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第六章内容摘要:
压有什么关系。 ( 2) 猜想与假设:学生猜想,教师板书 物理教案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电压 电阻 第 课时 编写:彭 科 第 6 页 共 13 页 ( 3)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论证实验方案。 (要分别画出电路图,才能进行实验) ( 4) 到实验室进行实验。 (实验要及时记录数据,要换灯泡(或加减电池)进行多次实验) ( 5) 抽几组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总结出规律。 教师总结: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即 U 总= U1+ U2+„„ ( 6) 对一些有误差的数据要作出说明。 对一些错误的数据要分析清楚产生的原因。 ( 7) 课后要求学生进行交流,在实验中发现什么新的问题。 思考“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又是怎样的。 ” 反馈: ( 1)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部分的电压的 和。 写成公式为 U=U1+U2; ( 2) 一种彩色灯光的额定电压是 36V,要接在 220V的电路中,至少串联 7个这种灯泡。 探究小结: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了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并从中学到了探究的一般方法,熟悉了探究的几个要素。 知识拓展: ( 1) 一玩具电动机,工作时的电压为 6V,可用 4节干电池串联起来作电源。 ( 2) 灯 L L2串联,合测得灯 L1 的电压为 ,两灯的总电压是 ,则 L2 两端的电压是 2V。 L1 两端的电压 U1 L2 两端的电压 U2 电源两端的电压 U 总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组数据 物理教案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电压 电阻 第 课时 编写:彭 科 第 7 页 共 13 页 二、 课后活动:完成基础训练上的练习,并预习“探究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教学后记: 物理教案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电压 电阻 第 课时 编写:彭 科 第 8 页 共 13 页 第三节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 三维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进一步熟悉电路的接法和使用电压表测电压的技能。 提供环境,让学生完全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领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教学设想: 重点在于如何使学生放开思维,完全自主地设计探究实验,领会探究的方法。 基本思路:依照前面“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完全自主地进行实验探究。 教学器材:小灯泡(两个)、开关一个、电池两节,导线若干,电压表一个。 教学设计: 一、 教学流程:。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第六章
相关推荐
话: 8315596 83155965 传 真: (020) 83155594 7 投标时间: 日期: 20 年 月 日(星期 ) 时间: 上午 8 投标截止时间 日期: 及开标: 时间: 地点: 9 响应性:见投标须知 条。 10 评标原则: 具体内容以 业主公布的“评标办法”为准。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支线工程【土建工程第三方监测服务项目】监测 2 标 段招标文件-合同条件-合同附件 6
1、三、新能源的开发 四、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汽车的尾气污染是个让所有人头疼的世界性难题 , 因为由氢作燃料的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 , 无尾气排放 , 无污染 , 能效高 , 所以很多发达国家政府和跨国公司目前都纷纷投入巨资研发这种新时代的交通工具。 其中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 “ 超越三号 ” , 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
1、第四章 电磁波及其应用 一、电磁波的发现 情景导入 课程目标 1 9 9 8 年 , 一名英国工人由于在一次航班中拒绝关闭手机 ,被判入狱一年 ; 瑞士调查者们认为 , 2 0 0 6 年发生的 9 8空难 , 很可能与手机干扰有关。 那次空难造成了 10 名乘客殉难 ;2 0 0 7 年 , 一架从斯洛文尼亚飞往萨拉热窝的飞机突然警报长鸣 , 不得不紧急迫降。
1、本章 整合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的转化能量守恒定律 : 不创生 , 不消失 , 只能转化和转移 , 总量不变第一类永动机不可制成 : 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 外界与物体进行热交换或外界对物体做功内容 : 物体内能的增加等于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与外界对物体所做的功的总和公式表达 : U = W + 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制冷机
1、本章整合 一 二 三 专题 1 对磁感线描述磁场的进一步理解 1 . 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 将抽象事物形象化 , 将深奥晦涩的问题直观化。 2 . 永磁体、电流在其周围空间激发磁场 , 实验时利 用被磁化的铁屑来显示磁感线的分布情况只是研究磁感线的一种方法 , 该方法可使得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变得具体形象 , 给研究者带来方便。 但是 , 决不能认为磁感线是由铁屑排列而成的 ; 另外 ,
看着函数 ,了解所讨论的函数的表达形式 .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提问学生 ,师生互动 . ( 3) vt 1463 ( 4) xy 1000 ( 5) ns 类比旧知 探索新知 在上面所列出函数中哪些是我们学过的函数。 那些是未学的函数。 vt 1463 xy 1000 ns 你能否根据这一类函数的共同特点,类比正比例写出这种函数的一般形式。 形如 x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