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高考)2017地理作业 15-1 荒漠化的治理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人口密度大B. 石漠化程度最严重,治理难度大C. 坡地比重最高,水土流失严重D. 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间短4. 下列关于表中所示地区石漠化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以生态恢复为主,如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治理手段B. 重点治理石漠化等级高的土地,以种植经济林和发展牧业为主C. 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减小人口压力D. 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改善该区域水环境3. D【解析】该地主要是进行粮食种植,生态环境效益差,且治理时间短,因此治理效果最差。 4. A【解析】石漠化主要是由植被破坏而导致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 所以治理石漠化要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 6、蚀B. 风力堆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堆积C. 风力侵蚀、风力堆积、流水侵蚀、流水堆积D. 风力侵蚀、风力堆积、流水堆积、流水侵蚀10. 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图中 a、b、c、d 各区域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 a 地植树造林,防治风沙B. b 地退耕还草、退牧还草还荒C. c 地种苹果、柑橘等水果D. 南水北调后,d 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9. C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处是大风带走沙尘,故属于风力侵蚀,处发生降尘,属于风力堆积;处位于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所以以流水侵蚀为主;处是华北平原,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开始堆积,即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堆积。 10. B 【解析】 9、理 M 地土地荒漠化的一条措施,并说明理由。 【答案】(1)M 地降水量小,N 地降水量大。 原因:M 地处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N 地处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2)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等。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和农垦活动等。 (3)措施:退耕还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理由:良好的植被覆盖能减少风沙灾害,增加土壤水分,防治土地荒漠化;合理的载畜量有利于草场的持续利用,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解析】本题以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1 月等温线分布图为背景,考查了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措施等知识。 (1)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地形、洋流、大气运动、海陆位置等。 根据地理位置可推断,影响该区域降水 10、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地形,M、N 两地分别处于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 (2)荒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短期内的变化应重点考虑人为原因。 (3)治理措施应根据原因提出,特别是人为原因。 而理由的阐述应考虑该措施的作用。 14. (2016郑州一模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 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红壤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现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 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果、林、茶及水产生产基地。 材料二有人在裸露的红黏土上进行人工降雨试验,不同坡度与土壤冲刷量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 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