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课件 第12课 鱼书内容摘要:
1、第 12课 鱼书 第 三 单元 散文 (2) 学习重点 概括作者提出的观点 , 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过程;赏析文白互用的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 文本导学 (1)单音字 暌 违 ( ) 觌 面 ( ) 书 箧 ( ) 鬼 蜮 ( ) 无 垢 ( ) 答案 基础积累 d u 咫 尺 ( ) 隽 品 ( ) 谒 人 ( ) 礼 札 ( ) 信 笺 ( ) 分道扬 镳 ( ) y 案 (2)多音字 参 参 商 ( ) 参 差 ( ) 泊 漂 泊 ( ) 湖 泊 ( ) 绿 绿 衣 ( ) 绿 林 ( ) l (1) 洽 ( ) 恰 ( ) (2) 歧 ( ) 岐 ( ) (3) 辑 ( ) 揖 ( ) 2、(4) 札 ( ) 扎 ( ) 答案 融洽 恰当 分歧 岐山 编辑作揖 札记 包扎 (5) 谒 ( ) 渴 ( ) 谒见渴望 (1)风流云散 : _ (2)光怪陆离 : _ (3)素昧平生 : _ (4)推心置腹 : _ (5)娓娓而谈 : _ (6)分道扬镳 : _ (7)一枝之栖 : _ (8)人情鬼蜮 : _ 形容四散消失。 把自己的心放在对方的肚子里,形容待人真诚。 答案 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一向不相识。 素,从来。 昧,不了解。 平生,平素、往常。 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分道而行,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情。 形容极小的栖身之地。 人心险恶。 (1)处世 处事 他 3、 _果断 , 很有魄力。 男子汉大丈夫 _, 当以天下为己任。 处事 处世 解析 答案 解析 “ 处世 ” , 在社会上活动 , 跟人往来相处。 “ 处事 ” , 处理事务。 (2)沟通 勾通 汪精卫暗中 _日本 , 背叛了祖国。 合作双方要加强 _, 互相信任。 解析 答案 勾通 沟通 解析 “ 沟通 ” , 互相通连。 中性词。 “ 勾通 ” , 暗中串通;勾结。 贬义词。 1. 鱼书 通过描述现代社会书信往返的各种现象 , 表达了作者对于人间真情的探寻 , 对崇高友谊的向往 , 对以书信卖友求荣的社会病态的批判 , 对现代人不屑于写信的心理行为的惋惜及抱憾。 文章渗透 4、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 答案 整体把握 答案 寂寞 回忆时的乐趣 静心品味 人生中的遗憾 气愤 渴望。 书信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 答案 人生聚散无常 , 即使亲如家人 , 也难免彼此参商 , 天南地北 ,各奔前程。 而书信就使人们的形体隔绝的痛苦取偿于精神的密接。 它缩短了人类心灵间的距离 , 天涯海角变得近在咫尺。 鱼书 ” 作标题 , 有什么好处。 答案 重点突破 答案 用 “ 鱼书 ” 作标题富有神秘色彩 , 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用“ 鱼书 ” 作标题新颖 、 别致 、 含蓄 , 更能活跃人们的想象力 , 且有古朴 、 文雅的气息。 答案 答案 伟大的人格 、 崇高的友情 5、是人生的 “ 一盏明灯 ” , 鱼书往返是友情的具体表征; 邮政的发明 , 是近代文明对人类的恩泽; 书信往来 , 可以使天涯海角的亲人朋友 , 将形体隔绝的痛苦 , “ 取偿于精神的密接 ” ; 书信往来 , 可以起到滋润感情的特殊效果; 有些书信 , 会成为文学的隽品。 其中也确有些值得吟味的人生小景 ” (第 7段 ),这三处 “ 人生小景 ” 分别在 8、 9、 10三段 , 请复述这三个 “ 人生小景 ” 的内容 , 并分别给它们拟一个小标题 , 然后分析一下它们对作者有何影响。 答案 答案 “ 人生小景 ” 内容: (1)与善良敦厚的友人分道扬镳 , (2)浪迹天涯的朋友间的奇 6、异缘遇 , (3)遭匿名信恐吓的痛苦经历。 小标题: (1)友情的聚散 , (2)曲折的际遇 , (3)匿名的病态。 影响:正是这些不同的经历 , 使作者看清了人世间的美丑善恶 , 懂得了何谓美好 , 何谓邪恶。 有什么作用。 答案 答案 这种社会的病态和变质的感情也凭借了雁足鱼书 , 简直是对鱼书的一种糟蹋 , 表达出作者对社会丑态的愤慨。 阅读 鱼书 , 深感古雅之风扑面而来。 作者在流畅的白话语言中自如地穿插着文言词汇 , 灵活地化用诗句 , 不仅使文章言简意赅 , 而且产生了一种文雅 、 含蓄的修辞效果。 品读下列句子 , 说说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1)朋友的 7、来信也日见稀少 , 门前冷落 , 绿衣人踪迹久疏。 答案 美点赏析 答案 化用白居易 琵琶行 里的 “ 门前冷落鞍马稀 , 老大嫁作商人妇 ” ,作者取 “ 门前冷落 ” 之孤寂 、 冷落的意境 , 表达了他的心境。 (2)千里暌违 , 只要借几行雁羽 , 便能将一曲衷情 , 寄与远人 , 使彼此快如觌面。 答案 答案 这句话文白兼及 , 舍弃了一些通俗的白话词语 , 如:用 “ 暌违 ”而不用 “ 分离 ” , 取 “ 雁羽 ” 而舍 “ 书信 ” , 取 “ 觌面 ” 而弃用 “ 见面 ” , 增强了句子的文雅色彩。 (3)给远在他乡的友人写信 , 神驰心往 , 仿佛剪烛西窗 , 促膝长谈 , 心情畅适 , 近乎薄醉。 答案 答案 此句化用唐代李商隐的 夜雨寄北 “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 原诗表达游子盼望归后与爱人一起 “ 共剪西窗 ” 的美好愿望。 作者化用这句诗来表达 “ 给远在他乡的友人写信 ” 的心情 ,这种情景再合适不过。 (4)匿名恐吓 , 还算是小焉者也 , 投书告密 , 卖友求荣 , 卖身投靠 , 摇尾乞怜 , 都利用了鱼书雁足 , 这真是对人类尊严和良心的最大凌辱。 答案 用词文白相间 , 在递进关系中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本课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学案导学)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课件 第12课 鱼书
相关推荐
1、第 10课 菱角的喜剧 第 三 单元 散文 (2) 学习重点 悟出哲理 , 并展开想象 、 逐步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文本导学 (1)单音字 菱 角 ( ) 酣 然大睡 ( ) 摔 筋 斗 ( ) 笑 嘻 嘻 ( ) 蝗 虫 ( ) 答案 基础积累 x 2)多音字 翘 翘 起 ( ) 翘 首 ( ) 弄 弄 坏 ( ) 里 弄 ( ) 壳 菱 壳 ( ) 甲 壳 ( ) 禁 不 禁 ( )
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 (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1、第 11课 渐 第 三 单元 散文 (2) 学习重点 明确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 文本导学 (1)单音字 丰子 恺 ( ) 刑 笞 ( ) 熙 熙 ( ) 潜 移 ( ) 纨绔 ( ) 痴 态 ( ) 芥 子 ( ) 答案 基础积累 x 2)多音字 轧 倾 轧 ( ) 轧 朋友 ( ) 轧 钢 ( ) 佣 佣 工 ( ) 佣 金 ( ) 什 劳 什 子 ( ) 什 么 ( ) 渐 逐 渐 (
时引导出怎样设计对比实验,并知道对比实验中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明确在对比实验中要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 2)把 7 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教师画草图辅助学生理解) ( 3) 5 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 提醒中途不要打开或者移动蚯蚓) ( 4)反复做几次。 [设计意图:动手之前先动脑,应该成为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行为习惯。
1、第 18课 逍遥游 (节选 ) 第 四 单元 文言文 (1) 学习重点 翻译文中重要句子。 领悟庄子 “ 逍遥游 ” 的含意;赏析作品想象奇谲 、 寓理于寓的艺术特点。 文本导学 (1) 一 词多义 答案 基础积累 穷 发之北有冥海者 : 以游无 穷 者: 穷 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穷 尽、完了, “ 无穷 ” 指宇宙 鲜、无, “ 穷发 ” 指不毛之地 穷困,指处境窘迫困难 去以六月
四:汇报实验( 7 分钟) 师:都做好了吗。 那谁 愿意上讲台来给大家汇报一下实验数据呢。 生:投影仪下汇报实验数据。 (选 3 组汇报实验数据,并板书同学们的汇报。 ) 师:那看看这三组的数据,看看是不是想你们所预测的那样圈数多距离远;圈数少距离近呢。 生:是。 (如果出现了不一样的数据。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你是怎样做的。 你觉得你在哪些地方做的有问题。 主要从橡皮筋的圈数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