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必修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内容摘要:
4.下列概念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 ) A.太阳系 — 木星 — 冥王星 B.宇宙 — 银河系 — 太阳系 C.太阳系 — 地月系 — 银河系 D.太阳 — 地球 — 哈雷彗星 5. 2020年正值太阳活动高峰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②前一次太阳活动高峰期约是1989 年前后 ③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④太阳的高温使高能带电粒子向外高速运动,到达地球后容易产生“极 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5.读“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 1)在太阳大气的 A、 B、 C三层中, A是____, B是____, C是___。 ( 2)太阳黑子发生在____层,它是最明显的______标志。 ____层中与太阳黑子出现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常会出现______。 ( 3)当太阳活动增强时,有时地球磁场会受到扰动,产生___现象。 ( 4) 1999 年 3 月曾发生无线电短波通讯 15 次突然中断的事件,这与____有关。 ( 5) ,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鲁教版地理必修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
相关推荐
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重力收缩 5.下列行星中是巨行星的是 ( ) A.天王星 B.火星 C.哈雷慧星 D.土星 下列关于地球和火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星比地球更靠近太阳 B、地球和火星都属于类地行星 C、地球和火星的公转方向相同 D、地球和火星都位于银河系中 地球因“得天独厚的位置”成为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其( ) A、是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 B
确立的。 现在根据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和岩石磁化反向的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地壳运动的演 对于现代地壳运动,一般采用重复大地测量的方法,如用重复水准测量来研究垂直运动;用三角测量或三边测量的复测来研究水平运动;用安放在活动断层上的蠕变计、倾斜仪和 伸长仪等做定点连续观测来监视断层的运动。 20 世 纪 70 年代后期,进而利用空间测量 技术(激光测月、人造卫星激光测距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等)监测不同
所以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多为 天气。 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在秋季经常出现的“秋高气爽”天气,就是在 系统控制下形成的。 预习反馈练习 一、判断题 (正确的在题号前写 A; 错误的在题号前写 B)。 1. 锋面上方是冷 气团,下方是暖气团 2. 冷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4. 反气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气温升高,不易凝结水汽,成云致雨 5.
今天仍然存在着,它并没有死去。 大江东去,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淘不尽的却是他们曾经奋斗过、挣扎过的历史的痕迹。 透过一座古城池、 一个古战场、一块石碑,一枚古币、一幅字、一卷画、一套古色古香的家居摆设,像一条条航路,沿着 时间的长河溯流而上,这时候,历史就不再遥远,不再抽象。 [投票活动]在活动课以前,通过投票形式,汇总教师与学生的想法,大致列出寻找历史的途径。 为学生“寻找历史”的活动提供线索
同学回答的问题最多。 本小组认为,最难解决的问题是:。 学法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会提问题 (不要把教师事先准备的问题塞给学生 ),而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引导,最后的合作学习成果是学生围绕着课本内容的提问和解答,并提出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班内交流: 各小组把本组没有解决的问题, 引向其他组的成员,由其他组 的同学帮助解决,教师适时点拨。 综合提 升:
的养料,一个充满力量的强者的心灵,永远能在低潮中自拔和更新 ”。 作品摘要 ⑴ . 文字 中的“他”指谁。 他是哪部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谁 ⑵.在“他”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⑶.从“他”身上,我们能发现近现代欧洲音乐家的影子,试列举 1— 2 个例子。 3.作品欣赏: 毕加索油画作品:《格尔尼卡》 ● 背景资料: 1937 年 4 月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