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2章电场与示波器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二学案沪科版选修3-1内容摘要:
故有 φA= φB= 10 V, φC=- 2 V, 所以 UAB= φA- φB= (10- 10)V= 0. B、 C 间的电势差为 UBC= φB- φC= [10- (- 2)] V= 12 V. C、 A间的电势差为 UCA= φC- φB= (- 2- 10) V=- 12 V. 答案 0 12 V - 12 V 三、对电势差与电场强 度关系的理解 例 3 如图 4 所示, P、 Q两金属板间的电势差为 50 V,板间存在匀强电场,方向水平向左,板间的距离 d= 10 cm,其中 Q 板接地,两板间的 A点距 P 板 4 : 图 4 (1)P 板及 A点的电势. (2)保持两板间的电势差不变,而将 Q 板向左平移 5 cm,则 A点的电势将变为多少。 解析 板间场强方向水平向左,可见 Q 板是电势最高处. Q 板接地,则电 势 φQ= 0,板间各点电势均为负值.利用公式 E= Ud可求出板间匀强电场的场强,再由 U= Ed 可求出各点与Q 板间的电势差,即各点的电势. (1)场强 E= Ud= 501010- 2 Vm- 1= 5102 Vm- 1 Q、 A间电势差 UQA= Ed′= 5102(10- 4)10- 2 V= 30 V 所以 A点电势 φA=- 30 V, P 点电势 φP= UPQ=- 50 V (2)当 Q 板向左平移 5 cm 时,两板间距离 d″= (10- 5) cm= 5 cm Q 板与 A点间距离变为 d = (10- 4) cm- 5 cm= 1 cm 电场强度 E′= Ud″= 50510- 2 Vm- 1= 103 Vm- 1 Q、 A间电势差 UQA′= = 10310- 2 V= 10 V 所以 A点电势 φA=- 10 V 答案 (1)- 50 V - 30 V (2)- 10 V 1. (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理解 )对公式 E= UABd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公式适用于计算任何电场中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 B. A点和 B 点间距离越大,则这两点的电势差越大 C.公式中的 d 是指 A点和 B 点之间的距离 D.公式中的 d 是 A、 B 所在两个等势面间的垂直距离 答案 D 解析 公式 E= UABd ,仅适用于匀强电场,所以 A 错;公式中的 d 是指 A、 B 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即 A、 B 所在两等势面间的垂直距离.所以 B、 C 均错, D 对. 2. (对电势和电势差的理解 )在电场中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 UAB= 75 V, B、 C 两 点间的电势差 UBC=- 200 V,则 A、 B、 C 三点的电势高低关系为 ( ) A. φA> φB> φC B. φA< φC< φB C. φC> φA> φB D. φC> φB> φA 解析 UAB= 75 V, φA- φB= 75 V, φA= φB+ 75 V; UBC=- 200 V, φB- φC=- 200 V,φC= φB+ 200 V; φC> φA> φB. 答案 C 3. (对等势面的理解 )位于 A、 B 处的两个带有不等量负电的点电荷在平面内的电势分布如图 5 所示,图中实线表示等势线,则 ( ) 图 5 A. a 点和 b 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正电荷从 c 点移到 d 点,电场力做正功 C.负电荷从 a 点移到 c 点,电场力做正功 D.正电荷从 e 点沿图中虚线移到 f 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 CD 解析 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线越密,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正电荷从 c点移到 d点,电场力做负功;负电荷从 a 点移到 c 点,电场力做正功;正电荷从 e点沿图中虚线移到 f 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故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题组一 对电势和电势差的理解 1. 关于电势差 UAB 和电势 φA、 φB 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UAB 表示 B 点与 A点之间的电势差,即 UAB= φB- φA B. UAB 和 UBA是不同的,它们有关系: UAB=- UBA C. φA、 φB 都有正负。高中物理第2章电场与示波器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二学案沪科版选修3-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