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选修2纯碱制造技术的发展内容摘要:
的反应原理可以用下面的方程式表示: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饱和 )==NaHCO3↓ +NH4Cl 以上反应的总结果是放热反应。 下面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最简单的实验装置模拟实验这一过程,获得碳酸钠结晶。 可供选择的实验用品有:稀盐酸、稀硫酸、浓氨水、氢氧化钠、消石灰、石灰石 、氯化铵、食盐、蒸馏水和冰,以及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实验装置示意图 (包括反应时容器中的物质 )如下,图中玻璃容器旁自左至右分别用 A、 B、 C„„符号标明 (请见 题后说明 ) ( 1)请写出在图上 A、 B、 C„„各玻璃容器中盛放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A: 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利用在本题所提供的实验用品 ,如何判断得到的产品是碳酸氢钠的结晶,而不是碳酸氢铵或食盐结晶。 13. 向 100g8%的 NaOH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CO2,然后将溶液在低温下蒸干,所得固体的可能成分填入下表: ⑴ ⑵ ⑶ ⑷ 如果最后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则标准状况下通入的 CO2 的质量是多少。 14. 今有 Na2CO NaHCO NaCl 组成的混合物 100g,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 剩余残渣为 ,将残渣溶于水,滴入足量的 AgNO3 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加足量的稀硝酸后大部分沉淀消失,剩余沉淀为 ,试计算混合物中 Na2CO NaHCO和 NaCl 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15. ( 1) 以前实验室制备纯碱( Na2CO3)的主要步骤为:将饱和 NaCl 溶液倒入烧杯加热,控制 30— 35℃ ,搅拌下分批加入研细的 NH4HCO3固体,加料完毕,保温 30 分钟,静置、过滤得。鲁科版化学选修2纯碱制造技术的发展
相关推荐
1、 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 精英;新课堂|七年级教学下册 jingyingxinketang专题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应用龟 一.选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11 2|喜z一去y一9, Z十y 7Z一一3 5 2苹z十立y一10; 4(z十几一5Cz一由一2; 元党)71 解,人5 解:| ,一13一5.。 龟工十11一0. 3(7一2)一5, 2一1 47十9 1;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七年级数学下册。 XJ 1 滚动练习(一) 1 1一1.3SS 1. 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芭2 |ceZ十2y王1,Zy一2;37z一2y一2,1 1二一1;立 JyZ十y一3,Z一y一2;37z一2y一2,工十zx一1. B )隐 一1,G) |, (41)Z一3,| 2一7;2一1;|一, 各组数中;是方和 2xz一一5 的解的是 (D )A
而分子间作用能一般为 物质名称 熔点 沸点 熔化时破坏的作 用力 氯化钠 不填 氯化氢 氯化钠熔点比氯化氢高的原因。 ,你对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区别的看法。 ,具体说明破坏范德华力的例子。 【师】我们先来学习范德华力以及它与物质的性质。 【板书】一、范德华力与物质性质 实质:电性作用 存在微粒:分子之间 它的作用能远远小于化学键键能 【生】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思考并且完成练习: ⑴
方程式的书写:以 CuCl2 溶液和 AgNO3 溶液反应为例。 ( 1)写: C uC l A gN O A gC l Cu NO2 3 3 22 2 ( ) ( 2)拆: Cu Cl Ag NO A gC l Cu NO2 3 2 32 2 2 2 2 ( 3)删: 2 2 2Cl Ag A gC l Cl Ag
布式 (书写、对照、纠错、探因 ) Sc Fe 结论: b.再书写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书写、对照、纠错、探因 ) Cr Cu 结论: 练习: V、 As 第 3 课时 (二) 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 1. 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 [看图
物。 ( 2)导电条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 ( 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用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不能是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导电。 (二)电解质溶液 导电原因及导电能力 1. 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 学生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当与直流电源接通后,离子发生了定向移动并在两极发生反应,从而形成电流。 提问: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