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专题六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课件 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1、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氮肥的简易鉴别 专题六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 1 ( 2015 广州 )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 2= =点燃2B H = = C 3F e 2= =点燃 =C 2 对于化学反应 X =2Y 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Y 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C X 一定是熟石灰 D X 中阴离子化合价是 1 价 B C 3 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 =丙丁 , 其中甲、乙、丙、丁既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下列说法中 , 正确的是 ( ) A 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 , 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B 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 2、 , 则丁一定是水 C 若甲是一氧化碳 , 乙是金属氧化物 , 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 D 若甲是锌 , 丙是氢气 , 则乙一定是稀硫酸 4 (多 选 )下列关于物质的溶解性叙述正确的是 ( ) A 硝酸盐都能溶于水 B 碳酸盐都不溶于水 C 硫酸盐少数溶于水 D 碱多数难溶于水 B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 判断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一组是 ( ) A B C D 6 (2015遵 义 )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无色且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 A 、 K 、 、 B 、 、 、 C 、 、 、 D K 、 H 、 、 D A 7 甲、乙、丙、丁四瓶溶液分别是 、 2 其中甲分别能与乙、丙、丁发 3、生反应 , 甲是 ( ) A B D (2015益阳 )下列物质的溶液 , 不另加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 A 2 a( C 9 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 , 分别加入下列物质 , 最终只存在无色液体的是 ( ) A B C 溶液、 D B 10 判断硫酸与下表中的四种化合物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反应。 在表格内 处填写 “ 能 ” 或 “ 不能 ” , 并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具体条件在对应的表格中填写判断依据。 氢 氧化 钠 溶液 氯 化 钠 溶液 碳酸 钾 溶液 硝酸 钡 溶液 稀硫酸 反 应 反 应 反 应 反 应 判断 依据 能 不能 能 能 有水生成 无沉淀、水或气体生成 有气体生成 4、有沉淀生成 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实验:分别取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 , 各滴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 观察到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 实验结束后 , 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 ,发现废液变浑浊。 同学们对废液进行了过滤 , 并对液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 提出问题 】 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 猜想 】 化钾和碳酸钾; B 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 C 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出一种猜想 )。 氢氧化钾、氯化钾和氯化钙 【 讨论 】 你认为 (填字母 )猜想不合理 , 请说明理由:。 【 实验设计 】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 , 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5、实验 步 骤 实验现 象 实验结论 取 样 于 试 管中 , 【 反思交流 】 写出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 , 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剩余。 C 碳酸钾和氯化钙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滴加适量碳酸 钾 溶液 若 产 生白 色沉淀 猜想正确 =2 12 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 , 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欲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 查阅资料 】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请你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 【 提出猜想 】 猜想 1:滤液中 6、溶质是 猜想 2:滤液中溶质是 (填化学式 )的混合物; 猜想 3:滤液中溶质是 实验探究 】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 滴加 2 3滴无色酚酞试液 , 振荡 , 无明显现象。 同学们认为猜想 不成立。 (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 , 滴加碳酸钠溶液 , 若有 (填 实验现 象 )证明猜想 2成立。 【 问题讨论 】 (3)甲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 2成立也可以改用硫酸钠溶液。 你认为甲同学 (填 “ 能 ” 或 “ 不能 ” )达到实验目的。 (4)乙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 2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银溶液。 你认为乙同学 (填 “ 能 ” 或 “ 不能 ” )达到实验目的。 3 白色沉淀生成 能 不 7、能 13 从微观角度可进一步理解某些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 练习 】 写出下列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2)碳酸钠溶液与足量盐酸混合。 【 质疑 】 从微观角度思考 , 上述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 讨论 】 反应 (1)的实质是 H 和 结合生成水; 反应 (2)的实质是。 【 小结 】 阴、阳离子结合生成 或水 , 是某些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 应用 】 请在 H 、 、 , 这三种离子中选择合适的离子填入下图 , 形成一个复分解反应网络 (图 中直 线 相 连 的阴、阳离子之 间 能 够 两两结 合 发 生反 应 )。 2=22=2 和 H 8、结合生成 2O 沉淀、气体 14 在复习课堂中 , 同学们利用 “ 硫酸、 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 ”四种物质的溶液对 “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 进行再探究。 【 知识回答 】 通过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 , 我能写出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1)一个中和反应: ; (2)一个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 2或 = 2 【 挖掘实质 】 (3)a 和 , 依次类推硝酸钡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 (4)中和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 H =我也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发生反应时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实质: 2H =; 2=2和 (5)通过探究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的实质 , 我发现2 因为溶液中的 H 和 不能大量共存; 和 溶液也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任写一 组 物质 下同 ), 因为 ; 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 因为 、 、 和 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 【 知识升华 】 (6)通过对 “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 的再探究 , 我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实质是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离子互换的反应 , 只要反应物中某些离子浓度减小了 (或不能大量共存 ), 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a( 和 不能大量共存 a(。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1单元 专题六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课件 新人教版
相关推荐
学生情况分析 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他们思维活跃,对自然界充满着好奇。 同时,青春期中的青少年又处于半幼稚、半成 熟的时期,他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但往往存在着偏差。 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容易形成以我为中心的思想,缺少对周围生命的关爱意识,有的学生用摧残其他 生命特别是身边的花草树木等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有的学生以伤害其他生命为乐趣。 希望通过本
1、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 1 常见的酸和碱 第 1课时 酸碱指示剂和盐酸 1 (2015桂林 )下列物质溶于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 A 二氧化碳 B食盐水 C 烧碱 D熟石灰 2 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纸花 , 分别喷洒下列液体 , 能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 ( ) A 氢氧化钠溶液 B稀盐酸 C 蒸馏水 D食盐水 A B 3 某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
1、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氮肥的简易鉴别 单元复习训练 1 (2015眉山 )下列物质与对应的用途错误的是 ( ) A 疗胃酸过多 B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稀盐酸:除铁锈 D 定溶液的酸碱度 2 株洲市湘江风光带桥头广场上介绍侯德榜曾在株洲开办 “ 永利化工厂 ” , 利用联合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 )生产纯碱。 下列有关联合制碱法的原料 (氯 化 钠 、二氧化碳、氨气、水 )与产品 (碳酸
1、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单元复习训练 合成材料与环境 1 下列各组物质中 , 富含蛋白质的是 ( ) A 鸡蛋、牛奶 B香蕉、桃子 C 米饭、土豆 D牛油、奶油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蛋白质的成分中一定含有氮元素和氧元素 B 人体肌肉、毛发、酶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C 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缓慢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D 氨基酸可被人吸收 , 但不能再合成蛋白质 A D 3
1、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氮肥的简易鉴别 专题七 1为了检验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 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 A 放入水中 , 看是否全部溶解 B 滴加稀盐酸 , 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C 滴加酚酞 , 看是否变色 D 用手接触 , 看是否有滑腻感 B 2 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 , 其中合理的是 ( ) 序号 实验 目的 实验过 程 证 明 变质 取少量溶液 ,
教师鼓励激发情感 教师:环 保是人人都关注的话题,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 作为青少年一代的学生,希望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与探讨,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能够为 环保事业做些什么。 二、教学 环 节一:“ 要经济还是要环保”辩论会 ,一组为经济组,一组为环保组 ] 21 页的关于林一家的阅读资料。 的论点准备有关资料。 在课堂上就“要经济还是要环保”的问题展开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