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盐 化肥复习训练课件 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1、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氮肥的简易鉴别 单元复习训练 1 (2015眉山 )下列物质与对应的用途错误的是 ( ) A 疗胃酸过多 B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稀盐酸:除铁锈 D 定溶液的酸碱度 2 株洲市湘江风光带桥头广场上介绍侯德榜曾在株洲开办 “ 永利化工厂 ” , 利用联合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 )生产纯碱。 下列有关联合制碱法的原料 (氯 化 钠 、二氧化碳、氨气、水 )与产品 (碳酸 钠 、 氯 化 铵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碳酸钠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B 氯化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 , 海洋、盐湖、盐井、盐矿等都是氯化钠的来源 C 侯氏制碱法消耗了二氧化碳 2、, 极大地缓解了酸雨的形成 D 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 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A C 3 小科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然后再加入适量经过稀释的硫酸溶液。 该实验的操作如图所示 , 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 ) A 甲中试剂瓶标签正对手心 , 是为了防止手被腐蚀 B 乙中将滴管伸入试管内 , 是为了防止试剂滴落到试管外 C 丁中试剂瓶盖倒放在桌面上 , 主要是为了避免瓶中的试剂被污染 D 戊中将水缓缓倒入浓硫酸并搅拌 , 是为了防止局部过热引起酸液飞溅 C 4 小科为研究 “ 碱与盐反应 ” 的规律 ,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五组实验 ,每支试管盛有 3、 3 分别向试管中只滴加 3滴溶液。 除氢氧化钙溶液是饱和外 , 其余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为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组和乙组实验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 B 乙组和丙组实验均能观察到蓝色沉淀 C 乙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丁组多 D 戊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丙组少 D 5 “ 侯氏制碱法 ” 首先得到的是碳酸氢钠 , 然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得到产品碳酸钠: 2 = = H 2 O。 碳酸钠露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H 2 O = =2 O 3。 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瓶开启后久置的碳酸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进行探究。 【 提出问题 】 假设 :完全变质;假 4、设 :没有变质;假设 :。 【 实验探究 】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 加水溶解后再加入少量 产生白色沉淀 , 说明假设 不成立。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 用导管连接后固定在铁架台上 , 导管的另一端插入澄清石灰水中。 加热样品 , 有气体产生 ,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说明假设 不成立。 【 实验结论 】 假设 成立 , 样品的成分是。 【 交流反思 】 欲除去 最合适的方法是 加热至不再产生气泡。 部分变质 小明家有包开启了的小苏打 , 久置在灶台上方 , 可能因受热而变质。 小明为此开展了探究 , 请分析其过程完成填空。 【查阅资料】 23= = 5、 = = 23 = =C 3 2 H C =C 3 2N N 3)2都能溶于水。 【假设猜想】 假设一:小苏打没有变质 , 化学成分为 N 假设二:小苏打 完全变质 , 化学成分为 ; 假设三:小苏打部分变质 , 化学成分为。 【 实验方案 】 可选药品: H)2溶液 稀盐酸 实验 操作 实验现 象 实验结 论 操作一:取小 苏 打 样 品少量溶于足量水后 ,加入 过 量的 (填 药 品 编 号 , 下同 ), 观察 , 如有沉淀 , 则继续进 行下一步操作。 操作二:待操作一中反 应 充分后 过滤 , 并在滤 液中加入 过 量的 , 观 察。 操作一中无沉淀出 现 假 设 一成立 假 设 6、二成立 假 设 三成立 操作一中有沉淀 , 操作二中无沉淀 操作一、二中都有沉淀出 现 【 问题讨论 】 有同学认为 , 取一定量样品直接加热 , 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根据实验现象 , 对上述三种假设的每一种是否成立都能进行判断。 请评价这种方案是否合理 (填 “ 是 ” 或 “ 否 ” ), 理由是。 否 不能判断是部分变质还是没有变质的情况 7 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足量的水中 , 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 (2015南昌 )某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 、 和 则 ) A B C D D B 9 (2015苏 州 )下列离子能在 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 7、、 、 K 、 B 、 、 、 C 、 、 K 、 D 、 、 、 K 10 (2015重 庆 )农作物生长需要含较多氮、磷、钾元素的化肥 , 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 ( ) A B 2 C ( D C 11 下列关于化肥和农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尿素 是一种氮肥 B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有重要的作用 C 农药本身有毒 , 应该禁止施用 D 目前施用农药仍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C 12 如图所示是 “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 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仪器。 (2)操作 其作用是 防止粗盐腐蚀托盘 , 同时使称量更准确。 (3)操作。 (4)操作 倒入液体时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 (填序号 )。 A 过滤速度慢 B 滤纸破损 C 杂质未经过滤就进入滤液 (5)图中部分操作有错误 , 其中有的错误会导致粗盐的产率明显偏低, 其原因是 蒸发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 , 会导致液滴外溅 , 造成氯化钠的流失。 铁架台 胶头滴管 C。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盐 化肥复习训练课件 新人教版
相关推荐
效果应与一个大小为 F1+F2的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 2) G与 T的共同作用效果应与 一个大小为 GT的力的作用效果一致。 (三)设计自己的探究方案并参与讨论。 设计记录数据表格。 教师提出注意 事项: 1. 两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应在一点上。 2. 为保证橡皮条 S 的上端到达的位置 A在两次操作中为同一点,应在 A点位置水平固定一标尺。 3。 多次测量,将数据填入制定的表格。
加速上升 150N的水平力,推着重 500N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则 ( ) A.小车对地面的压力是 150N B.小车所受合力为 350N C.小车受到的阻力是 150N D.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 150N ,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 ) A.沿原路径返回地球 B.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C.沿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D.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00N的水桶
学习是二十一世纪的生存概念”导入 意图:让学生明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学生自学】:学生自己看书学习归纳教材所涉及的知识。 意图:提出教材涉及的问题,让学生去找答案。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归纳能力。 (三) 【交流合作,探索新知】: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生产需要新型劳动者 展示对比图片 意图:让学生明白新型劳动者的特征及含义。 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新型劳动者 阅读
1、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 1 常见的酸和碱 第 1课时 酸碱指示剂和盐酸 1 (2015桂林 )下列物质溶于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 A 二氧化碳 B食盐水 C 烧碱 D熟石灰 2 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纸花 , 分别喷洒下列液体 , 能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 ( ) A 氢氧化钠溶液 B稀盐酸 C 蒸馏水 D食盐水 A B 3 某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
学生情况分析 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他们思维活跃,对自然界充满着好奇。 同时,青春期中的青少年又处于半幼稚、半成 熟的时期,他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但往往存在着偏差。 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容易形成以我为中心的思想,缺少对周围生命的关爱意识,有的学生用摧残其他 生命特别是身边的花草树木等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有的学生以伤害其他生命为乐趣。 希望通过本
1、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氮肥的简易鉴别 专题六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 1 ( 2015 广州 )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 2= =点燃2B H = = C 3F e 2= =点燃 =C 2 对于化学反应 X =2Y 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Y 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C X 一定是熟石灰 D X 中阴离子化合价是 1 价 B C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