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6中考语文重点篇目专题复习 第十八篇《鱼我所欲也》课件内容摘要:
1、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十八篇 鱼我所欲也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原文呈现 课文翻译 章节精解 鱼 , 我所欲也;熊掌 ,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 舍 鱼 而取熊掌者也。 生 , 亦我所欲也; 义 ,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 舍生而取 义 者也。 生亦我所欲 , 所欲有甚于生者 , 故不 为 苟得也;死亦我所 恶 ,所 恶 有甚于死者 , 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则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 恶 莫甚于死者 , 则 凡可以辟患者何不 为 也。 由是 则 生而有不用也 , 由是 则 可以辟患而有不 为 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 2、所 恶 有甚于死者。 非独 贤 者有是心也 , 人皆有之 , 贤 者能勿 丧 耳。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一箪食 , 一豆羹 ,得之 则 生 , 弗得 则死。 呼 尔 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蹴尔 而与之 , 乞人不屑也。 万 钟则 不 辩礼 义 而受之 , 万 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 , 妻妾之奉 ,所 识穷 乏者得我与。 乡为 身死而不受 ,今 为宫 室之美 为 之;乡为 身死而不受 ,今 为 妻妾之奉 为 之;乡为 身死而不受 ,今 为 所 识穷 乏者得我而 为 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 谓失其本心。 鱼是我所想要的 , 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 3、 , 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 , 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 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 , 那么我就只好舍弃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 , 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 , 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 , 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 , 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 , 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 , 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 , 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 , 有什么不可用呢。 按照这种方法能够活命 , 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按照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 , 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4、由此可见 , 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 (那就是“ 义 ” );他们所厌恶的 , 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 (那就是 “ 不义 ” )。 不仅仅是贤人才有这种本性 , 人人都有 ,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一碗饭 , 一碗汤 , 得到它就能活下去 , 得不到就会饿死。 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 , 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 , 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 )见了 “ 万钟 ” 的优厚俸禄却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 这样的优厚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是为了住宅的华丽 , 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从前 (有人 )宁肯死也不愿接受 5、 , 现在 (有人 )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从前 (有人 )宁肯死也不愿接受 , 现在 (有人 )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从前 (有人 )宁肯死也不愿接受 , 现在 (有人 )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 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天性。 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 ):正反结合 , 层层深入 ,反复论证重义是人的本性 , 义重于生 , 应舍生取义。 第二部分 (第 2自然段 ):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 说明功名利禄使人失其 “ 本心 ” , 进一步深刻论证舍生取义这一论点。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中心概括 】 本文以 “ 鱼 ” 和 “ 6、熊掌 ” 为喻 , 阐述了 “ 生 ”“ 死 ” 和“ 义 ” 的关系 , 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 并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 “ 本心 ” , 那些不义之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 “ 本心 ” 罢了。 【 写作特点 】 具体的鱼、熊掌比喻抽象的生与义 , 以舍鱼而取熊掌 , 巧妙比喻舍生取义。 和熊掌 , 生与义 , 重义轻生的人 , 见利忘义的人 , 乡为与今为 , 相互比较 , 使道理说得更加清楚 , 加强说服力。 (生亦 有所不辟 ), 反面论述: (如使 有不为也 )。 强语言气势 , 增强感情色彩。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一、重点字词句 1 通假字 (1)故 7、患有所不辟也 通 , 意思为: _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通 , 意思为: _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 , 意思为: _ 通 , 意思为: _ 辟 避 躲避 辩 辨 辨别 得 德 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与 欤 语气助词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能够用来 2 古今异义 ( 1 ) 则凡 可以 得生者何不用也 古义: 今义:能够 ( 2 ) 非独贤者有 是心也 古义: 今义:判断动词 , 是 ( 3 ) 一箪食 , 一 豆羹 古义: 今义:豆子 ( 4 ) 是亦不可以 已乎 古义: 今义:已经 代词,这样的 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停止,放弃 2016/12/1 该课件由 8、【语文公社】古代的一种量器 ( 5 ) 万 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古义: 今义:计时器具 ( 6 ) 万钟于我何 加焉 古义: 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3 词类活用 动词作名词 由是 则 生而有不用也 原意为:生存 , 句中意为:。 益处 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得到,拥有 4 一词多义 ( 1 ) 得 二者不可 得兼 故不为苟 得也 则凡可以 得生者何不用也 ( 2 ) 是 非独贤者有 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取得 获得 这种 这种做法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所以 5 重点实词 ( 1 ) 故不为 苟得也 故: 苟: ( 9、 2 ) 故 患有所不辟也 患: ( 3 ) 如使 人之所欲莫 甚于生 如使: 甚: ( 4 ) 贤者能勿 丧耳 丧: ( 5 ) 乞人 不屑 也 不屑: ( 6 ) 妻妾之 奉奉: ( 7 ) 此之谓失其 本心 本心: 苟且 祸患,灾难 假如,假使 超过,胜过 丢掉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侍奉 天性,天良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承接连词,连接两个动作 6 虚词意义及用法 ( 1 ) 而 蹴尔 而与之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由是则生 而有不用也 ( 2 ) 于 所欲有甚 于生者 万钟 于我何加焉 ( 3 ) 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 与呼尔而 10、与之 转折连词,却 比 对于 “与”通“欤”,语气助词 给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为了 ( 4 ) 为 乡 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 为之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 为也 ( 5 ) 万钟 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接受 做 连词 , 表示假设关系 , 可译为 “ 如果 ”“ 那么 ”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7 重点句子翻译 (1)二者不可得兼 , 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 , 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2)为宫室之美 , 妻妾之奉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是为了住宅的华丽 , 大小老婆的侍奉 ,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3 11、)蹴尔而与之 , 乞人不屑也。 用脚踢着 (践踏或踩过的东西 )给别人 (人家 )吃 , 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4)乡为身死而不受 ,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从前 (有人 )为了 (道义 )(宁愿 )死也不愿接受 (别人的施舍 ), 如今 (有人 )却为了让所认识的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二、文意理解与探究 1 (2015云南 )本文开头从 “ 鱼 ” 和 “ 熊掌 ” 说起 , 有什么好处。 作者用 “ 鱼 ” 比喻 “ 生 ” , 用 “ 熊掌 ” 比喻 “ 义 ” , 通过类比 , 形象 12、生动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舍生取义。 2 (2015辽 阳模 拟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中的 “ 是心 ” 指的是什么。 (用原文语句回答 ) 所欲有甚于生者 , 所恶有甚于死者。 3 (2015锦 州模 拟 )“ 此之谓失其本心 ” 中的 “ 此 ” 指的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 (乡为身死而不受 ,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4 (2015鞍山模 拟 )孟子认为人之 “ 所欲有甚于生 所恶有甚于死 ”。 他通过哪三个取舍论证了 “ 义 ” 和 “ 不义 ” 的存在。 鱼和熊掌的取舍、箪食豆羹的取舍、万钟 (丰厚的俸禄 )的取舍。 5 (2012兰 州 )简要概括文段中阐述的观点。 人不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 “ 礼义 ”。 6 (2015营 口模 拟 )文章阐明了 “ 义 ” 的重要性 , 你认为今天还有坚持 “ 义 ” 的必要吗。 为什么。 示例:有必要。 孟子的 “ 义 ” 告诉我们 , 做人要有舍己为人的精神。 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7 (2015大 连 模 拟 )孟子提出了 “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 的问题和应。辽宁省2016中考语文重点篇目专题复习 第十八篇《鱼我所欲也》课件
相关推荐
1、第七篇 三峡 考情搜索 2 0 1 4 营口、朝阳 , 20 1 2 沈阳以课内外对比形式考查。 原文呈现 课文翻译 章节精解 自三峡七百里中 , 两岸连 山 , 略无 阙处。 重岩叠嶂 ,隐 天蔽日 , 自非亭午夜分 ,不 见 曦月。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 , 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 , 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 , 遮蔽天空 , 挡住阳光。 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
1、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专题十二 化学计算 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 相对分子质量 ( 原子的相 对 原子 质 量 原子个数 ) 之和。 2 各元素的质量比 ( 原子的相 对 原子 质 量 原子个数 ) 之比。 3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 100%。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 设未知量; (2)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第六篇 爱莲说 考情搜索 辽宁各地市近 5 年均未考查。 原文呈现 课文翻译 章节精解 水 陆 草木之花 , 可 爱 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 爱 菊。 自李唐来 , 世人甚 爱 牡丹。 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 涟 而不妖 ,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 香 远益清 , 亭亭 净 植 ,可 远观 而不可 亵玩焉。 水中、地上各种草木的花 ,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发 现 自己的 遗 漏和不足。 从来掌 握 基本知识点。 学 生 通过练 习 掌握电 流 表和 精练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有电流表和电压表时电路的判断和分析 将电流表绝不能并联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否则会短路而电压表可以 电流表和电压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量程的选择,看清所选的量程后再读数
1、第十二篇 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 ) 原文呈现 课文翻译 章节精解 余幼 时 即嗜学。 家 贫 , 无从致 书 以 观 , 每假借于藏 书 之家 , 手自笔 录 , 计 日以 还。 天大寒 , 砚 冰 坚 , 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怠。 录毕 , 走送之 , 不敢稍逾 约。 以是人多以 书 假余 ,余因得遍 观 群 书。 既加冠 , 益慕圣 贤 之道。 又患无 硕师 名人与游 , 尝趋 百里外
1、第二篇 虽有嘉肴 考情搜索 辽宁各地市近 5 年均未考查 原文呈现 课文翻译 章节精解 虽 有嘉肴 ,弗食 , 不知其旨也; 虽 有至道 ,弗学 , 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 然后能自强 也。 故曰:教学相 长 也。 兑命 曰: “ 学学半。 ” 其此之 谓乎。 即使有美味的菜 , 不去品尝 ,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