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上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备课教案内容摘要:
测结果。 如果各小组成员出现了不同预测结果可以在记录单的预测结果侧标注“。 ”。 (学生活动) 汇报交流:请各组组长派代表汇报结果并说明理由。 分组实验要求: ①实验要求:只有规范严格的实验活动,才能得出准确的科学结论。 ② 温馨提示: a、请组长合理分工,让组员明确自己的任务,然后组织探究; b、请操作员每次拿一件物品,轻轻地将物品放入水中,等大家仔细观察出现的现象后再拿出来,允许多次操 作 (特别是与预测结果不符的材料 ); c、请记录员及时记录实验结果,用向下的箭头“↓”表示沉,用向上的箭头“↑”表示浮,实事求是,如实填写; d、请卫生员将实验后的物品的水擦干,将浮上来的物品放在一起,沉下的物品放在一起。 ③开始实验,教师板书( 沉浮实验 ),然后巡视。 ④请组长派代表汇报结果。 ⑤教师小结: a、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实验结果与刚才预测结果存在分歧,我们应该以什么为标准作为判断的依据呢。 (学生回答)追问:为什么。 (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小结:是呀实验是验证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尊重事实,相信科学。 b、总结规律: 金属类材料制成的成品一般在水中下沉,木头、塑料一类材料制成的物品一般在水中上浮。 板书:金属 ↓ 塑料、木头↑。教科版科学三上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备课教案
相关推荐
1、第九单元 溶 液 课题 2 溶解度 第 1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 饱和溶液是 ( ) A 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 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B 很浓的溶液 C 不是稀溶液 , 也不是浓溶液 D 在一定温度下 , 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 不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 在某温度下 , 将 10 b 所得硫酸铜溶液的质量是 ( ) A (10 b)g B 大于 (10 b)g C 小于 (10
1、第九单元 溶 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 单元复习训练 1 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 A 向石灰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形成的混合物 B 向食盐水中放入蔗糖溶解后的混合物 C 向水中倒入花生油后形成的混合物 D 向水中放入冰块溶解后形成的液体 2 下列溶液中 , 溶质是液体的是 ( ) A 医用酒精溶液 B 蔗糖溶液 C 输液用的葡萄糖溶液 D 碘酒 B A 3 (2015重 庆
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 不同材料的沉浮也不同 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 猜测 是否正确。 对比先前的猜测,小结正确与否。 学生整理实验仪器,填写实验报告单 三 、联系生活,科学运用 联系生活, 谈谈那些材料在水中沉,那些材料在水中浮。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材料有关吗。 (交流探讨,小结出那些材料在水中是浮,那些是沉。
媒体画面,结合教师的解说,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学生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 欲望,并积极 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为参与后面的学习活动作了一定的铺垫。 (二)实验探究,认识新知 本部分是本节科学课的重点,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认识材料 本环节一开始先让学生认识实验桌上的实验材料,由于 实心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制成它们的材料有关
1、第九单元 溶 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二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 1 下列方法能使硝酸钾的溶解度发生改变的是 ( ) A 升高温度 B增加溶质 C 增加溶剂 D增大压强 2 为了测定在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溶解度 , 待测液必须是该温度下该物质的 ( ) A 浓溶液 B稀溶液 C 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 A D 3 20 时 ,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6 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20
1、第九单元 溶 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活动 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 1 下图是利用 体配制生理盐 水的主要操作 , 其中错误的是 ( ) 2 实验室配制 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6% 的 液的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该实验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 D C 3 (2015苏 州 )实验室配制 50 5%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