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6中考语文重点篇目专题复习 第十九篇《曹刿论战》课件内容摘要:
1、第十九篇 曹刿论战 原文呈现 课文翻译 章节精解 十年春 , 齐师 伐我。 公将 战 , 曹刿请见。 其 乡 人曰:“ 肉食者 谋 之 ,又何 间 焉。 ” 刿 曰:“ 肉食者鄙 , 未能 远谋。 ” 乃入 见。 问 : “ 何以 战。 ”公曰: “ 衣食所安 , 弗敢 专 也 , 必以分人。 ” 对 曰: “ 小惠未徧 , 民弗从也。 ” 公曰: “ 牺 牲玉帛 , 弗敢加也 ,必以信。 ” 对 曰: “ 小信未孚 , 神弗福也。 ” 公曰: “ 小大之 狱 , 虽 不能察 , 必以情。 ” 对 曰: “ 忠之属也。 可以一 战。 战则请 从。 ” 公与之乘 , 战 于 长 勺。 公将鼓之。 2、刿 曰:“ 未可。 ” 齐 人三鼓。 刿 曰:“ 可矣。 ” 齐师败绩。 公将 驰 之。 刿曰:“未可。 ”下 视 其 辙 , 登 轼 而望之 , 曰: “ 可矣。 ” 遂逐 齐师。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 , 齐国军队攻打鲁国。 鲁庄公将要应战 , 曹刿请求庄公接见。 他的同乡说:“ 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 , 你又何必参与呢。 ”曹刿说: “ 大官们目光短浅 , 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进宫去见庄公。 (曹刿 )问 (鲁庄公 ): “ 您凭什么作战。 ” 庄公说: “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 , 不敢独自享受 , 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 曹刿回答说:“ 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 , 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3、” 鲁庄公说: “ 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之类 , 我从不敢虚报数目 , 一定如实 (告禀神灵 )。 ” 曹刿说: “ (这只是 )小信用 , 未能让神灵信服 , 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 鲁庄公说: “ 大大小小的案件 , 即使不能件件都明察 , 也一定会根据实情来处理。 ” 曹刿说: “ (这是 )尽了职分的事情。 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 如果作战 , 就请允许 (我 )跟随着去。 ” 鲁庄公和曹刿共坐一辆战车 , 在长勺作战。 庄公打算击鼓命令进军。 曹刿说: “ 不行。 ” 齐军擂过三遍战鼓后 , 曹刿说: “ 可以进攻了。 ” 齐军大败。 鲁庄公正要下令追击 , 曹刿说: “ 还不行。 ” (说 4、完就 )下车察看齐军的车印 , 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军 , 说: “ 可以了。 ” 于是追击齐军。 课文分三段 , 按战前、战中、战后的顺序来写。 第一段 , 论战前准备。 写曹刿不顾乡人劝阻 , 入朝拜见鲁庄公 , 助他认清作战的前提条件 取信于民。 第二段 , 叙战争经过。 写曹刿帮助鲁庄公指挥作战 ,适时反击和追击。 既克 , 公 问 其故。 对 曰:“ 夫 战 , 勇气也。 一鼓作气 ,再而衰 , 三而竭。 彼竭我盈 ,故克之 , 夫大国 , 难测 也 ,惧有伏焉。 吾 视 其 辙 乱 , 望其旗靡 , 故逐之。 ” 战胜了齐军后 , 庄公问这样做的原因。 曹刿回答说: “ 作战 ,要靠勇气。 第 5、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 , 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 , 到第三次击鼓士气已经枯竭了。 敌方的士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士气正盛 , 所以打败了他们。 (齐是 )大国 , 难以摸清 (它的情况 ), 怕的是有埋伏。 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 ,军旗也倒下了 , 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 第三段 ,论取胜原因。 写曹刿分析如何把握作战时机。 反击要在“ 彼竭我盈 ”之时 , 追击要在对方 “ 辙乱旗靡 ” 之时。 【 中心概括 】 本文通过记叙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和曹刿对战争的议论 , 表现了曹刿忠君爱国的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同时 , 说明了只有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 , 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 写作特点 6、】 文紧扣 “ 论战 ” 来写 , 详写曹刿的言论。 对于起因、战斗状况、战后处理等一概不提 , 叙事清楚 ,详略得当 , 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用对比手法 , 突出曹刿的远见卓识和军事才能。 一、文学常识 1. 左传 左传 又称 春秋左氏传 或 左氏春秋 , 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史记 和 汉书 艺文志 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 , 文字简练生动 , 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 , 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 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本篇选文又题作 “ 齐鲁长勺之战 ” 或 “ 7、 长勺之战 ”。 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 (前 684), 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 , 齐桓公 (公子小白 )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 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 (齐襄公堂弟 )已被杀 , 齐国一时无君 , 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 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 , 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 , 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 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 , 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 , 取得了君位。 齐桓公 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 , 两军交战于乾时 (齐地 ), 齐胜鲁败。 乘兵胜之威 , 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 齐桓公虽在其庶兄 8、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 , 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 , 因此次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 , 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 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二、重点字词句 1 通假字 小惠未徧 通 , 意思为: _ 徧 遍 遍及,普遍 参与 2 古今异义 ( 1 ) 又何 间焉 古义: 今义:隔开不连接 ( 2 ) 肉食者 鄙古义: 今义:语言品行恶劣 , 不道德 ( 3 ) 衣食所 安古义: 今义:安稳 ( 4 ) 牺牲 玉帛 古义: 今义:为 正义献出生命 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养 指猪、牛、羊等 虚报 ( 5) 弗敢 加也 古义: 今义:增加 ( 6 ) 小大之 狱古义: 今义:监狱 ( 7 ) 9、必以 情古义: 今义:感情 ( 8 ) 忠之属也 古义: 今义:忠 诚、忠心 案件 (以 )实情判断 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可以凭借,可以用来 ( 9) 可以 一战 古义: 今义:能 , 行 ( 1 0 ) 再而衰 古义: 今义:事情进行重复 , 再一次 第二次 赐福,保佑 3 词类活用 ( 1 ) 名词作动词 神弗 福也 原意为:福气 , 幸福 , 句中意为:。 公将 鼓之 原意为:打击乐中的一种乐器 , 句中意为:。 ( 2 ) 方位名词作状语 下视 其 辙 原意为:位置在低处 , 跟 “ 上 ” 相对 , 句中意为:。 击鼓进军 向下 名词,原因,缘故 4 一词多义 ( 1 ) 故 公 10、问其 故 故克之 ( 2 ) 从 民弗 从也 战则请 从( 3 ) 信 必以 信 小 信未孚 连词,所以 听从 跟随 实情 信用 军队 5 重点实词 ( 1 ) 齐 师伐 我 师: 伐: ( 2 ) 衣食所 安, 弗敢 专也 安: 弗: 专: ( 3 ) 对曰 对: ( 4 ) 牺牲玉 帛帛: ( 5 ) 小信未 孚孚: ( 6 ) 虽不能 察虽: 察: ( 7 ) 公将 驰之 驰: 讨伐,攻打 有“养”的意思 不 个人专有 回答 丝织品 为人所信服 即使 明察 驱车 (追赶 ) 车轮轧过的痕迹 ( 8 ) 下视其 辙辙: ( 9 ) 登 轼而望之 轼: ( 1 0 ) 既克 既: 克: ( 11、1 1 ) 遂逐齐师 逐: ( 1 2 ) 一鼓 作气 作: ( 1 3 ) 彼竭我 盈盈: ( 1 4 ) 难 测也 测: ( 1 5 ) 惧有 伏焉 伏: ( 1 6 ) 望其旗 靡靡: 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 已经 攻克 追赶,追击 振作 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推测,估计 埋伏 倒下 于是,就 6 虚词意义及用法 ( 1 ) 乃入见 ( 2 ) 夫战 , 勇气也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 战 于长勺 ( 4 ) 何 以战 必 以分人 必 以情 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 没有实际意义 在 凭,靠 把 按照 代词,他的 ( 5 ) 其 其乡 12、人曰 公问 其故 ( 6 ) 之 肉食者谋 之 小大 之狱 公与 之乘 公将鼓 之其中 代词,代指这件事 助词,的 代词,指曹刿 语气助词,无实义 7 重点句子翻译 (1)肉食者鄙 , 未能远谋。 大官们目光短浅 , 不能长远谋划 (打算 )。 (2)对曰: “ 小惠未徧 , 民弗从也。 ” 曹刿 (回答说 ): “ 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 , 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 (3)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4)公与之乘 , 战于长勺。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 , 在长勺与齐军交战。 (5)下视其辙 , 登轼而望之。 他下车察看齐军车轮滚过后地面 13、留下的痕迹 , 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军。 (6)既克 , 公问其故。 战胜齐军后 , 鲁庄公询问曹刿 (不鼓、下视、登望等 )的原因。 (7)(2016预测 )夫战 , 勇气也。 一鼓作气 , 再而衰 , 三而竭。 彼竭我盈 , 故克之。 作战要靠勇气。 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了。 对方的士气耗尽了 , 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 , 所以能战胜齐军。 三、文意理解与探究 1 (2015鞍山模 拟 )“ 十年春 , 齐师伐我 ” 这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 战争的时间、交战的双方、战争的性质。 2 (2015辽 阳模 拟 )文章第二段描写曹刿的言行 , 目的在于表现他的什么特点。 深谋远虑 , 胸有成竹 , 从容不迫 , 善于把握战机。 3。辽宁省2016中考语文重点篇目专题复习 第十九篇《曹刿论战》课件
相关推荐
1、第二篇 虽有嘉肴 考情搜索 辽宁各地市近 5 年均未考查 原文呈现 课文翻译 章节精解 虽 有嘉肴 ,弗食 , 不知其旨也; 虽 有至道 ,弗学 , 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 然后能自强 也。 故曰:教学相 长 也。 兑命 曰: “ 学学半。 ” 其此之 谓乎。 即使有美味的菜 , 不去品尝 ,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
1、第十二篇 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 ) 原文呈现 课文翻译 章节精解 余幼 时 即嗜学。 家 贫 , 无从致 书 以 观 , 每假借于藏 书 之家 , 手自笔 录 , 计 日以 还。 天大寒 , 砚 冰 坚 , 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怠。 录毕 , 走送之 , 不敢稍逾 约。 以是人多以 书 假余 ,余因得遍 观 群 书。 既加冠 , 益慕圣 贤 之道。 又患无 硕师 名人与游 , 尝趋 百里外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发 现 自己的 遗 漏和不足。 从来掌 握 基本知识点。 学 生 通过练 习 掌握电 流 表和 精练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有电流表和电压表时电路的判断和分析 将电流表绝不能并联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否则会短路而电压表可以 电流表和电压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量程的选择,看清所选的量程后再读数
果跟随同伴做了错事,要 ;在同伴即将或已经做错事的情况下,要。 (二 )合作探究 合作研讨以下问题,能在书上勾画的尽量把答案勾画在书上,并标明题号;需要举例、阐述的写出关键词。 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有哪些。 如何克服从众心理。 完成 P63“反思”第二题 (三)成果交流: 1.认真听取小组交流、展示、补充。 将你认为有用的记下来。 2. 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懂得了些什么。 今后你会怎么做。
1、第三篇 河中石兽 考情搜索 辽宁各地市近 5 年均未考查 原文呈现 课文翻译 章节精解 沧 州南一寺 临河干 , 山 门 圮于河 ,二石 兽 并沉焉。 阅十余 岁 , 僧募金重修 , 求石 兽 于水中 ,竟不可得。 以 为顺流下矣 , 棹数小舟 ,曳 铁钯 , 寻 十余里 ,无迹。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 , 寺庙的大门倒塌在河中 , 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 经过十多年 ,
1、第十七篇 生于忧患 , 死于安乐 原文呈现 课文翻译 章节精解 舜 发 于畎 亩 之中 , 傅 说举 于版筑之 间 , 胶鬲 举 于 鱼盐 之中 ,管夷吾 举 于士 , 孙 叔敖 举 于海 ,百里奚 举 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必先苦其心志 , 劳 其筋骨 , 饿 其体肤 , 空乏其身 , 行拂乱其所 为 , 所以 动 心忍性 ,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 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