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语文七下郦道元三峡word学案内容摘要:
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 思路梳理 默读课文,小组合作把 《三峡》划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 ( 第 段 ): 第二部分 ( ~ 段 ): ● 文本探究 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 (试用两个字概括) “重岩叠嶂 ”和 “隐天蔽日 ”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第二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描写的三峡四季的景物特征。 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 拓展延伸 《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 请在下面默写出来。鲁教版语文七下郦道元三峡word学案
相关推荐
1、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016/12/1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016/12/1 1、把长方形纸片折成面积相等的两个小长方形,有哪些折法。 2、把长方形纸片折成面积之比为 1: 2的两个小长方形, 又有哪些折法。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016/12/1 按面积分割长方形的问题可转化为分割边长的问题。 归纳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016/12/1 1、自学课本
生 2:我同意这种观点。 我们在攀登最初几级阶梯时,是比较轻松快乐的。 但越往上,攀登的难度就会越大,或是体力不支或意志不坚定使然。 所以“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生 3:我觉得人生就如同爬山,“无限风光在险峰”,高塔的顶端肯定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生 4:把人生比作高塔,这个比喻一般,还有许多别出心裁的比喻,比 如冰心把人生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就很新颖。 „„ 教师小结
1、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016/1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主要步骤: 基本思路 : 写解 求解 代入 一元 消去一个 元 分别求出 两个 未知数的值 写出 方程组 的解 变形 用 一个未知数 的代数式 表示 另一个未知数 消元 : 二元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2、用代入法解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一元 2016/12/1
先朝旧事,感慨世事盛衰无常,记载南宋岁时风俗、市井娱乐与游观之盛。 2.介绍背景。 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国都。 观 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 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 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人们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狂热。 三、初读,整体感知,通文意 1.听课文录音。 听准字音和节奏,初步感知语言美
3.课文采用怎样的结构方式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 又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4.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找出几处加以简要说明。 (二) 揣摩词语,回答问题。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 标本 . .。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艺术 . . 而不仅是 技术
战士的沉痛哀悼。 )) 【课堂学习】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 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 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