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9单元 专题二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课件 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1、第九单元 溶 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二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 1 下列方法能使硝酸钾的溶解度发生改变的是 ( ) A 升高温度 B增加溶质 C 增加溶剂 D增大压强 2 为了测定在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溶解度 , 待测液必须是该温度下该物质的 ( ) A 浓溶液 B稀溶液 C 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 A D 3 20 时 ,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6 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20 时 , 100 1.6 B 20 时 , 100 1.6 g C 20 时 , 100 1.6 g D 20 时 , 31.6 4 20 时 , 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g, 若在 20 时 , 向 100 2、 0 充分搅拌后 , 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 ) A 136 g B 150 g C 50 g D 36 g C A 5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 , 不正确的是 ( ) A 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 是一种混合物 B 升高水的温度能够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C 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 , 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D 20 , 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g, 则 20 时 100 6 g 6 20 时 , 100 0 g 30 时 , 100 5 g 的溶解度的关系是 ( ) A A B B A B C A B D无法比较 D D 7 下列关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叙述正确的是 ( 3、) A 20 时 , 100 0 则 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30 g B 20 时 , 70 0 则 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30 g C 20 时 , 某 100 0 则 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30 g D 20 时 , 30 00 则 2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30 g 8 下列各种因素中 , 不会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是 ( ) A 温度的高低 B溶剂的质量 C 溶质的种类 D溶剂的种类 D B 9 20 时 , 某物质在 10 0 g 的水中最多溶解了 4 g , 则该物质的溶解性属于 ( ) A 易溶 B 可溶 C 微溶 D 难溶 10 ( 2015 扬 州 ) 溶解度曲线如 4、图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常温下 , 溶于水 B 时 ,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时 , K 溶解度 D 两种饱和溶液从 降到 时 , 均有晶体析出 B B 11 下表列出了固体物质 A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70 时 , 向盛有 100 g 水的烧杯中加入 30 g 固体 A , 充分溶解形成的是 ( 填 “ 饱 和 ” 或 “ 不 饱 和 ” ) 溶液 , 再将烧杯内溶液的温度降至20 , 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填最 简 整数比 ) ; 温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 /g 36 35 34 33 5、32 31 30 29 28 27 饱和 3 10 (2 ) 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 , 物质 A 的溶解度曲线应是图中的 ( 填“ 甲 ” 或 “ 乙 ” ) ; (3)80 时 , 配制一定量甲物质的溶液 , 将其降温到 60 , 是否有固体析出。 ( 填 “ 有 ”“ 没有 ” 或 “ 不确定 ” )。 乙 不确定 12 ( 2015 宜昌 ) A 、 B 、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据图回答问题: (1) 温度为 时 , A 与 C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 将 时 A 、 B 、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 有 晶体析出的是 ( 填字母代号 ) ; (3) 时 6、 , 把 A 、 B 物质各 50 g 分别加到 10 0 g 水中 , 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 填字母代号 ) , 若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 , 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 g 该溶质。 C A 30 13 下图为 A 、 B 、 C 三种物质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根据图回答: (1) 如果要配制相同浓度的 A 、 B 饱和溶液 , 需要把温度控制在。 (2) 时 , A 、 B 、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 要将 B 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析出 , 应采用的方法是 ( 填 “ 冷却 ” 或 “ 蒸 发 ” ) 结晶。 (4) 时 7、 , 90 质的饱和溶液中 , 含有 A 物质 g。 BAC 蒸发 40 14 如图是 A 、 B 、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 如图甲所示 , 时 , A 、 B 、 C 三种物质 , 溶解度最大的是。 P 点所表示的含义为。 (2) 时 , 将 B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 有:。 (3) 如图乙所示 , 20 时 , 把试管放入盛有 X 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 , 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 再加入 5 m L 稀盐酸 , 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 , 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 , 则 X 可能为 A 、 B 、 C 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 A 时 B、 恒温 8、蒸发溶剂或加入 C C 15 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回答问题。 (1) 时 , 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 时 , a 和 c 的溶解度相等。 (3) 现有 a 、 b 、 c 三种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 要使 a 物质饱和 , 可采取 等方法;要使 c 物质饱和 , 可采取 等方法。 a b c 降温、加入 升温、加入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氧气与氮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材料二: 目前市 场 上 销 售的汽水 饮 料大多数是碳酸 饮 料 , 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 , 打开汽水瓶盖 时 , 会迅速冒出大量泡沫。 根据以上两份材料可知: 气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 两个因素有关。 0 20 一体 积 的水最多可溶解 体 积 的水最多可溶解 度、压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