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0单元 专题四 酸的通性和碱的通性课件 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1、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专题四 酸的通性和碱的通性 1下列物质能与盐酸反应但不产生气体的是 ( ) A B C D (2015漳州 )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 A 氯化钠溶液 B稀醋酸 C 蒸馏水 D氢氧化钠溶液 B D 3 生活中遇到的下列污垢 , 不宜用盐酸清洗的是 ( ) A 不锈钢茶杯内的茶垢 B 陶瓷水槽内的黄色铁锈斑 C 保温瓶内的水垢 D 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的白色固体 4 下列方程中 , 能正确表示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是 ( ) A 26=23 B = C 2=2H D 2= A D 5 对 a(的叙述错误的是 ( ) 都是白色固体 都易溶于 2、水放出大量热 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都能与酸发生反应 溶液通入 A B C D 6 (2015绥 化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H)2 =2 = C 3=23 = B 7 下列试剂能一次性鉴别出 盐酸、 ) A B澄清石灰水 C 酚酞试液 D紫色石蕊试液 8 氢氧化铯 (一种可溶性强碱 , 被称为碱中之王。 氢氧化铯不仅具有碱的通性 , 氢氧化铯溶液还能与铝、锌等金属反应生成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C 能与锌和铝反应生成 D D 9 班级联欢会上 , 小芳表演了一组化学魔术:在三支盛有液体的玻璃杯中 , 分别倒入装在酒瓶中的稀盐酸 , 观察到下列现象: 葡萄酒 ” 3、 (变成红色 ); 汽水 ” (产生大量气泡 ); 牛奶 ” (出现白色浑浊 )。 请你帮他揭开魔术的秘密: (1)。 (2)。 10 硫酸、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浓硫酸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 , 因为浓硫酸 有 性。 (2)写出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与铁粉反应: 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上述反应中 , 属于酸的共同性质是 (填序号 )。 (3)盐酸的下列用途中 , 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的是 (填 编 号 )。 金属表面除锈 制造药物氯化锌 除去 色的石蕊试液 水 = = 11 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 小红在复习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 (如 图 所示 , 4、连线 表示相互反 应 )。 (1)为了验证性质 , 小红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 , 溶液变 色 ; (2)图中 ; (3)盐酸的性质 决定了盐酸可用于清除铁锈 (主要成分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镁和锌可以用来验证盐酸的性质 , 小红要探究镁和锌与盐酸反应的快慢 , 需要控制不变 (相同 )的量是 (填序号 )。 A 两种金属的大体形状 B 盐酸的质量分数 C 反应容器的大小 D 温度 红 碱 6=23、 B、 D 12 有以下选项: A. 溶解 , B. 潮解 , C. 化合 , D. 吸水。 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和生石灰都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 它们发生的变化分别是 ( 填 5、写序号 )。 D、 B、 C 13 右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 且甲、乙、丙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 乙属于氧化物。 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甲 , 可帮助消化。 图中 “ ” 表现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 ”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甲的化学式。 (2) 若乙在常温下为液体 , 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 则乙的化学式为 , 丙的化学式为。 若乙在常温下为气体 , 且可由甲与大理石反应得到 , 则乙的化学式 为 , 丙能与 中的丙反应生成 其化学方程式 为。 (写出一个即可 )。 写出 中的乙和 中的乙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6、2O H)2 H)2= 2=4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气密性良好 ), 先关闭止水夹 , 将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中 , 充分吸收掉二氧化碳后 , 再打开止水夹。 (1)烧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倒吸入烧瓶 , 烧瓶中溶液变浑浊。 (2)根据上述现象能否得出 “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 的结论。 原因是。 (3)实验结束后 , 兴趣小组提出新问题:烧瓶内液体的溶质可能是什么。 【 猜想 】 :溶质只有氢氧化钠; 【 猜想 】 :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你还需补充的猜想:溶质是。 不能 , 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15 7、 ( 2015 呼和浩特 ) 向盛有 100 g 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 ,固体完全溶解后 , 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 液 , 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H 4= =M g ( (1) 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要求写出 计 算 过 程 ) (2)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硫酸溶质的质量为 _ _ 克。 解:设与硫酸镁反应消耗 N 质量为 x , 与 N 液反应所消耗硫酸溶质质量为 y 2 = 2 58 x 8. 7 g 80x588.7 12 g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2 g 80 g 10 0 % 30% 与 质量为 80 g 30 % 24 g 2 =280 98 24 g y 8024 g98 29. 4 g 答: ( 1 ) 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0 % ; ( 2 ) 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硫酸溶质质量为 g。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0单元 专题四 酸的通性和碱的通性课件 新人教版
相关推荐
1、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单元复习训练 1 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 , 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 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 ) A 紫色 红色 蓝色 B 蓝色 紫色 红色 C 蓝色 红色 紫色 D 紫色 蓝色 红色 2 将少量的紫色石蕊试液滴入一定量的碳酸中 , 然后加热 , 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 A 先变蓝后变紫 B 先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
放 PPT,问:你们都认识这些小草吗。 2 小组讨论 这些小草有什么共同点。 3 那有什 么不一样呢。 (认识) (都长在土里,有根 茎 做科学猜测 培养良好的科学习惯 (非常好,一般情况下辨别野草的主要标志就是叶子) 叶,需要水 阳光 空气) (叶子不一样) 【动手画图 】 1 今天老师这里还有几张狗尾草的图片,你们认真观察,看看它长的有什么特点。 (叶。 茎。 果实。 三方面) 2 拿出本子
1、第十单元 酸和碱 酸的化学性质 第 3课时 常见的碱 1 下列对 ) A 其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B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 溶解时放出大量热 C 易潮解 , 可作二氧化碳的干燥剂 D 有腐蚀性 , 能使纸张、木条等发生炭化现象 2 下列物品中 , 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 ) A 生石灰 B浓 烧碱 D食盐 B D 3 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物质的是 ( ) A 熟石灰
汇报,教师把汇报结果记在黑板上。 教师或学生举例某种动物,看是否具有上面的共同特点,如果某一种动物不具备上面四种动物的某个共同特点就删去,这样找出动物的共同特点。 关注:学生交流的信息是否有证据支持。 设计意图:了解动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感受生物的多样性 教师讲解到校园观察学校动物和植物的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到校园静静的观
1、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专题五 1 对酸碱指示剂与 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都可检验溶液的酸碱 性 B 都可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C 两者只能检验酸碱溶液 D 测试的意义相同 , 但测试方法不同 2 下表列出的是几种农作物适宜生长的土壤 围。 某地区的土壤呈弱碱性 , 则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 ) A 柑橘 B 西瓜 C 大豆 D 甜菜 农 作物 柑橘 西瓜 大豆
1、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 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 1课时 几种常见的盐 1 盐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这里的盐是指 ( ) A B D 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氯化钠俗称食盐 B 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 C 在除冰后的路面撒盐 (主要成分是 会对环境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D 生理盐水是 氯化钠溶液 B C 3 (2015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