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专题(4)《地球上的水》AB卷(含答案)内容摘要:
3、乙河径流增加。 故本题应选 D 项。 答案014课标,67)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 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 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据此完成 45 题。 4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5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解析第 4 题,本题通过水循环特点考查区域特征。 绿水比例大表明该地主要以蒸发(腾 )为主,形成的径流较少。 选项中塔里木河流域属温带大陆性 5、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 1964 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 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 据此完成 68 题。 6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A13 月 B36 月C6 9 月 D912 月7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8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解析第 6 题,根据材料可知,枯水期,河床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河床较高、较宽;汛期,由于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河床变深、变窄。 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枯水期,结合该河流位于浙江东部,91 8、水电站,表明该段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冬季可能不结冰,故 B 项正确。 第 11 题,凌汛是由于下游解冻晚或者冰冻早导致上游来水被冰凌阻塞,而引起的河水漫溢甚至决堤,解决措施,应从疏通河道入手,破冰,使冰凌分散,拓宽河道皆可行。 绿化河堤,加深河道并不能解决冰凌阻塞河道的问题。 答案014课示,9) 图中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回答第12 题。 1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解析主要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从纬度位置看,科隆群岛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是喜暖的鬣蜥的 11、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上游水电站增多 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C下游降水量减少 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3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解析第 2 题,根据题干材料知,黄河入海水量下降量很大,大部分水不能再入海了,而水电站发电需要放水,故最可能的原因是流域内的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多。 第 3 题,黄河入海水量减少,携带的泥沙减少,故三角洲扩展速度减缓。 答案2015浙江文综,36(1),12 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图 1 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图 2 为图 1 中甲地气候统计图和河流水位年变化图。 最新海量高。(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专题(4)《地球上的水》AB卷(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