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强化 专题(2)坐标曲线题ppt课件内容摘要:
1、专题二 坐标曲线题 第二部分 专题综合强化 中考命题 导向 纵观陕西近几年中考真题 , 曲线坐标类题常在力学和电学部分涉及 常以 “ 电路图结合 I U, I 为载体考查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力学中常以某情景为背景 , 结合曲线坐标考查速度 、 功和功率的计算 解答曲线坐标类题时 , 要分以下四步骤: 1 认别或认定图像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以及单位 、 最小刻度值 , 弄清情景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及其有关因素和控制条件; 2 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或规律 , 弄清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 3 能在图像中找出特殊点 (端点 、 拐点 )的数值; 4 根据图像的变化情况确定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并给以 2、正确描述或做出正确判断 , 即将图像和物理规律联系起来 , 再应用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求解 . 中考热点 精讲 力学坐标曲线 【解题方法】 1 识别或认定图像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即自变量和因变量,如 果不加注意,很可能会 “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 例如:如图 1 所示,甲乙两图看似一样,但甲图纵坐标是速度,表示的是速度不随时间发生变化,是匀速运动状态;乙图纵坐标是路程,表示的是路程不随时间发生变化,是静止状态 2 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或规 律,弄清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尤其是图像中起点、拐点等特殊点的含义例如:图 2中 A 点表示初始速度, B 点表示速度达到最大; C 点表示速度开始 3、减小; 表示加速运动; 表示匀速运动; 表示减速运动 3 根据图像的变化情况确定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给以正确描述或做出正确判断 【 例 1】 如图甲所示 , 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的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 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 图乙是绳子拉力 取 g 10 N/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 34 N B 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34 N C 在 D 该金属块的密度是 103 kg/ 解题思路 】 分析绳子拉力随时间 当金属块从水中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 但未露出水面 ,此时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 由阿基米德原 4、理可知 , 此时的浮力不变 , 绳子的拉力也不变 , 即为图中的 金属块完全露出液面 , 没有浸入水中时 , 金属块不受浮力 , 此时拉力等于重力 , 即为图中的 据此求出金属块的重力;当金属块未露出液面时 , 拉力等于重力减去浮力 , 据此求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 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 (金属块的体积 ), 知道金属块的重力 , 利用重力公式求金属块的质量 , 最后利用密度公式求金属块的密度 首先判断拉力在 再利用公式 G断浮力的变化 当金属块完全露出水面 , 没有浸入水中时 , 金属块不再受浮力 , 此时拉力等于重力 , 即为图中的 从图可知 , 该金属块重力为: G 54 5、 N, 故 不符合题意;当金属块未露出液面 (即浸没 )时 , 即为图中的 从图可知 , 此时绳子的拉力为 34 N, 则金属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G 54 N 34 N 20 N, 故 不符合题意;从图可知 , 绳子的拉力在 则由公式 G 知 , 金属块的重力不变 , 而拉力逐渐变大 , 所以浮力逐渐变小 , 故 不符合题意; 由 F 浮 水 V 排 g ,得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 ( 金属块的体积 ) : V 金 V 排 20 103k g /10 N/ 根据 G 得金属块的质量为: m 4 5.4 k g ,金属块的密度为: 金 5.4 k 103k g / D 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 6、答案】 D 【 例 2】 某同学用已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钩码的重力 他从图甲所示位置 (此时指针指 0刻线 , 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 )开始将测力计缓慢竖直向上提起 , 记下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 并描出 F 码的重力 _N;当 h 30 弹簧测力计对钩码所做的功 _J;当 h 30 用时 10 s, 手对弹簧测力计所做的功及功率分别是 _【 答案 】 解题思路】 (1) 分析手拉弹簧测力计的过程,由图像知: 表示弹簧伸长,钩码未动,弹簧伸长 10 拉力由0 N 增加到 ; (2) 钩码离开桌面后随弹簧测力计一块匀速竖直向上运动,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7、故钩码重力为 N ;弹簧测力计对钩码所做的功 W m ; (3) 是变力在做功, 恒力在做功,手对弹簧测力计所做的功 W 2 0.1 m 0.2 m ;功率 P 10 s 2 5 W . 【 解题方法 】 以 I 具体分析如下: 电学坐标曲线 识图:图像的横坐标为 U ,单位为 V ,纵坐标为 I ,单位为 A ; 析图: A 元件的 I U 图像为直线, B 元件的 I U 图像为曲线;通过 A 、 B 元件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但 A 元件呈线性增长, B 元件非线性增长; 用图: A 、 B 图像的交点 C 的含义为:当电压为 时,通过 A 、 B 元件的电流均为 ,即此时 A 8、 、 B 元件的电阻相等 . 【 例 3】 如图甲所示 , 已知小灯泡 6 V 3 W” 字样 , 20 , 滑动变阻器 00 _(设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只闭合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变阻器两端电压与其连入电路的电阻关系如图乙所示;当滑片置于某点 电压表示数 8 V 则此时电源电压为 _V;已知电压表量程为0 15 V, 在电压表示数不超过量程 , 灯泡两端电压不超过其额定值的情况下 , 只闭合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 _ 【解题思路】 (1) 由灯泡 L 上标有 “ 6 V 3 W ” 字样可知 R L 6 V 23 W 12 ; (2) 只闭合 S 1 ,当滑片置于某点 9、R 0 与 R 串联,由图乙可知,电压表示数 U a 8 V 时, R 16 ; 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及欧姆定律得: I ,总电阻 R 总 R 20 16 36 ,由欧姆定律得:电源电压 U 36 18 V ; (3) 只闭合 R 与 L 串联,为了灯泡安全,两端电压不得大于 6 V ,电流不得大于 I ,由欧姆定律可知总电阻最小:R 总 8 36 ,由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的特点可知: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电阻 R 最小 36 12 24 ,为了电压表的安全,则电压表的最大示数为 15 V , 【 答案 】 12 18 24 60 之间 则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U L 18 V 15 V 3 V ,则通过灯泡 L 的电流 I U 3 ,由欧姆定律得: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电阻 R 最大 U 5 60 ,故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化范围: 24 60 之间 谢谢观看。中考物理专题强化 专题(2)坐标曲线题ppt课件
相关推荐
1、第十章 简单机械和功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课时一 杠杆 滑轮 知识要点 归纳 1 什么是杠杆 (1)定义:物理学中 , 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作杠杆 (2) 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 用字母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 用字母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 用字母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 用字母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
1、专题一 电路故障判断和动态电路分析 第二部分 专题综合强化 中考命题 导向 纵观陕西省近几年的中考真题 , 电路动态分析主要考查根据开关的状态判断电流或电压的变化 , 或是考查滑动变阻器的变化情况 , 电路故障判断主要考查家庭电路连接问题 ,主要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考查 在编排顺序中 , 我们以电路动态分析作为主线 , 而将电路故障作为电路动态变化的一个原因 1 开关的通断引起的电路变化问题
定稿版 因基坑开挖深度和地基承载力的不同而遭成沉降不均匀,导致橡胶止水带撕裂或沉降缝隙过大而难以修补。 因 此,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对埋设好的止水带由专人全数检查,保证沉降缝的施工质量。 就以上是我这周觉得了解的比较深入的几样,通过这几周实习,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好多,学习的有关专业的知识之外,更多得学会了如何跟一起工作的团体打交道。 深刻地体会到处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实习周记 8
1、第十四章 电功和电热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课时二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 知识要点 归纳 1 组成: 家庭电路由进入家庭的进户线 (电源线 )、 电能表 、 总开关 、 熔断器 、 开关 、 插座 、 用电器等组成 为用电安全考虑 , 家庭电路中还接有地线 2 常见的重要元件及使用方法 (1)灯泡与开关: 开关与灯泡要串联 , 连接开关一端的导线要接在 _线上 螺丝口灯泡的尾部应该接开关
1、专题三 实验与探究题 第二部分 专题综合强化 中考命题 导向 纵观陕西省近几年的中考真题 , 第 30题的设置往往是以基础小实验为主 , 其中包括仪器的读数及使用方法 (如温度计 、 天平 、 量筒 、 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 )和光 、 电 、 力的小型实验 解答这类实验首先要记清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规律 、 产生电磁感应电流的条件等 第
给。 5.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模板设计,需考虑的荷载有。 6.混凝土施工缝留设的原则是。 7.混凝土搅拌制度考虑。 8.常用混凝土垂直运输设备有。 9.常用混凝土搅拌机的型式有 ,对干硬性混凝土宜采用。 10.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方法 和。 单项 选择题 1. 在碳素钢成分中掺入合金元素的作用是: ( ) ; ; ;。 2. 钢筋冷拉应力控制法的实质是: ( ) 拉应力; ,又控制冷拉率限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