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三章 电磁感应本章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1内容摘要:
1、本章整合 电 磁 感 应 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 物理意义 : 表示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多少公式 : = ( )单位 : 韦伯发现 :( 英国 ) 法拉第产生条件 : 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 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规律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内容公式 : E = n t( n 为线圈匝数 )特例 :( 1 ) 自感现象 ;( 2 ) 涡流交变电流定义 : 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产生 : 交流发电机 ( 由定子和转子组成 )变化规律 : 电流与电压随时间按正弦函数规律变化 , 即 i = I t ; u = U 周期 T 、频率 f , T =1描述大小的物理量峰值 2、 : E 、 、 瞬时值 : e 、 i、 正弦式电流 ): E =E 2; U =U 2; I =I 2应用 : 交流电路中的电容 ( 通交流、隔直流 )应用变压器构造 : 闭合铁芯、线圈工作原理 : 电磁感应变压规律电压关系 :12=12电流关系 : 11= 22功率关系 : 1= 2高压输电 : 由 P = 2R 可知 , 减少电能损失的方法 减小电阻减小电流一 二 专题 1 电磁感应中常见的几个思维误区 1 . 误认为感应电动势 E 与 有关 , 越大 , E 越大。 其实 , E 与 无关 , 而只与 n 有关。 2 . 误认为任何交变电流都满足 : 2 U , 2 I , 实际上只有 3、正弦式交变电流才满足以上关系。 3 . 由公式 P= , 误以为 U 为输送电压 , 实际上 U 为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 一 二 【例题 1 】 发电厂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 发电厂至用户的输电导线总电阻为 R , 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I , 输电线末端得到的电压为 则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可表示为 ( ) 2)2D. I ( 2) 解析 : P= I ( 2) =( 2)2R,故选项 B 、 C 、 D 正确。 答案 : B C D 一 二 专题 2 交变电流图象的应用 交变电流的图象反映了交变电动势 ( 电流 ) 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 对正弦式交变电流来说 , 我们可以从图象中获取如下信息 : 1 4、. 交变电流的周期 ( T ): 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对应的时间段。 知道了周期便可以算出线圈转动的角速度 =2 T。 2 . 交变电流的最大值 ( x): 图象上的峰值。 知道了最大值 , 便可计算出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 U=U 2, I=I 2。 3 . 任意时刻交变电流的瞬时值 : 图象上每个 “ 点 ” 表示某一时刻交变电流的瞬时值。 一 二 【例题 2 】 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 1 5。 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 , 输入电压 u 如图所示 , 副线圈仅接入一个 10 的电阻。 则 ( ) A. 流过电阻的电流是 20 A B. 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 100 2 V C. 经过 1 分钟电阻产生的热量是 6 1 03J D.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 1 1 03W 解析 :原线圈中电压的有效值是 2 2 0 V ,由变压比知副线圈中电压为100 V ,流过电阻的电流是 10 A ,故输入功率为 1 1 03W ;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 1 0 0 V ;经过 1 分钟电阻产生的热量是 6 1 04J。 答案 : D。高中物理 第三章 电磁感应本章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1
相关推荐
老师的意见 ,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 做到边听边学,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 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书店、到图书室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 的效果。 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
1、四、信息化社会 情景导入 课程目标 夜晚 , 楼道内漆黑一片。 但随着我们的脚步声响 , 楼道内的灯亮了 ; 我们登上一层楼 , 灯光照亮一层楼 , 而身后的灯则依次熄灭。 这种楼道灯控制装置好像能 “ 看见 ” 我们的到来 , 开灯迎接 ; 又好像能 “ 听 到 ” 我们的离去 , 关灯节能。 这种 “ 人性化 ” 的功能是靠什么实现的呢 ? 提示 : 靠电路中安装的一种能将声
1、本章 整合 分子动理论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的大小 : 直径数量级 1 0- 10分子的质量 : 数量级 1 0- 26 阿伏加德罗常数 : N= 6 . 02 1 023 - 1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实验依据 扩散现象布朗运动运动特点 : 永不停息 ; 无规则 ; 温度越高 ,运动越剧烈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特点 : 引力、斥力同时存在 ,分子力指引力与斥力的合力规律 = 0,
m0km0k kmxay 2)( 的图像。 kmxay 2)( 的图像的对称轴是直线 x=m,顶点坐标是( m, k)。 口诀:( m、 k)正负左右上下移 ( m 左加右减 k 上加下减 ) 练习:课本第 34 页课内练习地 2 题 六、谈收获: 函数 kmxay 2)( 的图像和函数 2axy 图像之间的关系。 函数 kmxay 2)(
1、本章 整合 核能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 粒子的散射 :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的组成 中子 : 查德威克质子 : 卢瑟福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 E = m 2放射性的发现与放射性衰变放射性的发现 射线的发现 : 伦琴天然放射性的发现 : 贝克勒尔放射性衰变 种类、半衰期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核能核能的释放 核裂变核聚变核能的利用 核电站原子弹氢弹核能的危害及防护专题一 专题二 核反应的四种类型 类型
1、本章整合 一 二 专题 1 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理解 “ 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 , 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 ” 应从以下三点加深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理解 : 1 . 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 , 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 “ 均匀变化 ” 指的是 : 在相等时间内磁感应强度 ( 电场强度 ) 的变化量相等 ,或者说磁感应强度 ( 电场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