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复分解反应和盐的化学性质课件 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1、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 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 2课时 复分解反应和盐的化学性质 1 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 = =C a (B = =C 3 2N a C 2= = D =4 2 ( 2015 桂林 ) 下列关于复分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中和反应 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B 反应物必须都溶于水 C 反应物一定有酸 D 生成物一定有盐 B D 3 下列每组中的盐均不易溶于水的是 ( ) A 判断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 如能发生反应 ,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硝酸钾溶液与氯化钠溶液: 不能发生反应 , 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硝酸溶液与氢氧化铜 2、: ; (3)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 ; (4)氢氧化钾溶液与氯化钠:。 B H)2 2= 2=2 不能发生反应 , 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5 下列气体中 , 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洁净的空气 B汽车的尾气 C 水蒸气 D香烟的烟气 6 (2015黄 冈 )分类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 , 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 A 氧化物:生石灰、铁锈和 “ 干冰 ” B 复合肥: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硝酸钾 C 单质:金刚石、液氧和铜粉 D 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 C A 7 下列物质: 空气、 硫酸、 氧气、 硝酸钠、 水、 氢氧化钠、 天然气、 生铁、 碳酸钙 , 对 3、其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 混合物: B酸: C 氧化物: D盐: 8 (2015重 庆 )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 B D A 9 下列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 ) A 向 a(溶液 B 向 溶液中滴加 C 将浓硫酸加入蒸馏水中并不断搅拌 D 将 (10 对于复分解反应 , X 2=2Y H)2 ,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XY C 2O D B 11 某同学为了制作 “ 叶脉书签 ” , 用 A 、 B 两种固体 ( 一种是 盐 , 另一种是碱 ) 配制了浸泡树叶的混合溶液 , A 、 B 的溶液以及它们的混合溶液存在如下关系: 4、液 混合后加适量盐酸 A 溶液 色沉淀B 溶液 2溶液白色沉淀(1) 反应 中的白色沉淀是 则反应 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 A 的名称是 ; B 的化学式可以是 ; (3) 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有气泡产生 氢氧化钠 2=H)2 1 (2015泸 州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 2=2 6=32 3=3 现有 H)2、稀 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 A 7个 B 6个 C 5个 D 4个 C D 3 在 稀 H )2 O H)3的各步转化中 , 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不包括 ( ) A 化合反应 B 复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分解反应 4 5、不用其他试剂 , 仅仅利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区别下列四种物质的溶液: C M 则正确的鉴别顺序是 ( ) A B C D D C 5 下列各组变化中 , 每一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 A 和 B 和 C 和 D 6 (2015临 沂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 , 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 质 杂质 试剂 A 粉 B 氧化 钠 溶 液 C 硫酸 D u 稀 盐 酸 C A 7 (8分 )从铁、氧气、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氯化钡、碳酸钙等物质中 , 选出适当的物质 , 按下列要求各写出一个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中和反应: ; (2)酸与盐反应: ; (3) 6、碱与盐反应: ; (4)盐与盐反应:。 = 2=H)2 = (8分 )某小组为了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 选用了下列部分药品进行实验: 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稀盐酸 硝酸钾溶液 (1)为了验证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发生 , 某同学选择了 和。 你认为除了上述四种药品外 , 还需增加的一种试剂是 ; (2)选择 (填序号 )两种物质进行实验 , 能验证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 , 其化学方程式为 ; (3)下列反应中 , 能验证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是 (填序号 )。 A 锌与稀硫酸反应 B天然气燃烧 C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D过氧化氢分解 酚酞溶液 =H)2 9 现有四只烧 7、杯 , 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 , 并向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溶液 (如下 图 所示 )。 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 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 请依据实验回答: (1)。 (2)取 加入甲 , 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 则甲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饱和石灰水或碳酸钠溶液 氧化铁 6=33)取 加入乙 , 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 , 又变澄清 ,且由红色变为无色 , 无气泡产生 , 则乙的化学式为。 (4)取 加入丁 , 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 , 又变澄清 ,且由红色变为无色 , 同时产生气泡。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H)2= 2 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 酞或 酞。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复分解反应和盐的化学性质课件 新人教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