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土木]土木工程建筑设计院笔试面试必备专业知识混凝土抗震高层内容摘要:

为 %,又称多遇地震烈度。 中震:它在 50年内的超越概率一般 为 10%。 为对应 烈度。 大震:罕 见 的地震,它所 对应 的地震烈度在 50 年内超越概率 2%左右, 这 个烈度又可称 为 罕遇地震烈度。 2 场 地:是指建筑物 所在地,其范 围 大体相当于厂区、居民点和自然村的范 围。 2 地震 动 的卓越周期:在振幅 谱 中幅 值 最大的 频 率分量所 对应 的周期。 2 多 层 土的地震效 应 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覆盖土 层 厚度,土 层 剪切波速,岩土阻抗比。 2 覆盖 层 厚度:原意是指从地表面至地下基岩面的距离, 现 指地下基岩或剪切波速大于 500m/s的 坚 硬土 层 至地表面的距离,称 为 覆盖 层 厚度。 2 地基:指建筑物基 础 下面受力 层 范 围 内的土 层。 2 液化指数:衡量地震液化引起的 场 地地面破坏的程度。 2 场 地土的固有周期和地震 动 的卓越周期有何区 别 与 联 系。 答: 场 地固有周期是根据剪切波速和 场 地土 的覆盖厚度 计 算,是 场 地土的重要 动 力特性 T=4D/v。 联 系:地表地震动 的卓越周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场 地的固有周期。 当建筑物的固有周期与地震 动 的卓越周期相接近 时 ,建筑物的振 动 会加大,相 应 的,震害也会加重。 为 什么地基的抗震承 载 力大于静承 载 力。 答: 原因可以从地震作用下只考 虑 地基上的 弹 性 变 形而不考 虑 永久 变 形 这 一角度得到解 释 ( 弹 性 变 形是可以恢复的,永久 变 形是不可以恢复的 )。 3 影响土 层 液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 ① 颗 粒 级 配,包括粘粒、粉粒含量,平均粒径 d50; ② 透水性能; ③ 相 对 密度; ④ 结 构; ⑤ 饱 和度; ⑥ 动 荷 载 ,包括振 幅、持 时 等 . 3 结 构地震反 应 :由地震 动 引起的 结 构内力、 变 形、位移及 结 构运 动 速度与加速度等 统 称 为结 构地震反 应。 3 阻尼力:由 结 构内摩擦及 结 构周 围 介 质 (如空气、水等) 对结 构运 动 的阻碍造成的。 3 弹 性恢复力:是使 质 点从震 动 位置恢复到平衡位置的力,由 结 构 弹 性 变 形 产 生。 3 地震反 应谱 : 为 便于求地震作用,将 单 自由度体系的地震最大 绝对 加速度反 应 与其自震周期 T的关系定 义为 地震加速度反 应谱 ,或 简 称地震反 应谱。 3 阻尼比: 指 阻尼系数 与 临 界阻尼系数之比。 3 地震作用: 地震引起的作用于建筑物上的 动 荷 载。 水工建筑物的地震作用主要包括地震 惯 性力和 地震 动 水 压 力,其次 为 地震 动 土 压 力。 3 结 构基本周期的近似 计 算:能量法,等效 质 量法, 顶 点位移法, 3 结 构抗震 计 算原 则 :85 页 重力荷 载 代表 值 : 进 行 结 构抗震 时 ,所考 虑 的重力荷 载。 4 震害 规 律:( 1) 刚 性楼盖房屋,上 层 破坏 轻 下 层 破坏重,柔性楼盖房屋,上 层 破坏重,下 层 破坏 轻。 ( 2)横 墙 承重房屋的震害 轻 于 纵墙 承重房屋( 3) 坚实 地基上的房屋震害 轻 于 软 弱地基和非均匀地基上的房屋灾害( 4) 预 制楼板 结 构比 现浇 楼板 结 构破坏重( 5)外廊式房屋往往地震破坏 较 重( 6)房屋两端、 转 角、楼梯 间 、附属 结 构震害 较轻。 4 圈梁的作用:它可以加 强纵 横 墙 的 连 接、增 强 楼盖的整体性、增 强墙 体的 稳 定性,它可以有效地 约 束 墙 体裂 缝 的开展,从而提高 墙 体的抗震能力,它 还 可以有效地抵抗由于地震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地基不均匀沉降 对 房屋的破坏作用。 4 隔震:是通 过 某种隔离装置将地震 动 与 结 构隔开,以达到减小 结 构振 动 的目的(方法主要有:基底隔震和 悬 挂隔震) 4 减震:是通 过 采用一定的耗能装置或附加子 结 构吸收或消耗地震 传递给 主体 结 构的能量,从而减 轻结 构的振 动。 (方法:耗能减震,吸震减震,冲 击 减震) 生命 线 工程:与人 们 生活密切相关,且地震破坏会 导 致城市局部或全部 瘫痪 ,引 发 次生灾 害的工程。 (如:交通,水 电 ,煤气, 电讯 等 ) 直接 经济损 失:地震造成的建筑物,构筑物及生命 线 工程破坏的 损 失, 财产损 失,以及因停 产 造成 净产值 减少。 里氏震 级 :用 标 准的地震 仪 在距离震中 100km处 , 记录 最大水平位移。 烈度:是指地震 对 地表和建筑物影响的平均 强 度程度。 抗震 级别 烈度:是一个地区建筑抗震 设 防依据,抗震 设 防烈度必 须 按照国家 规 定的 权 限审 批 颁发 的文件确定。 构造地震:由于地壳运 动挤 推地壳,岩 层 使其薄弱部位 发 生断裂 错动 而引起的。 液化:地下水位一下 饱 和砂土和 饱 和粉土在地震作用下,土 颗 粒 之 间 有 变 密的 趋势 ,但因空隙水来不及排出是土 颗 粒 处 于 悬 浮状 态 ,形成如液体一 样。 这 种 现 象称 为 土的液化。 震中: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点。 强 柱弱梁: 强 柱弱梁要求 结 构柱子的承 载 力要大于梁的承 载 力 基本振型:当自由度体系和 连续 体自由振 动时 ,最小自振 频 率所 对应 的振 动变 型模式。 基本周期:当多力不复存在 时 , 结 构体系每次振 动 所需要的 时间。 轴压 比:指柱 组 合的 轴压 力 设计值 于柱的全截面面 积 和混凝土 轴 心抗 压强 度 设计值 乘积 之比 值 (λ =N/ Fc?BH) 1 设计 地震分 组 : 实际 上是用来表征地震等 级 及震中距影响的 一个参量,它是一个与 场地特征周期与降 值 加速度有关的参量。 1阻尼:使振幅随 时间 衰减的各种因素。 1 间 接 经济损 失:地震后因生命 线 工程破坏,工 矿 、企 业 停 产 ,引起相关企 业产值 降低的 损 失,重建 费 用,保 险补偿费 用,以及与救灾有关的各种非生 产 性消耗 1. 什么是抗震概念 设计。 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 经验 等所形成的基本 设计 原 则 和 设计 思想 进 行建筑和 结 构 总 体布置并确定 细 部构造的 过 程。 3. 抗震 设 防分 类 如何划分。 1) .甲 类 建筑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是可能 发 生 严 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2) .乙 类 建筑属于地震 时 使用功能不能中 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3) .丙 类 建筑属于甲乙丁 类 以外的一般建筑。 4) .丁 类 建筑属于抗震次要的建筑,一般 为储 存物品价 值 低或人 员 活 动 少的 单层仓库 等建筑。 什么是抗震构造措施。 是指根据抗震概念 设计 的原 则 ,一般不需要 计 算而 对结 构和非 结构各部分所采取的 细 部构造。 什么是主 动 控制。 依 赖 于外界激励和 结 构响 应 信息,并需要外部 输 入能量提供控制力 什么是隔震 结 构。 在房屋 结 构与基 础 之 间设 置隔震 层 ,增大原 结 构体系,自振周期和阻尼,减少 输 入上部 结 构的地震能量。 从而减少地震 应 达到 预 期的防震要求。 框架 结 构梁柱箍筋如何加 密。 1)梁端箍筋加密区 长 度,箍筋最大 间 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应 按 规 定取,当梁端 纵 向 钢 筋配筋率大于 2%时 ,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增大 2mm,主梁加密区箍筋 间 距,一 级 不宜大于 200mm和 20倍箍筋直径的 较 大 值。 二、三 级 不宜大于 250mm和 20倍箍筋直径的 较 大 值。 四 级 不宜大于 300mm。 什么是加速度反 应谱。 在 给 定的地震作用期 间 , 单质 点体系的最大位移反 应 ,最大速度反 应 ,最大速度反 应 、最大加速度反 应 随 质 点自振周期 变 化的曲 线 称 为 地震反 应谱。 框架 结 构的抗震等 级 如何划分 ? 抗震等 级 :是 设计 部 门 依据国家有关 规 定,按“建筑物重 要性分 类 与 设 防 标 准”,根据烈度、结 构 类 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 级进 行的具体 设计。 以 钢 筋混凝土框架 结 构 为 例,抗震等 级 划分 为 四 级 ,以表示其很 严 重、 严 重、 较严 重及一般的四个 级别 高 层 名词解释 1. 高层建筑: 10层及 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 28m的建筑物。 2. 房屋高度:自室外地面至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 3. 框架结构:由梁和柱为主要构件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4. 剪力墙结构: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6. 框架 — 剪力墙结构: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9. 转换结构构件:完成上部楼层到 下部楼层的结构型式转变或上部楼层到下部楼层结构布置改变而设置的结构构件,包括转换梁、转换桁架、转换板等。 17. 结构转换层:不同功能的楼层需要不同的空间划分,因而上下层之间就需要结构形式和结构布置轴线的改变,这就需要在上下层之间设置一种结构楼层,以完成结构布置密集、墙柱较多的上层向结构布置较稀疏、墙术较少的下层转换,这种结构层就称为结构转换层。 (或说转换结构构件所在的楼层) 21. 剪重比:楼层地震剪力系数,即某层地震剪力与该层以上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的比值。 22. 刚重比:结构的刚度和重力荷载之比。 是影响重力 P 效应的主要参数。 23. 抗推刚度( D):是使柱子产生单位水平位移所施加的水平力。 24. 结构刚度中心:各抗侧力结构刚度的中心。 28. 主轴:抗侧力结构在平面内为斜向布置时,设层间剪力通过刚度中心作用于某个方向,若结构产生的层间位移与层间剪力作用的方向一致,则这个方向称为主轴方向。 33. 剪切变形:下部层间变形(侧移)大,上部层间变形小,是由梁柱弯曲变形产生的。 框架结构的变形特征是呈剪切型的。 42. 剪力滞后:在水平力作用下,框筒结构中除腹板框架抵抗倾复力矩外,翼缘框架主要是通过 承受轴力抵抗倾复力矩,同时梁柱都有在翼缘框架平面内的弯矩和剪力。 由于翼缘框架中横梁的弯曲和剪切变形,使翼缘框架中各柱轴力向中心逐渐递减,这种现象称为剪力滞后。 55. 延性结构:在中等地震作用下,允许结构某些部位进入屈服状态,形成塑性铰,这时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 在这个阶段结构刚度降低,地震惯性力不会很大,但结构变形加大,结构是通过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的。 具有上述性能的结构,称为延性结构。 61. 弯矩二次分配法:就是将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同时作分配和传递,第一次按梁柱线刚度分配固端弯矩,将分配弯矩传递一次(传递系数 C=1/2),再作一次分配即结束。 第一章 概论 (一)填空题 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20)规定:把 10层及 10层以上 或房屋高度大于 28m的建筑物称为高层建筑,此处房屋高度是指室外地面到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 2.高层建筑设计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安全适用 , 技术先进 , 经济合理 , 方便施工。 3.复杂高层结构包括 带转换层的高层结构 , 带加强层的高层结构 , 错层结构 ,多塔楼结构。 4. 8度、 9度抗震烈度设计时,高层建筑中的 大跨 和 长悬臂 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5.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承重体系有 框 架结构体系 , 剪力墙结构体系 , 框架 —剪力墙结构体系 , 筒体结构体系 , 板柱 —剪力墙结构体系 ;水平向承重体系有 现浇楼盖体系 , 叠合楼盖体系,预制板楼盖体系 , 组合楼盖体系。 6.高层结构平面布置时,应使其平面的 质量中心 和 刚度中心 尽可能靠近,以减少 扭转效应。 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20适用于 10层 及 10层以上 或房屋高度超过 28m的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 6至 9度抗震设计的高层民用建筑结构。 9 三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体系是指 框架结构 、 剪力墙结构 、 框架 —剪力墙结构。 (二 )选择题 1.高层建 筑抗震设计时,应具有 [ a ]抗震防线。 a.多道; b.两道; c.一道; d.不需要。 2.下列叙述满足高层建筑规则结构要求的是 [ d ]。 a.结构有较多错层; b.质量分布不均匀; c.抗扭刚度低; d.刚度、承载力、质量分布均匀、无突变。 3.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是 [ c ]。 a.竖向荷载为主要荷载,水平荷载为次要荷载; b.水平荷载为主要荷载,竖向荷载为次要荷载; c.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均为主要荷载; d.不一定。 4. 8度抗震设 防时,框架 —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高宽比限值是 [ C ]。 a. 2; b. 3; c. 4; d. 5。 5.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房屋在确定抗震等级时,除考虑地震烈度、结构类型外,还应该考虑 [ A ]。 a.房屋高度; b.高宽比; c.房屋层数; d.地基土类别。 (三 )判断题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