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6中考语文重点篇目专题复习 第七篇《三峡》课件内容摘要:
1、第七篇 三峡 考情搜索 2 0 1 4 营口、朝阳 , 20 1 2 沈阳以课内外对比形式考查。 原文呈现 课文翻译 章节精解 自三峡七百里中 , 两岸连 山 , 略无 阙处。 重岩叠嶂 ,隐 天蔽日 , 自非亭午夜分 ,不 见 曦月。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 , 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 , 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 , 遮蔽天空 , 挡住阳光。 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 ,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第一部分 (第 1段 ):写三峡两岸的山。 第一句写山的长、多。 “ 七百里 ” 可见其长;“ 略无阙处 ” 可见其多。 第二、三句写山的陡、高 , 以及江面的狭窄 , 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作铺垫。 至于夏水襄 2、陵 ,沿溯阻 绝。 或王命急宣 , 有时 朝 发 白帝 ,暮到江陵 , 其间 千二百里 ,虽 乘奔御 风 ,不以疾也。 到了夏季 , 大水漫上两岸的丘陵 , 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 , 这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 , 傍晚就可到江陵 , 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路 ,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 ,驾着疾风 , 也不如它快。 第二部分:写三峡的四季景色。 第一层 (第 2段 ):写三峡的夏水。 表现江水凶险的词有 “ 襄陵 ” 、 “ 阻绝 ” ,表现江水迅疾的句子是 “ 虽乘奔御风 , 不以疾也 ” , 使人感到惊心动魄 , 豪气万丈。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 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春冬季节 , 则是白色的急流 ,碧绿的深潭 , 回旋的清波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 , ( 在山峰之间 , ) 常有悬泉瀑布急流冲荡 , 水清 ,树 荣 , 山高 , 草盛 , 实在有很多趣味。 第二层 ( 第 3 段 ) :写三峡的春冬景色。 气氛由紧张变得轻松 , 向人们展现了一幅有动有静、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 “ 良多趣味 ” 是作者由衷的感叹。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 涧肃 , 常有高猿 长啸 , 属引凄异 , 空谷 传 响 ,哀 转 久 绝。 故 渔者歌曰: “ 巴 东三峡巫峡 长 , 猿鸣 三声泪沾裳。 4、 ” (在秋天 , )每到晴初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 , 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常有高处的猿拉长声音鸣叫 , 声音连续不断 , 非常凄凉怪异 , 在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啼的回声 , 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渔夫唱道: “ 巴东三峡巫峡长 , 猿鸣三声泪沾裳。 ” 第三层 (第 4段 ):写三峡的秋季景象 , 和上层欢快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 , 到处笼罩着悲寂、凄凉的气氛。 最后用渔歌作结 , 从侧面描写了三峡的凄凉、空旷。 【 中心概括 】 本文抓住景物特征 , 先总写三峡的地貌特征 , 再分写三峡的四季景色。 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5、 【 写作特点 】 布局巧妙。 作者采用先大后小、先总后分的写法 , 先写山 , 后写水;按季节分 , 作者是先写夏 , 再写春冬 ,再写秋。 抓住了事物特征 , 描写生动 , 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章有正面描写 , 有侧面烘托 , 有粗线勾勒 , 有工笔细描 , 相得益彰。 一 、 文学常识 郦道元 , 字善长。 范阳涿县人 , 南北朝北魏时的地理学家 , 散文作家。 他的著作很多 , 最有名的是 水经注 四十卷。 水经注 名为注释 水经 , 实则以水经为纲 , 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 、 人物掌故 、 神话传说等。 是我国古代最全面 、 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6、二、重点字词句 1 通假字 略无阙处 _ 通 _ , 意思为: _ _ 2 古今异义 (1) 至于 夏水襄陵 古义: _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2) 良多趣味 古义: _ 今义:较好 (3) 属引凄异 古 义: _ _ _ 今义:属于 阙 缺 中断 到了 实在 动词,连接 3 词类活用 (1) 动词作名词 虽 乘 奔御 风 原意为:奔跑 , 句中意为: _ _ _ _。 飞漱其 间 原意为:鸟类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 , 句中意为: _ _。 (2) 形容词作名词 回 清倒影 原意为:清澈 , 句中意为: _ _。 (3) 名词作动词 每至晴初 霜旦 原意为:霜 , 句中意为: _ _。 7、这里指飞奔的马 急流 清波 结霜 4 一词多义 (1) 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 _ _ _ _ 自非亭午夜分 _ _ _ _(2) 绝 沿溯阻 绝_ 绝多生怪柏 _ _ 哀转久 绝_ _5 重点实词 (1) 隐天蔽日 隐: _ _ (2) 不见 曦月 曦: _ _ _ (3) 至于夏水 襄陵 襄: _ _ 介词,在、从、由 连词,如果 断绝 极高的 消失 遮蔽 日光,这里指太阳 上 (4) 沿溯 阻绝 沿: _ _ 溯: _ _ _ (5) 其 间千二百里 间: _ _ (6) 虽乘奔 御风 御: _ _ (7) 不以 疾也 疾: _ (8) 则素 湍绿潭 湍: _ _ (9) 林寒涧 肃肃: _ 8、 (10) 回清倒影 回: _ _ (1 1) 清 荣峻茂 荣: _ _ ( 12) 属 引凄异 引: _ 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相距 驾 快 急流 寂静 回旋 茂盛 延长 6 虚词意义及用法 (1) 春冬 之时 , 则素湍绿潭 , 回清倒影 之: _ _ _ _ 则: _ _ _ _ _ (2) 其间千二百 里 其: _ _ _ (3) 虽乘奔御风 , 不以疾也 虽: _ _ _ 结构助词,译作“的”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代词,这 表假设,即使 7 重点句子翻译 (1)重岩叠嶂 , 隐天蔽日。 (两岸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 , 遮天蔽日。 (2)自非亭午夜分 , 不见曦月。 9、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 , 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3)至于夏水襄陵 , 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水涨、大水溢上山陵的时候 , 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了。 (4)清荣峻茂 , 良多趣味。 水清 , 树荣 (茂盛 ), 山高 , 草盛 , 的确有很多趣味。 (5)常有高猿长啸 , 属引凄异。 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 , 声音持续不断 , 异常凄凉。 (6)空谷传响 , 哀转久绝。 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 , 悲哀婉转 , 很久才消失。 三 、 文意理解与探究 1 (2015吉林 )文章第 段描写群峰占据天地 , 只有正午 、 半夜才见日月光辉。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侧面烘托三峡 10、山高 (岭连 、 山多 、 狭窄 )的特点。 2 (2013安徽 )第 段写了山的什么特点。 第 段写了水的什么特点。 山的特点:连绵不断 (山多 ), 遮天蔽日 (山高 );水的特点:水势浩大 (水大 ), 水流湍急 (水急 )。 3 (2015铁 岭模 拟 )作者在写三峡的水时 , 为什么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 而是先写夏季。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 , 重点是写水 , 而水以夏季为盛 , 故将 “ 夏水 ” 为首来写。 4 (2015阜新模 拟 )第段写了秋水 , 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 “ 凄 ”“哀 ” 两个字 , 表现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 林寒涧肃 _表现了三峡秋景凄清、萧 11、瑟、悲愁、肃杀的特点。 5 (2013温州 )文章结尾引用 “ 巴东三峡巫峡长 , 猿鸣三声泪沾裳 ” 有什么作用。 渲染秋天萧瑟的氛围 , 表现三峡的凄婉美。 6 (2015大 连 模 拟 )文末描写 “ 高猿长啸 , 属引凄异 , 空谷传响 , 哀转久绝 ” , 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一是突现了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二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 7 ( 2 015 吉林 ) 春冬之时 , 三峡清奇秀脱 , 深幽隽逸 , 趣味良多。 请从第三段中找出一处描写 “ 趣景 ” 的句子 , 并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 示例一:素湍绿潭 , 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 , 碧绿的潭水倒映着树木的影子 , 真是美极了。 示例二:绝 多生怪柏。 怪柏把根扎在悬崖峭壁上 , 倾斜着躯干 , 真是情态百出。 示例三:悬崖瀑布 , 飞漱其间。 那些挂在山崖上的大大小小的瀑布 , 正带着欢畅的笑声 , 从高处飞冲而下。辽宁省2016中考语文重点篇目专题复习 第七篇《三峡》课件
相关推荐
1、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专题十二 化学计算 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 相对分子质量 ( 原子的相 对 原子 质 量 原子个数 ) 之和。 2 各元素的质量比 ( 原子的相 对 原子 质 量 原子个数 ) 之比。 3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 100%。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 设未知量; (2)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第六篇 爱莲说 考情搜索 辽宁各地市近 5 年均未考查。 原文呈现 课文翻译 章节精解 水 陆 草木之花 , 可 爱 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 爱 菊。 自李唐来 , 世人甚 爱 牡丹。 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 涟 而不妖 ,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 香 远益清 , 亭亭 净 植 ,可 远观 而不可 亵玩焉。 水中、地上各种草木的花 ,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1、第九篇 记承天寺夜游 考情搜索 2 0 1 4 阜新 , 20 1 3 沈阳 , 2 01 2 朝阳均以课内外对比形式考查。 原文呈现 课文翻译 章节精解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 解衣欲睡 , 月色入 户 , 欣然起行。 念无与 为乐 者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 民。 怀 民亦未寝 ,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 积 水空明 , 水中藻、荇交横 ,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 处 无竹柏。
1、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十八篇 鱼我所欲也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原文呈现 课文翻译 章节精解 鱼 , 我所欲也;熊掌 ,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 舍 鱼 而取熊掌者也。 生 , 亦我所欲也; 义 ,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 舍生而取 义 者也。 生亦我所欲 , 所欲有甚于生者 , 故不 为 苟得也;死亦我所 恶 ,所 恶 有甚于死者 ,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发 现 自己的 遗 漏和不足。 从来掌 握 基本知识点。 学 生 通过练 习 掌握电 流 表和 精练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有电流表和电压表时电路的判断和分析 将电流表绝不能并联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否则会短路而电压表可以 电流表和电压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量程的选择,看清所选的量程后再读数
1、第十二篇 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 ) 原文呈现 课文翻译 章节精解 余幼 时 即嗜学。 家 贫 , 无从致 书 以 观 , 每假借于藏 书 之家 , 手自笔 录 , 计 日以 还。 天大寒 , 砚 冰 坚 , 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怠。 录毕 , 走送之 , 不敢稍逾 约。 以是人多以 书 假余 ,余因得遍 观 群 书。 既加冠 , 益慕圣 贤 之道。 又患无 硕师 名人与游 , 尝趋 百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