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1.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对点训练(含答案)内容摘要:

4、市有南京、苏州两个。 (2)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主要是由于外来人口多,再结合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可作答。 (3)由图中土地价格信息可判断,由南向北地价逐渐降低;高地价城市主要在南京、无锡、苏州一线,与铁路线分布一致,南部高地价城市又多沿长江分布;苏州、南通距离上海较近而受上海影响最大。 (4)苏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北,图中苏南地价总体高于苏北,则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地价的主要因素;同时图中城市人口数量总体上与地价高低呈正相关,则城市人口规模也是影响地价的重要因素。 劳动密集型、利润率较低的产业偏好布局在低地价区域,则地价差异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重新布局。 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 年我国明 6、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_。 (4)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_。 答案(1) 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2) (3)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 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通达性)(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解析(1) 本题考查城市化及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根据图甲可判断城市等级体系和城市化数量特征,表中反映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等信息。 (2)本题考查不同等级城市的功能。 首位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