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上饮酒word导学案内容摘要:
被评为 “ 静穆 ” 、“ 淡远 ” ,为后世所称道。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是写景,但从写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将情融于景中。 诗的最后两句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是直接抒情, “ 忘言 ” 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同时又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整首诗无不是景中含情,情中见理,余音绕梁,回味悠长。 七、课堂小结。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 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 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 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诗人是随心而写的,是触景而生的情,人在景中,景在人的活动中,人与景融为一体,悠闲的生活与优美的自然相得益彰,观景有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学习这首诗,我们不但要欣赏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还要学习作者那种远离名利纷争,怡然自乐的生活态度。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喧闹的社会当中,我们已经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 我们在这个非常热闹的现实当中,只要我们每个人他的心远离了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远离了一些世俗的官场,那么我们住的地方也会变得偏僻起来,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 我们也会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绪,这样使自己变得非常的宁静,这个对于我们自己人生的修养,对于我们社会的安宁都是很有好处的。 巩 固 训 练 当 堂 练 习 1.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 “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 与陶渊明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意趣相似。 2.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反映 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诗歌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 喧嚣 ” 之感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5.历来评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 “ 悠然见南山 ” 好的,也有认为 “ 悠然望南山 ” 好的。 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答: “ 见 ” 字好。 “ 见 ” 更能显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 “ 悠然 ” 情态,从而表现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 或: “ 望 ” 字好。 “ 望 ” 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 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课 后 作 业 2020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21— 22 题。 (共 4 分 ) 饮酒 (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妙在何处。 ( 2 分) 22.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中的 “ 真意 ” 指的是仆么 ?(2 分 ) : “ 悠然 ” 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 “ 见 ” 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2 分 ) 人生真谛。 (意思对即可。 2 分 ) 2020 年四川省资阳市 6.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C )( 3 分)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 “心远地自偏 ”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 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 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 “境 ”与 “心 ”皆 “静 ”的特点。 D. “此中有真意 ”的 “此中 ”,指的是幽美淡远的 “景 ”和悠然自得之 “情 ”。 反 思 总 结 格言警句: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 东晋 陶渊明《移居》 《饮酒》学案 【课前预习】 一、解释下列词语: 1.结庐: 2.喧: 3.君: 4.心远地自偏: 5.悠然: 6.辨:。鲁教版八上饮酒word导学案
相关推荐
展示课 小先 生导入、明确学习目标,抽签决定小组汇报内容 自主合作交流(组长根据抽签结果分配任务:板书、主展示、补充、拓展、总结、点评) 合作展示(变结果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每组展示完之后立即根据展示情况打分) 课外拓展小创作擂台(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根据次数和效果评分) 当堂测评 四、我的补充: 五、学后反思: 一、 【知识巩固】 夯实基础知识,我的知识我梳理 我所了解的 刘 鹗 :
集议会开会,筹集军费 D、成立共和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商路中心的转移 B、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国王出售专卖权 D、苏格兰人民起义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 A、查理一世上断头台 B、英国宣 布成立共和国 C、 1688 年宫廷政变 D、通过《权利法案》 英国《权利法案》的重要意义在于: A、结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①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②反对封建专制统治;③受美国 独立和法国 大革命的影响;④土生白人对殖民统治的不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以下表述中,不符合玻利瓦尔情况的是: A、他是一位土生白人 B、打败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 C、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D、领导了巴西的独立 1857— 1859 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者章西女王是: A、地方封建王公
)真谛( d236。 )璀璨( cuǐc224。 n)镶 嵌( qi224。 n) 酷肖( xi224。 o)海誓山盟、长吁( xū)短叹、盛气凌人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纪伯伦散文诗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教师范读,学生用简洁的语句表述自己的感受。 学生诵读全文,主动质疑,提出问题,师生合作交流。 学生的质难问题有: ( 1)“呜呼。 彻夜不眠使我形容憔悴。 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这三点你能在课文中看出来吗。 朗读课文 23 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可以参考下面的表达形式。 “ ”( 这个句子 ) 使用了 口语 (或方言、书面语、古语、成语等), ( 形容词 ,如形象、幽默、风趣、朴素等) 地表达出( 或写出 ) 的( 情感 )。 比如这一句 :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