优良成绩为那么这位同学的体育同学从这个班任意抽取一位又得良某一位同学能否既得优在同一次考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