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专题(9)《城市与城市化》AB卷(含答案)内容摘要:

2、 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3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市用地结构解析第 1 题,根据材料“兰斯塔德地区城市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而且城市之间相互独立。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可知,四个核心区都有各自的主要服务功能,核心区之间服务的互补性较强,因此,四个核心服务的种类是不同的,但每个核心区的服务范围都覆盖整个城市,等级也相同,人口具有流动性,所以不可能限制服务人口,故选 A 项。 第 2 题,根据 5、两项错误;两者均位于河流沿岸,因此 B 项错误;重庆地处长江航运的要道,同时也是四川盆地进入贵州、湖南,进而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的水路交通要道,因此 D 项正确。 答案015新课标,3)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第 7 题。 7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解析从材料可知“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 7、为建设用地,使水域面积和地表植被减少,导致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减弱,从而使局部大气湿度降低,空气变干,降水减少,故 A、B 项错误;近地面风速的变化与地表粗糙程度相关,基塘改为建设用地导致粗糙程度变大,风速减小,C 项错误;水域面积和植被减少引起的大气湿度降低、空中云量减少等一系列变化将导致局部气温变率增大,故 D 项正确。 答案D(2014新课标,12)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下图)。 据此完成 910 题。 9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10 “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9、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 读图,回答第 1 题。 1据图推断()A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靠近住宅区B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C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服务半径小D丁为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解析读图可知,甲区出行能耗高,出行次数少,不会是多公共服务设施,A 错;乙地出行能耗高、出行次数高,不可能位于郊区,B 错;丙区出行次数少,能耗低,不可能商业网点等级低,C 错;丁地出行能耗低,出行次数多,可能是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D 对。 答案B(2016江苏地理,1314)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 23 题。 2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A B C D3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 12、,由上题分析知甲地优势主要在交通方面,选项中产业园区最需要现代交通的是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答案015天津文综,7)图 1、图 2 分别表示 H 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 15 年间的变化。 读图完成第 6 题。 图 1H 市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图 2H 市城区变化示意图6结合图 2 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变化。 从图中看出,城市范围扩大,商业区的分布更广,选项 A 错误。 在原有工业区的基础上,又出现了 4 个工业区,选项 滨地区的住宅区并未增多,选项 C 错误。 从图中道路 15、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 与 2008 年相比,2011 年下列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的是()城市首位度城市群2008 年 2011 年京津冀城市群 京 B上海 C广州 D沈阳解析城市首位度是指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 表中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与 2008 年相比,2011 年下降明显的是珠三角城市群,而广州是珠三角城市群最大城市,故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的是广州。 答案C(2012江苏地理,25 26)下图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 读图完成 1112 题。 (双选)11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已初步形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A公路与铁路的兴建 B山麓地带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