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 文言实词的推断课件内容摘要:
1、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测实词词义。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考试大纲 新课程标准 要求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学法指津 我们知道 ,学习文言文 ,最重要的是文言语感。 不过,仅有最基本的文言语感是远远不够的。 注释和工具书也只能解决一些非常用字的意义和用法问题,而由于时代演变所引起的古今词义及语法上的变化,恰恰是文言文阅读的最大障碍,因而掌握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文言文考查内容 : 一、基础知识 ( 1)常 2、用的实词、虚词的解释 ( 2)句子的翻译 ( 3)名句的背诵默写 二、课文内容的理解:作者观点、思想感情;文章的写作特点、语言特点等。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文言文考查题型: 一篇课内文章、一篇课外短文比较阅读 1、解释词语(实词和虚词):直接出题或选择题 2、句子:翻译句子、断句 3、课文内容的理解、写法特点:选择或简答题。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一、强化单音节词的意识 以单音节词为主,是文言文的一个基本特点。 一般情况下: 文言文中的实词大都是 一个音节一个实词。 如:日、目、民等。 基本方法指导: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 3、公社 】 如 桃花源记 中: 交 通 妻 子 鲜 美 无 论 特殊情况下: 出现双音节词时,也要有单音节意识,把它们 看成两个单音节词。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从词义有无变化入手: 二、了解文言实词的类型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人名:滕子京、欧阳修、陈胜 地名:庐陵、渔阳、富阳 官职:太守、侍中、侍郎 谥号:孔文子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年号:庆历、元丰 表示事物的词:人、月、桌 表示动作的词 :立、眠、见 表示状态的词 :寒、僵、大 表示数量、方位等等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用现代汉语相应的 4、双音节去替换单音节词,也就相当于今天的组词。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如 :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 两小儿辩斗 )中: 游 游说 见 看见 辩 争辩 斗 争斗 问 询问 故 缘故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1)词类活用 ( 2)通假字 ( 3)古今异义 ( 4)一词多义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借助语境法 “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 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 5、件加以仔细研释。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1)词类活用 所谓词类活用,是指 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原来的 词性 和 意义 的现象( 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词类活用常见类型 名词作动词 名词作状语 动词、形容词作名词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一狼 洞 其中( 狼 ) “ 打洞 ” 朝 服 衣冠( 邹忌讽齐王纳谏 ) “ 穿戴 ” 驴不胜怒, 蹄 之( 黔之驴 )“用蹄子踢” 妇抚儿 乳 ( 口技 ) “喂乳” 名词作动词 2016/12/1 该课 6、件由 【 语文公社 】处处 志 之( 桃花源记 ) “ 做标志 ” 腰 白玉之环 ( 送东阳马生序 ) “腰挂” 齐人三 鼓 ( 曹刿论战 )“击鼓” 神弗 福 也( 曹刿论战 “保佑” 陈胜 王 ( 陈胜世家 )“为王”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名词作状语 其一 犬 坐于前 ( 狼 ) “ 像狗一样 ” 而乡邻之生 日 蹙 ( 捕蛇者说 ) “ 一天天地 ” 山 行六七里 ( 醉翁亭记 ) “ 沿着山路 ”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再如 : 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 ( 愚公移山 ) “用箕畚” 失期, 法 皆斩 ( 陈涉世家 ) “ 按照法律 ” 潭 7、 西南 而望( 小石潭记 )“向西南”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殚其地之 出 ,竭其庐之 入 ( 捕蛇者说 ) “ 生产出来的东西 ” ; “ 收入 ” 止增 笑 耳( 狼 ) “ 笑料 ” 将军身被 坚 执 锐 ( 陈涉世家 ) “ 铠甲 ” ; “ 武器 ” 众 妙 毕备( 口技 ) “ 妙处 ” 动词、形容词作名词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京中有 善 口技者( 口技 )“擅长” 亲 贤臣, 远 小人( 出师表 ) “亲近”;“疏远” 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二章 ) “巩固” 天下 苦 秦久矣 ( 陈涉世家 ) “苦于” 2 8、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 怎么样”的意思。 活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有所改变。 使动用法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如: 必先 苦 其心志, 劳 其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孟子二章 ) “使 痛苦”;“使 劳累”;“使 饥饿” 凄神 寒 骨( 小石潭记 )“使 寒”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 为 ” ,翻译时就成了“认为(对) 怎么样”的意思。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如: 渔人甚 异 之( 桃花源记 )“以 9、 为异”(对 感到诧异) 固以 怪 之矣( 陈涉世家 )“以 为怪”(对 感到奇怪) 吾妻之 美 我者 ( 邹忌讽齐王纳谏 )“以 为美”(认为 美)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通假字,指的是 借用一个字来代替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 这两个字的意义本来不相干,只是因为 音同 或 音近 而借用。 ( 2) 通假字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方法指导 既然通假字往往与形声字有很大关系,所以当一个字在一定的上下文中说不通时,可以考虑是不是用了通假字,尝试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代入,看看是否能够讲通。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例 : 寒暑 10、易节,始一 反 焉 寡助之至,亲戚 畔 之 便 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甚矣,汝之不 惠 “反”通“返”:返回 “畔”通“叛”:背叛 “要”通“邀”:邀请 “惠”通“慧”:聪明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教你一招 通假现象是古汉语中独特的语言现象, 根据上下文揣摩词义时 ,要注意到这一点。 通假字在文言文中数量不是很多,只要平时注意积累,这个问题不难解决。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有些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形成古今异义的现象。 文言实词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词形由单音节向双音节演变,一 11、是词义大多数已发生变化。 ( 3) 古今异义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如“江”,古代专指长江,“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一切大的河流。 “秋”,本指一年四季中的“秋季”,后由一个季节扩大为一年的意思。 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臭”字,古代泛指各种气味,( 送东阳马生序 “右备容臭”,这个“臭”就是指气味。 )现在“臭”只指臭味了。 “妻子”古义指“妻子与子女”,今义专指丈夫的配偶,范围缩小了。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涕”, 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 (一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 ) “去”, 古义指离开、距离,今义是“到 地方”。 (由表示甲动作转化为表示乙动作。 ) 有些词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 卑鄙 ”的 “卑”, 是指地位低下,“ 鄙”是指见识浅陋,今天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 “憾” 的古义是“怨恨、不满”,现在表“遗憾”。 “恨”, 古代多表“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仇恨、怀恨。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中考语文复习 文言文 文言实词的推断课件
相关推荐
1、答案:( 1)电压 电压 U ( 2) 伏特 V ( 3)电压表 答案:( 1) 0 15V ( 2)并 正 负 可以 ( 3)接线柱 视线 答案: 答案: 1.( 1)阻碍 ( 2)欧姆 ( 3)电阻 2.( 1)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 2)大 ( 3)小 3.( 1)绝缘体 单向导电性 ( 2) 0 超导 电阻为 0 不 高压输电 答案: 2.( 1)电路 ( 2)长度 (
② 促使我们更多发现美, 感受美,欣赏美。 ③ 可以拓宽学习和活动的领域,开阔视野,发展想象力,激发创造力。 怎样在生活中培养高雅情趣。 ① 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② 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的兴趣。 ③ 丰富文化生活,获得美的体验。 第八单元 珍爱生命 热爱生活 第 15 课 呵护宝贵的生命 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 ① 大自然是人类诞生和成长的摇篮,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大自然。 ②
6. 北平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 7. —— 年 4 月,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命令的是 —— 和 ——。 等侯在长江北岸的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 流程二 :合作探究 1. 三大战役为什么选在东北作为突破口。 2. 结合 94 页动脑筋说说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 3. 课本活动与探究的小讨论 流程三: 达标测评 1. 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的战役是 ——
1、 专家系列讲座 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指导 (一)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同学们 ,当老师提问或请同学们练习时,你可以按播放器上的暂停键思考或练习,然后再点击播放键。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指导 (一) 单 位 镇江新区社发局教研室 主 讲 朱 双 娣 审 稿 袁 健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其、何、以、于
来分析 产生了什么结果 ) 以上三个事例,同样 作 为学生,分别担当什么样的角色。 做出哪些行为。 这些行为分别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 教师从心理体验的角度分析行为不同对他人和自己的影响: 小结: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结果 展示课件 2: 合理设想(司马光砸缸) 看完现代最美司机吴斌的视频后,我们再来看看古代的一件经典故事。 请大家观看《司马光砸缸》的视频后设想一下
1、散文鉴赏 2016/12/1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近年来,散文逐渐在中考阅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同学们对于散文阅读能力的欠缺也逐渐暴露出来。 其实,散文阅读并不难,散文在内容上虽然或状物,或记人,或写景,但所写的总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 这种发现不仅是观察和思索的结果,也是感觉的结果。 2016/12/1 该课件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