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语文九下香菱学诗word课堂实录内容摘要:

的“魄”“寒”体现了她的凄苦。 第三联是总的概括,因为文中写她在评诗的时候说:“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 没有人,只有几棵树„„”正好符合“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最后一句表达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我觉得这首诗更加突出了香菱的悲惨。 因为香菱在诗中表达了她想和亲人团圆,也想有尊严地活下去,但是这种愿望是难实现的,只能通过写诗来表达,所以写诗是她人生的一个美丽的梦。 师:经过大家对诗的分析,我们体会到了香菱的心灵。 现在我们再一次朗读一遍这首诗,像香菱把自己融入月亮一样把自己融入这首诗中。 (四)再回到香菱的笑,更深地品味笑中的内容。 师:香菱是通过这首诗来宣泄自己的苦,通过这首诗来肯 定自己的才华,她想通过这首诗来赢得人们的尊重。 但是香菱只能通过诗来倾诉,只能对着月亮倾诉,这恰恰也写出了她的悲苦啊。 所以我们再来看看香菱的笑吧。 师:“姑娘何苦打趣我。 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玩罢了。 ”这里,你又能品出什么来。 生:这是香菱的苦笑,因为没有人倾诉,所以把心里的苦通过诗倾诉出来。 她说学着玩,其实是倾诉心里的苦闷。 生:这个笑也有香菱的一丝无奈,她说“我不过是心里羡慕”,实际上她不仅羡慕姑娘们的才华,也羡慕她们幸福的生活。 生:我觉得作者在这里写香菱的笑是来衬托香菱悲惨的一生。 香 菱在这里笑,笑中夹杂着无奈、悲苦和凄凉。 师:从大家刚才的回答中我们感觉到了她的笑不单是单纯的、天真可爱女子的笑,其中还有无奈、苦闷和凄凉。 那我们现在是不是又可以把题目改一改啊,改成是“慕雅女雅集吟„„” 生:苦诗。 师:她吟的是她自己苦命的诗啊。 (出示幻灯片) 五、尾声:探索曹雪芹塑造香菱的主旨,了解《红楼梦》的社会意义 (一)探寻曹雪芹“以笑写悲”的写作手法,感受香菱的悲剧美。 师:有同学在预习的时候提问 —— 既然香菱这么苦,为什么在文章中她总要笑呢。 谁来解决一下。 生:以 笑来衬托她的悲。 生:曹雪芹把香菱这个人物塑造得很好,如果香菱整天因为这个困境愁眉苦脸,就不能更好衬托出她的悲来。 而她老是这样笑反而让人能感受到她内心的凄苦。 生:我觉得写香菱笑比写香菱哭更让读者难受。 因为香菱如果是一个遇到困境自己就很难过的人,令人觉得这就是一个柔弱的女孩。 但写她微笑着去面对,反而会更让人怜惜她。 生:香菱的身份是一个丫鬟,她很孤独、很凄苦,她所有的苦都无处倾诉,所以她只能苦笑,把所有的痛苦都放在心里。 师:所以这个笑可能更写出了她的苦。 同学们的看法和一些研究《红 楼梦》的专家的观点相同。 有学者说:曹雪芹刻画香菱,以“笑”写“悲”,香菱笑得越多,越能引发读者的同情,越能让人感叹其身世之苦。 (二)探寻香菱的结局,从曹雪芹的创作手法上来感受香菱的悲剧。 师:曹雪芹写香菱的笑,不仅写出了这个女孩子的美丽善良,更写出了她的悲苦、隐忍。 这样写是吻合香菱这样身份的人物的特点。 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作家应该为香菱的命运安排一个怎样的结局啊。 生:我觉得像这样一个又聪明又坚强又乐观的女孩子,理应得到一个她所渴望的美满结局,然而我们的作家却没有给她一个这样的结局。 师: 你知道的是怎样的结局。 生:她最后是被她的丈夫和正妻夏金桂一起害死的。 师:有不同的结局吗。 生:最后是夏金桂死了,香菱扶正了,好像还生了个儿子。 生:最后香菱是难产而死的。 师:两个结局 —— 一个是被她的丈夫薛蟠活活折磨死的,还有一个结局是难产而死。 其实,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女子时都写了她们的判词,判词往往隐含了人物的命运。 我们来看看香菱的判词。 (出示幻灯片)香菱判词是这样的:“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