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2.3《卤代烃》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内容摘要:

1、制作孙洪友 制作 孙洪友 审核 马庆珍 课标要求 : 1、掌握溴乙烷的结构和性质 2、掌握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规律 3、了解卤代烃的应用 重点 : 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 : 卤素原子( X)、羟基( 醛基( 羧基( 硝基( 氨基(。 C C 也分别是烯烃和炔烃的官能团。 什么是官能团。 复习提问: 什么是取代反应。 并举例。 苯与 复习提问: + r + 、定义: 2、卤代烃的分类及命名 1)按卤素原子种类分: 2)按卤素原子数目分: 3)根据烃基是否饱和分: F、 一卤、多卤代烃 饱和、不饱和卤代烃 3、物理性质: 一 2、、卤代烃 除少数为气体外,多数为液体或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二、溴乙烷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1、溴乙烷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 1)分子式: 2)结构式: ( 3)结构模型: 极性分子 思考与交流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溴乙烷有几类峰谱。 ( 4)分子极性: 2、 溴乙烷的物理性质 无色液体,沸点 ,难溶于水,密度比水 _ C C H H H H H C 容易断裂。 因此反应活性增强。 由于 卤素原子 的引入使卤代烃的 反应活性增强。 三、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1、溴乙烷的取代反应 水解反应 或 反应条件: 热 2、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反应条件: 溶液、加热 :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 一 3、个分子 中脱去 一个小分子 (如 而形成不饱和 (含双键或三键) 化合物的反应。 消去反应 思考与交流 :取代反应、消去反应中溴乙烷中何处的化学键分别断裂。 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 2、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1、溴乙烷的取代反应 42页思考与交流 填表 4 - 2 + C C H X 醇 C=C +2O 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 1、烃中碳原子数 2 2、 相邻碳原子上有可以脱去的小分子 (即:接卤素原子的碳邻近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 3、反应条件:强碱的醇溶液、加热。 下列卤代烃是否能发生消去反应,若能,请写出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 A、 、 、 识点训练 C、 C I 、 r E、 r ( B、 D、 4、E) P、 42 科学探究: 实验装置 回答课本的相关内容:注意事项: 实验 1中, (1)溴乙烷中有没有。 (2) 溴乙烷水解的条件是什么。 (3)水解产物是什么。 (4)如何检验水解产物有 有什么方法可以确定产物中有乙醇 (5) 直接加硝酸银溶液为什么没有产生淡黄色沉淀。 在 哪些实验中还学习过相似的操作。 四、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 卤代烃 有沉淀产生 说明有卤素原子 白色 淡黄色 黄色 取少量卤代烃样品于试管中 五、卤代烃的应用: 1、致冷剂 2、麻醉剂 3、灭火剂 4、有机溶剂 某液态卤代烷 密度是 ag/该 跟水互溶)和 了测定 定的实验步骤如下: 准确量取该卤代烷 b 入锥形 5、瓶中。 在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稀 上带有长玻璃管的塞子,加热,发生反应。 反应完成后,冷却溶液,加稀 加过量 白色沉淀。 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得到 答下面问题: ( 1)装置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 知识点训练 某液态卤代烷 密度是 ag/该 跟水互溶)和 了测定 定的实验步骤如下: 准确量取该卤代烷 b 入锥形瓶中。 在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稀 上带有长玻璃管的塞子,加热,发生反应。 反应完成后,冷却溶液,加稀 加过量白色沉淀。 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得到 答下面问题: ( 2)步骤中,洗涤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沉淀上吸附的 离子。 知识点训练 某液态卤代烷 密度是 ag/该 跟水互溶)和 了测定 定的 6、实验步骤如下: 准确量取该卤代烷 b 入锥形瓶中。 在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稀 上带有长玻璃管的塞子,加热,发生反应。 反应完成后,冷却溶液,加稀 加过量白色沉淀。 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得到 答下面问题: ( 3)该卤代烷中所含卤素的名称是 ,判断的依据是。 知识点训练 某液态卤代烷 密度是ag/该 跟水互溶)和了测定 定的实验步骤如下: 准确量取该卤代烷 b 入锥形瓶中。 在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稀 上带有长玻璃管的塞子,加热,发生反应。 反应完成后,冷却溶液,加稀 加过量 白色沉淀。 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得到 答下面问题: ( 4)该卤代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列出算式)。 知识点训练 某液态卤代烷 密度是ag/该 跟水互溶)和 了测定 定的实验步骤如下: 准确量取该卤代烷 b 入锥形瓶中。 在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稀 上带有长玻璃管的塞子,加热,发生反应。 反应完成后,冷却溶液,加稀 加过量 白色沉淀。 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得到 答下面问题: ( 5)如果在步骤中加 没有将溶液酸化 ,则步骤中测得的 下列选项代码)。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大小不定 知识点训练 答案: ( 1)防止卤代烃挥发(冷凝) ( 2) ( 3)氯元素;滴加 后产生白色沉淀 ( 4) ( 5) A。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