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2章电场与示波器电场能的性质的应用习题课沪科版选修3-1内容摘要:

向下 答案 D 解析 把电荷 q 从 A移到 B,电场力不做功,说明 A、 B 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因该电场为匀强电场,等势面应为平面,故题图中直线 AB 即为等势线 ,电场强度方向应垂直于 AB,可见,选项 A、 B错误; UBC= WBCq = - 10- 310- 5 V=- 173 V,说明 B点电势比 C 点低173 V,因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所以场强方向必垂直于 AB 斜向下,电场强度大小 E= Ud= UCBBC sin 60176。 = 173 32 V/m= 1 000 V/m,因此选项 D 正确, C 错误. 3. (电势、电势差、电场力做功的计算 )如图 8所示, a、 b、 c、 d为匀强电场中四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距离均为 2 cm,已知 UAC= 60 V,求: 图 8 (1)设 B 点电势为零,求 A、 C、 D、 P 点的电势; (2)将 q=- 10- 10 C 的点电荷由 A移到 D,电场力所做的功 WAD; (3)将 q= 10- 10 C的点电荷由 B移到 C,再经过 D 最后回到 P,电场力所做的功 WBCDP. 答案 (1)30 V - 30 V - 60 V 0 (2)- 10- 9 J (3)0 解析 (1)由题意可知 φP= φB= 0 UAC= 60 V, UAB= UBC,所以 UAB= φA- 0= 30 V 则 φA= 30 V,同理 φC=- 30 V, φD=- 60 V (2)WAD= qUAD= q(φA- φD)=- 10- 9 J (3)由于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所以做功为 WBCDP= qUBP= 0. 4. (电场中的动力学问题 )如图 9所示, Q为固定的正点电荷, A、 B 两点在 Q 的正上方和 Q相距分别为 h 和 ,将另一点电荷从 A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 B点时速度正好变为零,若此电荷在 A点处的加速度大小为 34g, 求: 图 9 (1)此电荷在 B 点处的加速度; (2)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 (用 Q 和 h 表示 ). 答案 (1)3g,方向竖直向上 (2)- 3kQh 解析 (1)由题意可知,这一电荷必为正电荷,设其电荷量为 q,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在 A点时: mg- kQqh2= m34 g.在 B 点时: k Qq - mg= maB,解得 aB= 3g,方向竖直向上. (2)从 A到 B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h- )+ qUAB= 0,解得 UAB=- 3kQh . 题组一 电势、电势能、电场力做功的综合分析 1.关于电势和电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荷在电场中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也越大 B.电荷在电场中电势越高的地方,电荷量越大,所具有的电势能也越大 C.在正点电荷电场中的任意一点处,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大于负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 D.在负点电荷电场中的任意一点处,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小于负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 答案 CD 解析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正电荷的电势能越来越小,负电荷的电势能却越来越大. 1 所示, a、 b、 c 为电场中同一条水平方向电场线上的三点, c 为 ab 的中点, a、 b 电势分别为 φa= 5 V、 φb= 3 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图 1 A.该电场在 c 点处的电势一定为 4 V B. a 点处的场强 Ea 一定大于 b 点处的场强 Eb C.一正电荷从 c 点运动到 b 点电势能一定减少 D.一正电荷运动到 c 点时受到的电场力方向由 c 指向 a 答案 C 解析 由于 无法确定该电场是否为匀强电场及 a、 b、 c 处场强的关系,所以 A、 B 错.正电荷运动到 c 点受力方向为由 a 指向 c,故 D 错. 3.等量异号点电荷的连线和中垂线如图 2 所示,现将一个带负电的试探电荷先从图中的 a点沿直线移动到 b 点,再从 b 点沿直线移动到 c 点,则试探电荷在此全过程中 ( ) 图 2 A.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不变 B.所受电场力的大小恒定 C.电势能一直减小 D.电势能先不变后减小 答案 AD 解析 ab。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