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2章电场与示波器电容器电容学案沪科版选修3-1内容摘要:
本领大小的物理量.电容的大小是由电容器本身结构决定的,与两板间电压及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无关.单位 μF与 pF 的换算关系为 1 μF= 106 pF. 2. (对电容器及电容的理解 )某电容器上标有 “25 μF 450 V”字样,下列对该电容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要使该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电压增加 1 V, 所需电荷量为 10- 5 C B.要使该电容器带电荷量为 1 C,两极板之间需加电压 10- 5 V C.该电容器能够容纳的电荷量最多为 10- 5 C D.该电容器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为 450 V 答案 A 解析 由电容器的定义式 C= QU可得 C= ΔQΔU,所以 ΔQ= CΔU= 10- 51 C= 10- 5 C, A正确.若 Q= 1 C,则 U= QC= 4104 V, B 错误.当电容器的电压为 450 V时,电容器的电荷量最多, Q′= CU′= 10- 5450 C= 10- 2 C, C 错误 .450 V是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低于击穿电压, D 错误. 3. (平行板电容器的两类典型问题 )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 (如图 6 所示 ).设若两极板正对面积为 S,极板间的距离为 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 ,极 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 ) 图 6 A.保持 S 不变,增大 d,则 θ变大 B.保持 S 不变,增大 d,则 θ变小 C.保持 d 不变,减小 S,则 θ变小 D.保持 d 不变,减小 S,则 θ不变 答案 A 解析 静电计指针偏角体现电容器两板间电压大小.在做选项所示的操作中,电容器电荷量Q 保持不变, C= QU= S 不变,增大 d,则 C 减小, U增大,偏角 θ增大,选项 A正确, B 错误;保持 d 不变,减小 S,则 C 减小,偏角 θ 也增大,故选项 C、 D 均错. 4. (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连接在电池两极上的平行板电容器,当两板间的距离减小时( ) A.电容器的电容 C 变大 B.电容器极板的带电荷量 Q 变大 C.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U 变大 D. 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 E 变大 答案 ABD 解析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C= d减小时,电容 C变大,选项 A正确.平行板电容器连接在电池两极上,两极板间的电压为定值,选项 C 错误.根据电容定义式, C= Q/U, Q= CU, U 不变, C 变大,所以 Q 变大,选项 B 正确.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是匀强电场, E= U/d, U 不变, d 减小,所以 E 变大,选项 D 正确. 题组一 对电容器及电容定义式的理解 1.下列关于电容器和 电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根据 C= Q/U 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所带电荷量成正比,跟两板间的电压成反比 B.对于确定的电容器,其所带电荷量与两板间的电压成正比 C.无论电容器的电压如何变化 (小于击穿电压且不为零 ),它所带的电荷量与电压的比值都恒定不变 D.电容器的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其大小与加在两板间的电压无关 答案 BCD 解析 由于电容器的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是电容器的一种特性.一个电容器对应唯一的电容值,不能说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所带电荷量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 压成反比.因此 A错误, C、 D 正确.由于电容是定值,由 Q= CU 知,其所带电荷量与两板间的电压成正比,故 B 正确. 2.下列选项描述的是对给定的电容器充电时电荷量 Q、电压 U、电容 C之间相互关系的图 像,其中正确的是 ( ) 答案 BCD 3.下列关于电容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容越大的电容器,带电荷量也一定越多 B.电容器不带电时,其电容为零 C.由 C= Q/U 可知, C 不变时,只要 Q 不断增加,则 U 可无限制地增大 D.电容器的电容跟它是否带电无关 答案 D 4.有一个正充电的电容器,若使它带的电荷量减少了 310- 6 C,则其电压降为原来的 13,则 ( ) A.电。高中物理第2章电场与示波器电容器电容学案沪科版选修3-1
相关推荐
4、夏季向牧区提供牧草D. 畜产品由牧区直接进入市场6. 随着该模式的推广农牧业形成良性发展草原载畜量极大提高城市人口大量迁入牧区抵御灾害能力增强农业生产更适应市场变化吸引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 )A. B.C. D.5. B【解析】图中显示草原牧区与灌溉农业区之间,利用各自优势、紧密联系,共同发展。 灌溉农业区发展种植业的关键是利用水源灌溉;农业区主要是冬季向牧区供应牧草。 6.
故有 φA= φB= 10 V, φC=- 2 V, 所以 UAB= φA- φB= (10- 10)V= 0. B、 C 间的电势差为 UBC= φB- φC= [10- (- 2)] V= 12 V. C、 A间的电势差为 UCA= φC- φB= (- 2- 10) V=- 12 V. 答案 0 12 V - 12 V 三、对电势差与电场强 度关系的理解 例 3 如图 4 所示, P、
灯变暗、 C 灯变亮 解析 滑片 P 向下移动,变阻器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根据 I= ER+ r知,电路电流增大,灯 A两端电压 UA增大而变亮,根据 U= E- Ir,路端电压变小, U= UA+ UB,所以UB 减小,灯 B 电阻不变,所以灯 B电流 IB减小,灯 B 变暗.干路电流 I= IB+ IC,因为 I增大、 IB 减小,所以 IC 增大,灯 C 应变亮,选项 D
① Wab+ W 外= 12mv2 ② 由 ①② 式得 Uab= 1104 V. 1. (对电势差的理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B 两点的电势差等于将负电荷从 A点移到 B 点时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 B.电势差是一个标量,但有正、负值之分 C.由于电场力做功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所以电势差也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只跟这两点的位置有关 D. A、 B 两点的电势差是恒定的
3、 700 元,则甲种电影票买了有 20 道题,每一题答对得 5 分,答错或不答都倒扣1 分,小明最终得了 76 分,那么他答对增加 2变成了一个正方形,并且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则原长方形的面积为答题(共 26 分)7.(8 分)(2013济南中考)某寄宿制学校有大、小两种类型的学生宿舍共 50 间,大宿舍每间可住 8 人,小宿舍每间可住 6 60 名住宿生恰好住满这 50 8
向下 答案 D 解析 把电荷 q 从 A移到 B,电场力不做功,说明 A、 B 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因该电场为匀强电场,等势面应为平面,故题图中直线 AB 即为等势线 ,电场强度方向应垂直于 AB,可见,选项 A、 B错误; UBC= WBCq = - 10- 310- 5 V=- 173 V,说明 B点电势比 C 点低173 V,因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所以场强方向必垂直于 AB 斜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